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海龙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工程自2015年启动。当年,全国遴选了300 名年满70 岁以上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列入抢救记录名单,平均每省区10人。后每年如此。
非遗传承人的记录成果是影像文件,包括文献片和综述片两种类型。文献片包括传承人口述史访谈、传承教学和项目实践三种影片;综述片是传承人成长、学艺、实践、传承和社会认知的概括,利用文献片素材和历史影像资料剪辑成片。
传承人记录或客观评论,或是故事线讲述,都始终把握活跃在项目中的传承人脉络。从观察方法到创作理念,它与人类学纪录片的样式比较靠近。在田野操作中,非遗影像工作者遇到了纪录片创作的各种元素,也调动了影像生产的所有技术手段,最后完成的作品各具特点、风格迥异、精彩纷呈。
传承人记录的工作流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阶段。前期是调研、组队、撰写文案和设备准备等;中期是田野摄录;后期是剪辑合成和项目卷宗整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承人记录是学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三者不可偏废。一次成功的影像记录,必然要经过事先周密策划和精心准备,要经过学术的桥接,达到技术与艺术的融通。在非遗传承人记录中,导演占据技术和艺术两个环节,参与了前、中、后期全过程,关涉着项目成果的胜败。是故在传承人记录中,导演职能事关紧要,必须加以认真对待和讨论。
1.查阅资料
实地调研之前,导演要对项目有个基本了解。若有书籍资料,一定要收集研读。同时,还要了解同类项目在其它地区的情况。阅读文献对于准确描述项目非常有用,还能帮助导演初步建立影像时空关系。了解遗产项目的历史沿革,就有了与传承人对话的基础,对与传承人建立良好关系大有作用。
2.了解传承人
传承人是非遗的载体,是项目呈现的核心,也是最能领会和诠释遗产内涵的人。导演、主摄要和学术专员一道,先期前往流传地访问传承人。认识了传承人,也就认识了“活的项目”;和传承人早接触沟通,了解传承人的出生经历、家庭成员和环境,也就获得了这些因素如何造就传承人的直感判断。传承人的性格牵连着影片的气质,或者说,影响到影片的结构和风格。传承人的性格特征,往往能给影片风格塑形,影响到影片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因为你不能为一个严肃沉默的传承人,预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叙事调子。
3.勘察环境
非遗流传地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是遗产文化空间的组成部分。对传承人记录而言,环境呈现也很重要。有些项目——如与时令相关的民俗、与生产相关的传统技艺等——时间节点和环境要素与项目的发生、发展关联密切,一定要准确查明。这就需要在前期亲身勘察,获得直接观感,才能在之后的影像书写中谋篇布局。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调研做得细致,项目实施时各个步骤才能环环相扣、首尾相接,不至发生拖沓延误、手足无措的情况。
非遗传承人记录团队包括学术专员、导演、摄像摄影、录音、场记等。针对少数民族非遗项目,还应配备民俗顾问和翻译。若因条件限制,某些技术岗位也可在导演和主摄指导下,由其他人员兼任。
记录团队负责人可以是学术专员,也可以是导演。
