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军
摘要:人类生存的环境有四大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界。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所以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显得特别重要。中学化学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化学;环境教育;教学策略
环境教育是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改善学生环境素养的重要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是一门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能够满足当前我国环境教育的需求以及生态发展的需求,因此,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有着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化学教学融入环境教育的目标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是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当前生态环境中化学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这是由于人们严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缺乏环境保护教育而带来的后果。而在化学中融入环境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明确化学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第二,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学旨在让学生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第三,在化学中融入环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环境保护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强烈环境保护意识,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习惯。
二、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在化学教材中融入环境教育
课堂中融入环境教育就是将环境保护知识融入化学课堂中,结合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来进行教学,让环境教育与高中化学课堂结合起来。教师可以结合化学教材中不同的知识点来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例如CO性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在进行硫与硫的化合物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融入酸雨危害、温室效应、硫酸的用途及其污染、酸雨的酸碱度测定、大气污染与防治等环节保护内容,物质的燃烧,硫酸厂、硝酸厂的废气,发电厂的“黄龙”等是重要的污染源。SO2为大气污染的元凶,有一定的致癌作用。氮氧化合物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其毒性为CO的五倍,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强于CO,如空气中NO2浓度达到0.5ppm可使树叶全部掉光CO2污染。结合CO2性质,介绍空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进行氮元素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融入N2O导致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的处理,磷元素与人体健康、无磷洗衣粉导致富营养化污染等内容;在进行烃类物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有机物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多环芳烃的致癌作用,氟氯烃导致臭氧层破坏等。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在进行不同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机的结合社会生活中所涉及的化学污染与化学环保知识,这样一来不单单可以让学生巩固复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同时还能够更加清晰的掌握化学物质对人类影响的双面性,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化学实验中融入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拥有其他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并且形成各种成分复杂的废液或废渣。因此,化学实验也是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首先,教师要对化学实验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切忌在实验完成后随意丢弃实验废弃物。在开展化学实验前做好装置封闭性检查,在制备毒气的化学实验中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例如,在一氧化碳还原铜的化学实验中,可以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进行点燃处理,不单单避免了气体毒害,同时还形成了热源。又例如,在进行氯气制备的化学实验中,只需要使用碱液将尾气进行吸收处理就能够避免化学实验过程中毒气的泄露。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能够养成节约使用化学物品的习惯,指导学生对化学物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很多学生在使用化学物品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都不考虑到物品的用量,往往存在著浪费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来进行环境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其定量的意识。
(三)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融入环境教育
充分利用教科书、幻灯、电影黑板报、广播、等多种工具多形式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宣传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危害性,了解周围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总的来说,化学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化学教师要在日常的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根据化学教材、化学实验、化学课堂等高效的开展环境教育,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运用,将环境教育深入的融入化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米绍福.浅谈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西部科教论坛,200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