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满足企业和行业从业者对外交流的需求,专门用途英语的教与学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文章对“中国大学慕课”学习平台上的相关课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课程应该关注语言技能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和满意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建议教师根据平台特点为课程增加语言技能环节、设计培养思维的模拟情境,同时平台应该基于学习者需求开发个性化学习功能。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线上教育;语言技能;思维训练;个性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1)03-0005-04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各领域都深化了国际交往与合作。一些涉外企业,例如经贸、法律、新闻、生物、化学、电子、医药等领域需要从业者不仅应具备英语交际能力,还应具备专业英语的能力。
由此,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以下简称ESP)成了学者关注的热点。与普通语法、通用体裁和语篇不同,Immaculada & Chritina(2008)认为,ESP课程是以特定领域和行业的活动为语料,进行英语语言教学,即语言知识和专业学科知识相结合。ESP课程专业性突出、实用性强,是初入职场从业者的必备技能。有学生反映,在学校里需要一个学期来学习的课程,在企业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就完成了。如果直到上岗前才有机会接触工作中使用的术语、行话或一些行业常识,那么对学生而言就十分被动。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工作竞争力,不少应用型高校已经开设了ESP课程,但国内的一些ESP课程还处在实验和探索阶段,课程质量和效果都有待检验。此外,对于初入职场的从业者而言,也急需通过自学尽快弥补自身ESP的短板,以满足工作的需求。
“中国大学慕课”学习平台作为免费的网络课程平台,既可以作为高校ESP课程的补充,开发探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新模式[1],又可以为从业者提供自学资源,是实现公平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工具。文章以“中国大学慕课”学习平台上发布的ESP课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现状的分析,从课程设计和学习者体验两个角度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推动ESP线上课程的建设。
二、专门用途英语线上国家精品课程基本情况
(一)专门用途英语线上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广和扶持下,许多高校都在“中国大学慕课”学习平台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截止到2021年1月,在“中国大学慕课”学习平台上开设的英语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达到90门,其中涉及ESP课程有10门(如表1所示),占比11%,涉及一般职场用语、学术、商务、经贸、航海、科技和警务共7个领域。课程参加人数都在1万人以下,与热门的外语类课程相比,影响力相对不足。例如,国防科技大学的“大学英语口语”参加人数达到134万人,是外语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参加人数较多的。
(二)专门用途英语线上国家精品课程授课概述
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开设的外经贸英语函电课为例,概述慕课的授课形式和教学流程。之所以选择该课程是因为与其他ESP课程相比,外贸英语函电课长期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相对成熟,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实现了有机融合;加上笔者作为该门课程的授课老师,熟悉本课程教学的重难点,便于从教学设计角度提出问题。
该课程于2017年首次开课,至今共开课7次。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学模式,仅观看课程视频,不参加课程讨论和课程作业,平台也不提供结课证书。而选择同步开课的模式可以获得证书,学习者需要观看视频,参与测试和讨论。本课程历时16周,每周学习时间在1~2小时,共有4位老师参与授课,包括3名副教授和1名讲师。学习者进入课程主页,可以通过课程团队给出的课程概述、授课目标、课程大纲、预备知识、证书要求和参考资料等内容决定是否报名。进入到学习主页,学习者可以在公告栏看到教师每周发布的知识要点预告和作业提醒。课件包含各单元视频,每个视频都在10~15分钟,全英文授课,配有中英双语字幕。视频在重难点处嵌入测试,答题后方可继续观看,视频页面右上角配有“向老师提问”链接。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参加测试并完成作业,测试和作业所占分数比例分别为60%和10%。此外,20%的分数需要学习者在讨论区任意选择主题回帖3次,主题包括“教师答疑”“课堂交流”“综合讨论”和“测试作业”。最后参加一次60分钟的期末考试,分数占比10%。
由此看到,该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完整,开发了学习者与教师的沟通渠道。教学内容质量高,结合了讲授、动画、学生模拟情境对话和行业专家讲座,多模态资源丰富,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这实现了ESP课程的核心目标,即遵循行业官方共识,建立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的课堂,把应用作为最终目的,以学科内容为依托进行语言教学[2]。
三、专门用途英语线上课程存在的不足
此前,已有研究者分析了慕课作为热门开放性教学平台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课程完成率、教学模式、个性化学习、学术诚信等方面[3]。也有研究者专门对外语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相较于其他学科,外语类精品课程数量较少、缺少互動、在线课堂氛围的创设不足[4]。文章结合ESP课程的特点和慕课平台的授课形式,分析目前课程存在的不足。
(一)语言技能训练不足
ESP课程是以英语为媒介的专业学科教学,其本质任然是英语语言教学。语言教学除了对词汇、语法、篇章和体裁这些语言知识进行拆解讲授之外,还需要对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进行训练。学习者在ESP课程结束后,能够在相关专业领域应用相应的语言技能。以外经贸英语函电为例,学习者要系统地掌握外贸英语函电的格式、专业词汇、行文方法与行文特点。因此,写作技能应为本课程主要训练的语言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按照外贸英语函电课涉及的主题分类进行授课,包括询盘、报盘、订单、付款、包装等;讲解不同主题的例文,展示术语、表述方式、段落结构和话术,其中还包含一些行业知识,这对从未接触过该领域的学习者而言是很好的入门学习材料。