学术专员撰写调查方案,对项目的最终成果负学术责任。在选聘学术专员时,除了考察其在该领域的学术成果,还要考虑他与传承人的关系。一般来说,学术专员与传承人关系越熟,对项目实施越有利。
导演要有纪录片创作背景,最好是参与过非遗片的摄制。导演现场调度、指导影像记录和后期剪辑,对项目成果的艺术表现力和技术指标负责。导演对于非遗基本理论应有所了解。一般来说,学术专员可能对影视语言不熟悉,如果导演对非遗知识也全然不知,两人在拍摄现场就很难沟通。
主摄像根据导演意图,现场布置机位和灯光,统一技术指标,指令各机位摄像机操作,协调录音和其他辅助设备参与现场。
录音师负责现场声音采集和控制。传统音乐类项目对于现场声音要求很高,要有专业设备,还应该有专门的声音备份。
现场记录的场记表,应在最短时间内整理成电子文档备存。场记表是后期剪辑时选择场景和镜头必须的依据,一定要精准细致。
如条件许可,应让后期剪辑参与前期记录过程,以熟悉场景,获得直观感受,对于后期剪辑时的二度创作大有裨益。
非遗传承人记录属纪实性拍摄,团队不易过大,这样可避免对记录对象造成干扰、形成压力。团队人员最好控制在10 人以内,一些岗位可以兼职。如导演可兼任摄像,场记和后期剪辑也可兼任图片摄影等。
非遗传承人记录的文案是《工作方案》和《拍摄大纲》。
1.工作方案
学术专员根据研究成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工作方案。方案分两块:一是项目综述,包括名称、类别、主要内容、历史渊源及现状、传承人或传承者群体等;二是传承人口述史问题设计,传承教学的步骤、方法、类型,项目实践的内容和场所等。工作方案对团队构成和经费预算也要载明。
2.拍摄大纲
导演要制订更为详细的拍摄大纲。一是日程,包括拍摄起止时间、拍摄地点或区域;二是拟定拍摄对象、记录方法和技术指标等。
拍摄大纲要明示团队成员的分工和拟定的任务目标,把期望的成果分解和量化成每天的工作任务,对记录内容要分解成场景和镜头,对可能的现场状况要有所预判,制定备选方案。拍摄大纲还应对单个场景所使用的设备、执行的技术指标、素材保存的规格做出规定,现场严格遵守。
文案完成后,项目主管方应组织论证会。论证会最好邀请文化机关非遗主管领导和专家参与,以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得到行政力和学术力的积极推动。在文案论证中早获得专家建议,也有助于项目成果顺利通过审核。对于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和某些跨类别项目,还应邀请当地民族专家和研究者参与讨论、提出建议,使文案更完善,操作性更强。
非遗传承人记录的设备主要是摄像、摄影器材、成套录音设备、灯光器具和其它辅助用品。因基础条件不同,设备方面有奢有俭。这里介绍的,是保证现场记录基本需要的必须设备。
传承人记录拍摄现场
1.摄像、摄影设备
为保证素材丰富完整、准确可靠,现场记录时应有三台摄像机和一部照相机。三台摄像机最好是同一种品牌型号,方便现场统一数据指标。固定拍摄辅助器材(如三脚架)是保证画面质量的关键设备,推、拉、摇、移镜头对其有绝对依赖性;移动拍摄辅助器材,如摇臂、轨道车、稳定器和飞行器等,可以自备,也可以委托专业公司完成拍摄。
照相机拍摄传承人肖像和现场工作照,作为档案留存。对特殊的影像(如微距镜头),也可以使用照相机(如佳能5D2)摄像。
2.录音设备
某些项目如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记录,对声音要求不高,条件简陋时,使用摄像机同期收声也可。但传统音乐、传统戏剧和曲艺类项目,就必须要用专业录音设备,也可租赁专业公司的人员设备。一般说,准备立体声电容话筒一至两套、领夹式心形传声器若干只、RME UFX 声卡和Pro Tools11音频工作站组成平台就基本够用。另外,还要携带监听耳机以及线缆、插线板、话筒支架和挑杆等器材。声音占据视听影像半壁江山,关涉影片质量,不能等闲视之。
3.灯光设备
