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碧辉
摘要:低年级数学的教学在小学的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为高层次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并且从低段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从而为以后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而老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培养低段学生的数学兴趣,养成学习数学的好习惯,从而学好小学数学。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实施措施
小学数学是学生首次正式接触数学的基础课程,应在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中,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对学生产生引导作用,从而为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数学是一门基本的学科也是初高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所以让学生学习好低年级数学非常重要。而老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教好低年级数学。本来就如何教好低年级数学进行了阐述。
一、低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年龄小
由于小学学生的年龄尚小,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定力,在老师进行教学时,无法认真听讲。而低段数学的教学面对的为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刚刚上小学的学生很难适应小学数学的课程,从而无法学好数学。在学生上数学课时,容易因为思想诱拐引发错误。本身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就有着活泼好动、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因此,在数学问题解答中经常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严重影响课程学习的效率。比如在数学计算中,一旦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出现漏算、思维滞留等问题,由于漏算了算式当中的某一项计算,导致整个计算错误。
(二)认知不稳定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还不稳定,并且因为低段数学为刚刚正式接触数学,数学的基础薄弱,所以在认知数学知识时容易不够全面,不够仔细,导致对数学知识认知模糊,无法牢记,并且容易遗忘。这种现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非常常见。其实有的时候并不是学生不好好学习完成的,而是因为学生的年龄小,认知发展不成熟,心智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进行提示学生就能进行更改,说明学生在低段时是非常具有可塑性的,所以老师应该在此时进行仔细的教导。
(三)老师缺乏耐心
因为低段学生刚刚升入小学,而年龄也小,很容易产生调皮捣蛋的行为,扰乱课堂秩序,破坏老师教学正常进度。这很容易让老师生气,从而对学生发脾气,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喜欢上数学课等行为,让学生找不到学习数学的兴趣的。老师也容易对待学生没有耐心,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无法为学生仔细耐心的讲解,让学生无法完全理解数学知识。
二、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
因为低段学生的孩子年龄较小,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数学知识,学生肯定会感觉到枯燥无味,从而不喜欢上数学这门课,所以老师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数学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热爱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前让孩子们做游戏,比如如果课程要进行加法的教学时,可以让小朋友在课前准备好10根小木棍,通过指导学生动手,自己来数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开始加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
(二)创新课堂形式
普通的教学模式可能对于低段数学的教学并不太适用,老师可以通过创新课堂形式来更好地就教好低段数学。老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创造成简单易学的歌曲,让学生们来学习跟唱,让学生在学习歌曲中学习好数学知识。并且可以将数学知识改变成儿童化的语言,比如进行数字的学习时,可以将数字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记住,并且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也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回家路上将数学儿歌唱给爸爸妈妈听,这样就能深入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可以牢牢记住算法口诀。还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两个人学习稍微好一点的人当小老师,学习稍差一点的人当徒弟,这样形成师徒关系更能良好地促进两个人的学习劲头
(三)制定好良好的课堂规则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对学生往后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因为低段学生的意志力以及自制力相对较差,所以老师可以通过制定一定的课堂规则来约束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比如在课堂上老师进行讲解时要认真聽讲,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发言,并且多加思考。当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举手的方式来询问老师,不可以乱走动,不可以交头接耳等规则来约束学生,以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国)适当激励学生
老师通过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课堂表现良好等行为做出奖励给予小红花,让学生将小红花贴在一个本上通过积累小红花的个数,当学生小红花的个数到达一定的数目时,可以和老师进行兑换奖品。老师也可以通过上课对学生表扬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通过激励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对上数学课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习惯,学号低段数学。
三、结语
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创新课堂形式,制定良好的课堂规范,适当的激励等行为来教好低段数学,让小学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为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润德.1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分析[ 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 (20)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