写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习者动笔练习、教师批改、讲评和重写等过程,只有亲身练习,学习者才能体验到自己是否理解了课堂的要点、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等。本课程包含一次写作练习的提交,并由学生互评来完成批改。有研究指出,“互评”这一方式仅获得学生2%的认可度[5],其有效性还有待商榷。可能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授课教师又在讨论区发布了3次写作任务,包括“建交信写作”“开发信写作”“还盘”,分别收到的回复数量为1、37和25。其中,教师对“还盘”的写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批改,逐一指出了语法、写作风格、内容、行业规范和常识等错误。从教师的批改看出,这些写作问题不是学习者自己能够意识到的,需要语言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其中。
总体而言,课程设置的语言技能训练不足,课程大纲涉及9个主题的函电,只有4个主题发布了写作任务,教师只对其中的1个任务进行了批改,学习者难以达到对于该写作技能的掌握。
(二)思维能力培养不够
有研究指出,一些外语类线上课程是“新瓶装旧酒”,以传统教学法为授课理念,对事实类的信息进行传输,把线下课程稍加改良后变成线上课程。由于ESP涉及到具体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行业操作,更需要学习者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ESP课程同时承担思维能力的培养任务,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自主思维。在本课程中,教师在视频授课环节中以信息性知识为主;单元测试主要是对课堂内容的回顾,以选择题为主;教师在讨论区所发布的问题也是课堂要点,学生以相似的内容进行回复,缺少讨论。未见主观性的开放类问题,缺少真实情境的设计。学习者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境况往往比选择题更具挑战性,课堂中缺少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三)个性化学习尚未充分实现
对ESP课程有需求的不仅是在校大学生,还包括了开展继续教育的行业从业者,前者更需要补充行业知识,而后者更需要提高英语水平。要满足二者的不同需求,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是较为有效的方式。鉴于慕课属于开放的免费网络平台,受众面广,呈现出来的课堂内容更像是大学的公选课。由于学生基数大,英语水平和思维能力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对课程的难度和深度较难把握。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一些学习者止步于对知识浅显的了解,缺乏深度学习和自我创造。
四、对策建议
(一)针对语言技能设计作业与反馈
应该充分发挥在线平台的优势,为不同的语言技能设计便利的作业发布和上传渠道。就写作而言,教师之所以没有对每项主题发布写作任务,主要原因是批改的工作量巨大,若每次选课人数都达到1000人以上,逐一批改也不现实。根据笔者的经验,在写作批改中语法错误的纠错工作量最大,而人工智能的技术将缓解这一问题,可以将节省的时间用于行业规范、常识和写作风格的评判上。因此,建议首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提交的作业进行初次批改。与论文、文学体裁不同,外贸函电属于实用性文体,篇幅短小,语言简洁,适合利用诸如“批改网”这样的批改工具,为学习者指出语法错误,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其次,开设直播课。据调查,有62%的受访学生认为通过视频可以掌握学习内容[6]。慕课可以将作业直接提交到“批改网”,而“批改网”再将初改后的作业传回慕课系统,教师随机选择批改对象,并开设2~3次直播课,为没有得到批改的学生进行典型错误的梳理和讲评。只有通过讲练结合的反复训练,学生才有可能掌握写作技能。
(二)训练思维能力
教师需结合ESP所涉及领域的具体专业知识,特别是行业对从业者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在课程设计环节将思维能力的训练纳入授课目标中。事实上,ESP所具有的专业背景天然赋予了该类课程丰富的真实情境和实践内容。以外贸英语函电课为例,教师可以模拟真实情境,设计没有标准答案的任务,在讨论区提问,让学生各抒己见,独立思考,提出解决方案,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例如,在外贸工作中,外贸员会遇到客户不回复邮件的情况,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已经掌握了邮件写作的要点,还未能够应对询盘、还盘、包装、运费等各类情况的邮件写作,仍然无法实现交易。再如,假设外贸员已经能够写出地道的邮件,但最后客户仍然没有选择达成交易。此类行业问题并不难搜集,教师可以通过与行业从业人员、往届毕业生进行交流,汇集真实的工作案例。
(三)基于需求开发个性化学习功能
个性化学习并不意味着单独学习,教师必须在其中提供针对性的指導。虽然无法像收费平台那样提供一对一的教学服务,但是慕课也可以结合大数据技术满足部分的个性化需求,升级原有课程。比如可以在课前设计问卷调查,收集学习者的基本信息,了解其学习诉求。在此基础上,向其推荐优先完成的单元内容和课程作业,建议学习时长,推荐设置课程和作业提醒。在课程结束后,根据其学习表现和测试结果生成学习报告,向其反馈现阶段学习成果和下一阶段学习建议。
五、结语
ESP课程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决定了课程在设计之初,就要突出语言技能、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各行业国际化交往的不断深化,ESP课程需求将不断增加。慕课作为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承载ESP课程的良好平台。高校应积极参与ESP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守宏,刘金玲,付文平.“慕课”背景下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ESP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97-101+120.
[2]李娜,胡伟华.“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ESP口语教学设计[J]. 外语教学,2014(5):48-51.
[3]高地,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s课程教学六大问题的审思[J].远程教育,2014(2):39-47.
[4]王斌华.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对我国外语慕课建设的启示[J].外语电化教学,2020(3):47-53+8.
[5]骆贤凤,马维娜,姚育红.“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大学英语在线教学实践研究:问题、措施与效果[J].外语电话教学,2020(3):30-35+5.
[6]蒋艳,马武林.论大学英语慕课建设[J].外国语文,2018(1):155-160.
[作者简介]赵敏洁,广西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商务英语。
[责任编辑 杨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