非遗传承人记录采用纪录片模式,为客观性和真实性需要,以自然光为主,不宜过多使用人工辅助光。一般备三只LED 光源,可在自然光照不足时加以补光。LED 光源可调节照度和色温,与自然光无痕衔接,在室内拍人物访谈时,布置主光、辅光、轮廓光也基本够用。LED光源也最适合农户家庭电线负载小的情况,使用起来安全可靠。移动拍摄时,可手持灯头照明,配合摄影。还应准备两块折叠反光板,在户外拍摄逆光或侧逆光、明暗反差较大时,给予补光。
4.其它辅助设备
根据影像记录的景别所需,可配备远摄、定焦、微距等专门镜头。每台摄像机每日须备足够拍6小时以上素材的储存卡和电池,须配2 至3 个笔记本电脑和足够的移动硬盘,方便每晚转储视频素材。另外,各种充电器和线缆也一定不能忘记。
上述工作完成后,项目就进入到田野摄录阶段,这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以下,将结合塔吉克族鹰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库尔班·托合塔西的影像记录,以导演角度对田野摄录程序和技术规范进行案例分析。
《塔吉克族鹰舞》传承人库尔班·托合塔西,居住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班迪乡。那里是高寒山区,距离县城百公里,山路盘桓,不易通行。所以在工作日程上要反复推敲。传承人口述史访谈、传承教学、项目实践等摄录诸项,地点不在一处,要在有限时间里完成计划任务,时间须周密安排,场景调度要细致规划,力争尽可能多地拍摄素材。
传承人口述史访谈和传承教学两项摄录,可以交叉轮替完成。上午做口述史访谈,下午安排传承教学的拍摄。传承人已88岁高龄,长时间访谈体力不支。所以每天上午安排三小时访谈,确保最低限度能记录到一小时的口述内容。
传承人喜欢在家里或熟悉的地方访谈、拍摄,而这些地方声音条件都不好。为保证声音干净,减少杂声,需要封闭门窗,这样就要用到人工辅助光。使用人工光源的方便处,是可以多次重复访谈,而不必顾虑后期剪辑问题。
传承人接受第一次访谈后,要有个沉淀过程,这样下次访谈时就能说出更多内容。我们计划分别在春季和夏季访谈两次,这样也可以为综述片拍摄到更多的外景素材。相隔数月两次访谈,如果用自然光,前后访谈的内容就无法衔接,后期制作难度很大。我们的作法是:首次拍摄时就画好位置图,标注清楚采访者和传承人的座位、服饰,摄像机位,光源位置,以后多次拍摄都不变。这样摄录的素材,后期剪辑时镜头衔接就没有问题。人工光源对人物塑形大有好处,画面质感强,很有观赏性。
传承人口述史访谈的问题设计,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出生和成长,主要是传承人家庭背景、亲属关系、成长环境等;第二部分是学艺情况;第三部分是技艺实践情况;第四部分是授徒教习情况;第五部分是社会对于遗产认知度和传承人影响力的情况。
确定当日访谈内容,谈话只围绕这部分内容,这样可以避免传承人讲述时信马由缰、偏题跑题和过度发挥,也可以保证口述史访谈不少于5 小时视频记录的要求。
本项目传承人是塔吉克族。新疆塔吉克族有语言无文字,日常用语中有大量维吾尔语词汇,采访者要与传承人对话,又要传达导演信息,须通晓塔吉克语、维吾尔语和汉语。我们聘请到一位能流畅使用这三种语言又跟传承人很熟的教师担任采访者,解决了难题。
口述式访谈,是采访者与传承人的互动,对采访者要求很高。采访者当然要尊重传承人,但更要小心因对项目无知而被传承人轻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访谈的“话风”就变了,基本失败了。
现场调度、机位和灯光架设完成后,所有技术人员要保持静默,把空间气氛让给采访者和传承人,做出一个二人世界。只有传承人处于“无视”现场的状态,精神才能放松,慢慢回忆、讲述几十年前的往事。
