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1-11-22 00:32陈旭芬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百草园写作方法浅谈

陈旭芬

摘要:虚实相生,其实就是把客观实写与主观感受完美结合的写作方法。运用虚实相生法写作文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和准确把握“虚写”与“实写”之间的关系。虚写的笔墨具有模糊性,实写的笔墨具有直观性,只有虚写与实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相辅相成,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从而增强文章的曲折性。如果孤立地“虚写”,会使文章贫乏空洞,让读者摸不着边际,领略不到要领;如果一味地“实写”,则使文章单调沉闷,难以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思维想象空间。因此,掌握并运用这种技法可以让你的作文充实起来,从而大放光彩。

关键词:虚实相生;作文

何为虚?即空虚,空无所有;何谓实?即真实,实在。虚实相生法,也叫虚实结合法,是指把直接的具体有形的描写与间接的虚幻无形的描写结合使用的写作方法。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可见虚实结合在我们的作文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把语言擦拭得熠熠生辉,把语言点缀得摇曳生姿,读者就能够把外在感受内化成自我独特的体验。如果我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并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那么,我们的作文将会变得更充实,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从而提高我们的作文分数。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作文指导写作技法之虚实相生。

一、结构上的虚实相生

例:1.淅淅沥沥的雨整整下了一整天,它不像是落在地上,倒像是飘在我的心上。

2.演讲失败了,就像暗夜里倒在一片突兀、利刃般的石路上,鲜血汩汩,锥心裂肺般疼痛。

3.茂密的叶子,立即兴奋得舞动在梢头,通体明亮,就像黄金铸打成的一页页箔片,炫耀在茂密的枝梢间。

二、句子上的虚实相生

例:1.他走进我的视野,走进了我生命的第15个秋天,走进了我灵魂深处。

2.花里带着甜味,(实写)闭了眼,书上仿佛已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虚写)

3.那些浸透了友情的日子一点一点地嵌入我的记忆,把我的世界浸润得绮丽而又丰润。

三、虚实相生法在具体运用时的几种情形

运用虚实相生法作文,可以达到重点突出,主旨鲜明;浓缩情节,增大容量;文字简练,文法多样;横生情趣,创造意境等多方面的效果。虚实相生法在具体运用时有多种情形,有化虚为实、引实入虚、虚实相生等。

(一)化虚为实

例:妈妈的爱,为我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我踏着它走向幸福、美好……

妈妈的爱,是抽象的,文章用具体形象的事物“美丽的彩虹桥”,来表现抽象的妈妈的爱,是化虚为实的写法。这样,就赋予了妈妈的爱以优美的形象感,并由此顺势关联了“踏着它走向幸福、美好”意象,使中心鲜明、深刻;使结尾段优美、形象。

(二)引实入虚

例:石英钟上的分针转了一圏又一圈,我多么希望你能来看我,我趴在电话旁睡着了,梦到你在蛋糕旁为我唱生日歌。

“睡着了、梦到”,就由实引到了虚。既增强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期待之情,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又为结尾段,具有了意味深长之妙。

(三)虚实相生

例:我发现,作文原来没有那么难写,我心头的乌云散去了。天晴了,望着远处,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一阵微风吹过,吹开我心中的花朵,把我吹进了作文的天地。看着夕阳,是那么的美丽。而此时在我面前,忽然出现一条宽广的大路,路的彼端,寫满了光明。

此语段:实(我发现,作文原来没有那么难写)——虚(我心头的乌云散去了)——实(天晴了,望着远处,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一阵微风吹过)——虚(吹开我心中的花朵,把我吹进了作文的天地)——实(看着夕阳,是那么的美丽)——虚(而此时在我面前,忽然出现一条宽广的大路,路的彼端,写满了光明),可以说,真是把虚实相生(和移情)的写法用到了极致,绝佳!

虚实相生,这也是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名家的作品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就拿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说,文中既有对如“雪中捕鸟”等真实活动的叙写,也有对“美女蛇”传说故事的串入,又有对自己将被送到三味书屋读书的原因的猜测。前者为文章增添了神秘色彩,后者加重了我对百草园生活的留恋。

总而言之,虚实相生是作文中经常能用到的一种写作技法,使用它,可以让你的作文变得更充实,更丰满,相信你的作文一定会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涂丙炎.浅谈诗词的虚实相生[J].云梦学刊,2014(6):38-41.

[2] 付建军,张景.虚实相生,夺人眼球——巧用“虚实结合”写作手法指导[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3(Z3):19-21.

猜你喜欢
百草园写作方法浅谈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游百草园
写作方法指导重在运用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画一画,写一写
寻找百草园
浅谈虚拟语气
浅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浅谈命题
“时尚&建筑”的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