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杨 李竟然 李荣
[摘 要] 在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下,专业基础课有其自身的学科优势,是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有利载体。教员通过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对课程中涉及的人物案例进行分析,对知识点中蕴藏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将育人过程贯彻课堂始终,不断加强引导,培养学员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品格。以低频电子线路课程为例对专业基础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进行具体实践,将学科特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使学员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树立崇高的思想品德,从而多途径全面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 键 詞] 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186-02
长期以来,军队院校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思政理论课和党团活动两个时间段上,由思政课程教员和各个学员队干部承担,并未完全贯彻落实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各类专业课程仅以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为重点,忽视对学员道德品格的教育,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标准。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一、专业基础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意义及面临的困难
(一)专业基础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意义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中国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合格的人才来担当。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培养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办好课程思政,做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培养具备热爱祖国、诚实勇敢、无私奉献等优良品格的高素质人才,是教师在建党百年这一关键时期的重要责任,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要保障。军队院校中思想教育工作永远排在首位,是我军的生命线,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学习全过程,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位,培养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
(二)专业基础课开展思政教育面临的困难
专业基础课程多为理工类课程,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知识点杂,而且多数为合班课程,容量大,导致各专业核心内容讲解花费时间多,为课程思政留下的时间较少,不能很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在几十年前基本成熟,内容偏重逻辑,偏重公理定理推导演绎,理性思维较强,在内容上进行改革融入思政元素较为困难,显得格格不入;专业基础课教员长期从事教学、科学相关研究,在理解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上同思政课教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导致课程思政没有办法真正落到实处,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思想。
二、专业基础课融入思政元素方法探索
(一)为人师表,作出良好表率
广大教师都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丰富的教学方法手段,能够引导学生吸收消化,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指引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风气,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军队院校的学员,思想观念尚未成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可塑性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其塑造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文明的举止和得体的言谈十分重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表明教师要躬身自明、严于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时时、事事、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军校教员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自身的言行举止,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学员思想政治的引领者,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员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引导他们热爱祖国、建设国家、服务社会,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走正确的人生之路。
(二)课程外延,联系古今案例
专业基础课中各种理论的形成都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长期的挖掘探索,课程中讲授的每一道简单的公式、定律背后都蕴藏着科学家感人而又励志的故事,课程中研究的每一个设备、器件背后都涉及时代背景下重大的新闻事件。在讲授中通过将课程外延,将历史上与讲授的知识相关的伟人事迹,以及时下发生的实事热点相结合,在分析事迹案例的过程中,深入挖掘科学家的高尚品格、坚定信念,转化成思政元素,从而融入课程的讲授中,塑造学员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课程内核,挖掘内在联系
通过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深刻剖析,对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横向比较,深入挖掘其中蕴藏的思政元素,将能力培养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使学员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丰富的人生哲理,达到寓教于人的目的。
三、以低频电子线路为例的课程思政实践
在低频电子线路课程中培养学员的高尚品德,学习优良传统,教员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发挥榜样的力量,才能够使学员信服,乐于接受。若教员上课迟到,课后拖堂或早退,对课上的知识内容不熟悉,学员会对教员自身产生抵触心理,并不接受教员所讲理论,不信服教员的思想政治观点。尤其是军队院校,教员要做学员政治思想的引领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强军思想,才能以身作则,对学员进行言传身教。在课前认真备课,一丝不苟地钻研教学材料,对所讲内容做到烂熟于心;课上把握重点难点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讲解;课后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耐心讲解,及时引导学员复习,用良好的教风去影响学员,才能够使学员拥有良好的学风,肯于在学习中勤奋钻研,在训练中刻苦历练,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事人才。
低频电子线路课程中包含的基础定律、公式很多,在课程引入环节,通过将课程外延,讲解科学家探索发现真理、实现新技术的故事,融入思政元素,以实际案例让学员深刻认识到科学家的优良品德。在讲解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课程中,由学员在基地常见的一些光电设备引入,各种光电设备内部集成大量晶体管,使學员更为熟悉这些微小的器件,同时将内容外延到晶体管的发现。为克服电子管的局限性,科学家加紧了对固体电子器件的基础研究,经过反复对半导体材料进行测试,克服极大工艺困难,利用两个相距0.05微米的触须接点代替金箔接点,最终制造出第一代点接触型晶体管。在讲解晶体管发现的故事中,学员能够感受到科学家不畏艰难迎接挑战的毅力,在极大的困难面前勇往直前,这也是军人成长中必备的品格;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过程是枯燥的,几十年辛苦耕耘,默默无闻,由此联想到在各个偏远地区为祖国研制核心技术的工程师以及那些戍守边疆的战士们,他们也是在为国家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应该以此为自豪。
在低频电子线路课程知识点内深入挖掘,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挖掘思政元素,通过精心设计,巧妙融入,能够对学员进行正向引导,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共射放大电路的过程中,共射放大电路主要由晶体管、基极电阻、集电极电阻、直流电源、耦合电容组成,其中晶体管是整个电路的核心,承担放大任务。在一个电路中有核心元器件,也有普通的元器件,负责电路的正常工作,缺少任何一个部分电路都不能够实现特有功能。院校中每个学员队、每个班也是同样,有队骨干、班组长、课代表等,所有的学员共同撑起整个班级、学员队,每一个人都是缺一不可的,不能因为没有成为队骨干而觉得自己并不重要,不能发挥作用,每个人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为整个集体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整个集体才能强大起来,成为一支新时代的人民军队,奋勇向前。
四、结语
专业基础课程是每一门专业学员需要学习的内容,涉及范围广,是进行课程思政的有利载体。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注意对学员的价值塑造,落实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通过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建党百年这一关键时期,广大人民教师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课程思政道路上勇于探索与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新华社,2016-12-09.
[2]赵耀.新时代培育有用人才的基本内涵及方法路径[J].新疆社科论坛,2020(2):102-107.
[3]邢永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王谦.高职理工类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9(7):65-68.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