记录口述史访谈须用三个机位。1号主机位拍摄访谈二人全景;2 号机位拍摄传承人中近景;3 号机拍摄采访人中近景。声音方面,挑杆话筒收音线接入1号机,同步收取现场声音;采访人和传承人各持一个无线胸麦,由无线录音机记录。采取这些措施可保证发生个别情况时,音视频都有完整记录作备份。
鹰舞传承人已88 岁,腿脚不灵活了,就让他的大徒弟代替教习。
导演向学术专员和传承人问清楚鹰舞的程式,手、脚和肩膀等关键部位的动作特点,做到在镜头、景别和场面调度上预先准备。
像鹰舞这样的民间舞蹈传承,一般没有固定时间和场所。与传承人商量后,导演选了传承人自家庭院和县文化馆活动中心两处,作为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两种模式的场所。节日期间,其他民间艺人来传承人家里做客,谈鹰舞技艺,与晚辈切磋交流,这是传承教学的“高级阶段”。
传承人记录一向遵循真实朴素的原则,不摆拍、不演剧,不过多场面布置。导演与传承人和徒弟沟通,对人物关系心中有数,大致确定人物的站位、走场。导演要设计镜头路线,安排各机位景别。主摄像根据导演要求,与各机位分工合作,考虑后期剪辑而预先设置好镜头移动机位衔接点。对于鹰舞特有的手、足和肩部动作,使用长焦镜头跟拍特写。各机位根据导演指令同时开、关机。传承教学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一段长镜头。后期剪辑时,出于对舞蹈动作特殊节点的呈现需要,会插入特写和近景镜头。
帕米尔高原春季多风,风向不定,给现场录音带来很多困难。由于气压偏低,各种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缩短了一半,有时调音台都不能启动。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放弃“多声道同步收音”等奢侈想法,用摄像机话筒自拍自录了。在高原做田野影像记录,导演在考虑“声画同步”方面,一定要有备选方案。
传承教学记录的原则:
第一,必须是传承人自主教学。传承人是遗产的持有者、实践者和主要传播者。在记录中,要尊重传承人的传习方法,尊重传承人立场,真实、准确、客观的记录传承人的家学心经。
第二,必须是传统传承方式。非遗传承千百年,有其自身适用的传承方式,如口传心授。传统传承方式可能不具备学院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但却是民族文化的“家学”传统,是文脉所系,务必予以尊重。
第三,必须是传承的适合环境。民间传承除了自身固有的方式外,还要有适合的外部环境。这种环境与项目是亲密粘合的,不能剥离,也不能置换。比如手工技艺相对于作坊,传统戏剧相对于班社等。
传承人项目实践的记录,是放在它典型的文化空间里。一是塔吉克族的迎春节“肖贡巴哈尔”节,节日中有群众大型鹰舞表演;另一个是民俗活动,比如婚礼上。
导演决定,鹰舞的“项目实践”就放在传承人家里。传承人已88 岁高龄,曾当过几十年村干部,德高望重,很有亲和力。“肖贡巴哈尔”节那天,班迪尔乡的农民都来给老人祝贺节日,宰羊炖肉,宾客满堂。餐后,按照节日礼俗,主人客人就在小院子里跳起欢快的鹰舞。虽然现场只有几十人,但因为遗产是以“本真”状态呈现的,味道十足。两支鹰笛、两个手鼓都是配齐的,这就是鹰舞的本来模样,质感、朴素。
拍摄现场布置了4 个机位。主机位在房顶上,以挑杆定向话筒收音;两个机位拍中近景,一个机位拍人物和动作特写。后期审视,整体效果很好,虽然场面热烈略显杂乱,但没有失控,节奏正常。
当地文化馆为我们联系了一家城郊婚礼。主家为热闹,坚持用电子乐器,传统鹰笛和手鼓在高分贝音箱前软弱无声。导演与学术专员商量后认为,这也是塔吉克鹰舞在当代的真实样貌,无妨旁观记录。传承人受婚礼欢快气氛的感染,不顾高龄,与现场主宾齐舞,完整地跳完一场十几分钟的舞蹈。回放看,传承人的这段舞蹈是全部记录中最精彩的。
项目实践的记录原则:
