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莅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十中学 河南 焦作 454000)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较多,知识较为零散,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因而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难免会觉得时间短,难度大,基础知识多而繁杂,很难有效的将知识点进行关联和结合,因而学生的复习质量不高,化学核心素养也得不到明显的提高。因此,目前学生的化学复习效率是当下化学教学中比较严峻的话题。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初中化学的复习教学,要求教师要攻克目前的教学困境,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桎梏,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转变教学观念,形成多元化的复习方式,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确立复习的主线,然后围绕主线展开复习,从而让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先以单元为主题,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主线,教师要充分的解读教材,把握中考的考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考点梳理,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如:在进行《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时,先确立复习的主线为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让学生建立宏观和微观概念,宏观上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都是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而元素和微粒有什么关系呢?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这样宏观和微观就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然后归纳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相同点、联系及区别。再分析原子结构,得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尤其是与核外电子排布关系最为密切。最后引导学生复习化学式意义,化学式的书写等,以此来构建《物质构成的奥秘》的知识体系,进而促进学生能够有条理,清晰的开展复习,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初复习的阶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联想归纳,以此来促进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中的实验,或者是包含同一类型的反应等来开展归纳复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单元复习时,对于重要的实验,可以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改进实验的优点等方面进行复习。又如:教师在学习完《碳和碳的氧化物》和《金属和金属材料》之后,可以让学生从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角度出发,进行对比归纳,让复习有效的进行。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把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图打出来,让感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写出其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对这些孩子给予表扬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复习的效果。另外,在复习化学概念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将一些化学概念进行对比归纳,进而使零散的知识条理化,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
在单元复习后,适时开展专题复习,让学生通过对一类题目的练习,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促进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同一类型的题型,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提炼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答题框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如:在进行氢氧化钠变质的专题复习时,先从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这几个问题入手,通过教师的引导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真正理解检验的原理,然后通过中考真题演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达到一通百通触类旁通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复习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从确立复习主线,分类归纳知识点,开展专题复习等多角度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