达娃
【摘要】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从我国倡导实施指向中小学教育阶段在职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改善提升工程开始,我国教师实际具备和秉持的信息化教学思想意识正在呈现出持续提升的變化趋势,为了进一步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要借由建立形成具备长效性特点的教育工作机制,改善提升我国现有教师群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总体水平。基于此,本文结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措施,为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可行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机制
前言:
伴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稳定优质发展,我国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参与开展教学工作的思想意识也在呈现出持续提升的变化趋势,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当前信息化教学中仍旧存在教学发展方式单一、教育培训对象混同化、培训内容形式化等问题,制约信息化教育发展。为了改善这一教学局面,应当积极充分回应我国教育部倡导的指向中小学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采取适当措施持续改善提升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在职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保具体开展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获取良好质量。
1.中小学教师群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过程中的现存问题
第一,信息化教学发展方式较为单一。通常情况下,教师会采用自主学习与教学反思进行自我教育,但由于缺乏硬性规定,多数教师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对信息化教学不够重视,仅仅为了应付学校的教学任务,并未将信息化教学工作落实到位,使信息化教学发展受到形式化制约。第二,教育培训对象混同化。培训指导是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办法,但部分教学机构未能结合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个性化培训指导,使培训缺少针对性,达不到教育培训的理想效果。第三,教育培训内容不符合教学发展要求。信息技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发展,一些教学机构在培训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仍旧使用以往的培训教材,导致教育培训内容与时代发展出现脱节的情况,影响培训效果,且也不能支持我国中小学教师群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改善提升[1]。
2.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路径
2.1加强智能化教育名校名师培养。各个地区要结合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选择高等教育学校,并成立教研机构,组建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开展智能化教育名校名师培养工作,将打造名校名师提上日程,切实落实好培训指导工作。学校可以聘请教育专家提供较为专业的教育指导方案,通过教育研究与实践参与等形式,帮助学校教师认识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发挥智能化教育名校名师的领航作用。
2.2注重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构建信息化教育模式已然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基本趋势,要求中小学教师给予重视,配合学校完成信息化教育工作。而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需要教师重视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切实强化基于硬件层面的建设力度,要在建设过程中投入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在建设软件环境时,要鼓励中小学教师致力于软件开发与应用,建立教、学、研一体化体系,通过三者有机结合,确保软件环境建设成效。同时,要定期开展教师培训,鼓励引导教师展示分享基本教学资源要素,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进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保障信息化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2.3创新信息化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培训管理是督促教师强化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以往的培训内容和形式缺少创新性与针对性,无法满足中小学教师的教学需求,对此,需要中小学教育学校认识到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进行分析,积极优化信息化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建立长效的教育培训机制,突出培训的作用[2]。
2.4全面充分改善强化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工作参与能力。计算机技术也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多数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完成教学任务。对此,要求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多开展一些讲座,向中小学教师宣传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与了解,或者可以将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与信息化教学方式向相比较,让教师主动关注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学校要完善使用登记制度和考核奖励制度,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与年终考核挂钩,调动教师的教学实践积极性。此外,学校可以开展跨学科教学培训,利用信息技术讲授专业课程知识,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实现教育育人目标。
2.5构建成果导向与监督评价体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学校加强教育培训,还要求学校以成果为导向,建立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评价机制,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并将教师的测评结果、教学成果、实践活动等纳入考核范围,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建立管理与服务平台,借助平台发布信息,鼓励教师利用网络空间拓展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平台监督教师教学工作,及时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干预,给予教师正向引导,确保信息化教学工作顺利开展[3]。
结论:
信息技术是教师教育教学中所必备的一项关键技能,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对于信息化教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结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加强智能化教育名校名师培养,注重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信息化教育培训管理机制,积极构建成果导向与监督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使教师能够适应目前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任媛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J].学园,2020,13(22):58-59.
[2]黄澄辉.新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优化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08):70-73.
[3]梁俊娜.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迁移效度的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1(0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