第一,传承人在场原则。传承人是非遗载体,是项目实践的核心人物,尤其是群体性活动,传承人往往是组织者和主持者。传承人在场,可体现群众对遗产项目的认知度和对传承人的认可度。
第二,真实性原则。主要是事件真实、人物真实和场景真实。
事件真实:就是项目实践所依托的事件,必须是民间实有、有民俗礼仪佐证的真实可信的活动。不能无中生有、空穴来风,也不能添枝加叶。
人物真实:是指参与项目实践的所有人物都是具体实在的,如传承人、传承人弟子、参与群众以及乡村干部等。在事件真实的前提下,所有人物都以本来的社会身份参与到活动中。
场景真实:是指项目实践的物理空间必须是文化空间所依托的真实环境,无需人为设计装饰,也不能为刻意拔高实践价值而随意添加本身不存在的文化因素。
第三,完整性原则。项目实践必须对遗产文化空间有完整描述和记录。与文化空间相比,项目实践所占的物理时空可能是短暂的、狭窄的,要保全项目的整体性,就必须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追加记录。
非遗传承人综述片,是将文献素材进行遴选、整理,运用艺术手法进行二次创作,综合展示遗产魅力和传承人技艺人生的影片。我们要认识到,综述片不能仅是传承人人生履历的影像复原。它不是个人传记,应避免过多纠缠个人生活的矛盾发展,要时时关注遗产与传承人的关系。实际上,综述片的线索,就是传承人与所持遗产的关系脉络,这点一定要明确。
有专家呼吁,传承人综述片的类型应该向纪录电影靠拢,以提升非遗影像的真实性和生命力。然而在实操中,因时间、经费和其它因素的限制,做成纪录电影的难度还是很大的。本文以为,传承人综述片暂时还无法靠近纪录电影的根本原因,是理念的制约。因为所有严格意义的纪录片,基本都是作者电影。纪录片的主题选择、艺术构思和手法都由主创个人决择,这与当前的传承人“国家记录”工程不能相提并论。
综述片的制作要点:
第一,按照文学和戏剧的创作规律,综述片也应该有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样的结构。就是说,综述片除了要完成传承人生平、学艺、实践、传承、社会认知等任务,还要兼顾影片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第二,把握好传承人个人与遗产的关系,既不能做成个人传记片,也不能做成项目展示片。无论是开放式文献剪辑,还是贯穿一条叙事线,都要贴靠着传承人和遗产的关系谋篇布局,二者不可分离。
第三,要多拍摄空镜头,如山川景物、风云雨雪,社会环境,传承人家庭和生活状态。这些素材在后期剪辑时都会被用到,素材越丰富,后期创作的自由度也就越大。
第四,声音在视听语言中占一半比重,要多录一些音效素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鸡鸣狗叫、风吹树梢,可以增加影片的“大气效果”,丰富影片的感染力。
第五,解说词脚本一般在拍摄中后期,由学术专员和导演共同完成。文献型综述片,解说词往往起到结构全篇的作用,甚至可以说,综述片的成败凭借审视解说词就可看出端倪。由于专业所限,学术专员提供的解说词初稿往往类似记叙文,导演要根据影片的结构意图,划分出段落、场景和镜头。
非遗传承人记录之系列影像,无论从主题、结构、艺术表现诸方面,较以往各种非遗影像而言,是一个决定性的提升。记录是写实的,但写实未必不能写心。用关注和热情去激发联想,记录也就变成了创作。对于项目本体,可以从原先的客观审度,转变为敞开胸怀的拥抱,导演、摄影和后期剪辑的创作愿望和表现力就能得到释放。在我们的镜头语言中,非遗从原先的一个冷冰冰的概念存在,变成有血有肉的生命活体。让我们用镜头带着观者去欣赏、体验“鱼入水、鸟归林”的文化境界,揭示影像中所蕴含的潜在表达的无限可能。
注释:
①《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文非遗函[2015]31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