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扬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急性脑梗塞常由于脑动脉闭塞而所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病情危急,严重影响患者各种神经功能,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肢体瘫痪与死亡[1]。静脉溶栓、介入治疗等均为急性脑梗塞常用治疗方法,其中静脉溶栓对部分闭塞的大血管开通效果不佳,且治疗时间窗狭窄,其适用范围有限[2]。介入治疗可及时开通闭塞血管而减少或避免患者脑组织不可逆损伤,有效缩小患者梗死面积,其适用范围较广但技术要求高[3]。本研究探讨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旨在为急性脑梗塞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22.3~76.7(57.25±8.74)岁;发病时间1.2~4.3(3.15±0.74)h。对照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21.2~78.4(58.63±8.53)岁;发病时间1.0~4.2(3.06±0.79)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塞;②患者年龄≥20岁,且于时间窗4.5 h内治疗;③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近3个月具有卒中病史或脑部受伤史者;②合并血糖水平异常、全身免疫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口服抗凝药物史或精神、意识障碍者;④经颅脑CT检查显示出现脑出血、大面积梗死患者;⑤合并心肝肺等严重功能病变、不全或肿瘤等患者。本研究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后开展。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时间窗4.5 h内实施治疗,给予神经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及控制血压常规治疗,并行头颅CT、MRI检查确定脑梗塞位置,并依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对照组应用阿替普酶(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注册证号S20160055)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给药剂量为0.9 mg/kg,首先静脉推注10 %的药物并随后在1h静脉滴注90 %的药物。观察组依据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结果进行介入动脉溶栓、介入取栓等治疗,其中介入动脉溶栓以seldinger术进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将8 F动脉鞘置入,对于较细小血管存在的血栓,则在导丝引导下将单弯送入责任血管,待确定血管位置后在单弯内脉冲式注入18 mg阿替普酶,并在血栓近心端推注1 mg阿替普酶,进行动脉溶栓。介入取栓以seldinger术进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将8 F动脉鞘置入,对于较粗大血管内存在的血栓,则在路图引导下将导丝引入进行支架取栓,依据患者情况选择支架类型与大小,经微导管将支架释放取栓,停留5 min取栓并抽吸。待介入溶栓、取栓完毕后,复查脑血管造影确定未出现其他血管闭塞、血栓脱落后等情况后退出动脉鞘,止血并包扎穿刺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复查颅脑CT,对有无大面积梗死、有无出血等脑血管情况进行了解与处理,并指导患者治疗后用药。
1.4疗效标准 于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记录两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评分[4]及症状,评估治疗有效率,总有效=基本痊愈+显效+好转。基本痊愈指治疗2周后患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且神经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幅度≥90 %;显效指治疗2周后患者具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且神经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幅度介于90 %~45 %;好转指治疗2周后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幅度介于44 %~18 %;无效指治疗2周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无改善,且神经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幅度<18 %;恶化指治疗2周后神经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幅度>18 %。
1.5观察指标 (1)于治疗前与治疗后1、2、3个月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5]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总分为42分,评分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2)于治疗后6、12个月进行随访,应用改良Rankin 量表(modifified rankin scale,mRS)[6]对患者预后效果进行评估,总分为5~0分,分数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2.1临床效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
2.2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评分比较(分,
2.3两组mRS评分况比较 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mRS评分状况比较(分,
急性脑梗塞作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常导致患者出现各种神经功能障碍与偏瘫,病情进展快且危害大,致残率、病死率较高,其治疗方式选择一直备受关注。传统静脉溶栓治疗简单易行,但治疗时间窗狭窄闭且塞血管开通率不高,治疗效果不尽理想;介入溶栓可尽快溶解血栓而恢复缺血区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而降低致残率、病死率[7-8]。
急性脑梗塞患者病发后,在梗塞灶周围的半暗带中还存在大量处于半休眠、休眠状态的脑细胞,由于该细胞缺少能量供应而仅能维持自身形态完整,导致其无法行使原有的正常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急性脑梗塞患者经介入治疗后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静脉溶栓治疗,显示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静脉溶栓治疗应用药物需经血液循环后发挥溶栓效果,药物到达病灶处浓度不高而溶栓效果有限,且并发症较多。介入治疗可通过血管造影明确血管栓塞情况,以便医师选择适当的溶栓、取栓方式。介入动脉溶栓治疗通过接触血栓注药而可提高病灶局部药物浓度,可快速促进血栓溶解而恢复半暗带血流灌注,进而有效恢复可逆性损伤神经细胞功能。介入取栓依据患者实际损伤情况选择适当的支架,通过微导管将支架释放取栓而直接解除血管的机械堵塞,可改善半暗带血供而促进可逆性损伤神经细胞正常功能恢复。介入治疗可对闭塞动脉血管进行快速疏通而有效促进闭塞血管开通,更好地恢复脑组织血流灌注,而这一点在王海波[9]的研究中也同样得到体现。
研究显示,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m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经介入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情况优于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显示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介入动脉溶栓治疗通过接触血栓注药,在降低实际用药剂量的同时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可有效促进血栓溶解,而介入取栓可将血管的机械堵塞进行直接解除。介入治疗依据患者闭塞血管情况选择适当的动脉溶栓、取栓方式,可快速疏通闭塞动脉血管而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可减少或避免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与相关后遗症风险,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介入治疗可有效解除脑血管梗塞,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良好,近远期疗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