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芬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初级中学 江苏 如皋 226500)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生都主动学习数学,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应当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承认和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数学素养的公民。然而在同一教学内容和方法下,势必造成学困生的出现。数学学习困难是现在中学普遍存在的不争问题,许多学生对学习数学存在着畏难情绪,同时又由于个别数学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使这些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成为数学学困生。所谓数学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对数学提不起兴趣,进而厌学、导致学习效果低下,学习成绩不合格,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时刻关注数学学困生,提高他们课堂参与度,让数学学困生的学习不再困是数学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
调查问卷教师卷显示,在回答“你认为学困生被动参与课堂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时,多数教师认为学生习惯不好,学生的性格原因,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不够等。这些因素会对学困生的课堂参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困生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在偏颇的教育观念下,学困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受到了限制。教师没有意识到教育理念对学困生课堂参与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对平时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多鼓励学困生,多让学困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予学困生展现自己闪光点的机会。农村初中教师要更多的关注学困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要意识到好学生不仅仅是指学业成绩的好。教师需尊重学困生的能动性、潜在性与个体差异性,才能促进学困生的发展。要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观。每一位农村初中教师都要明白“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学困生的全面发展。陈旧的教学评价观将关注度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但当代的教学评价的评定标准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学困生如果对学习感到厌恶甚至是抵触时,就会影响到他们在课堂参与中的表现。农村初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对情感的需要。教师给予学困生的一个赞扬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充满爱意的抚摸动作,一句恰当的表扬等都会深深地渗透到他们的心底深处,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促使学困生主动地参与课堂。
学困生在心理上要学会不断地自我暗示“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当学困生的自信心逐渐的增强并在某方面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时,其课堂参与的意识就慢慢的产生了,继而就会产生课堂参与的动机。针对学困生的特殊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提问,增加学困生的参与机会,使学困生感受到参与的快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继而提高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活跃度。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意识:第一,增加同学困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釆取更多样化的方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采用比赛、评优等方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使学困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第三,有效利用多媒体及教具,增加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困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课堂。第四,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沟通,改变家长传统的观念,使学困生能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
教师可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信心,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区别对待,分层教学,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分层授课是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和教学日标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和终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渡,减小教学的坡度,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兴趣为动力,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一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处理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合理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中等生)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C层(优等生)学生要做。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做对A层(学困生)学生则放低起点,减小坡度,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同时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把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为学困生当堂达标创造。
自由民主、活跃轻松的教学环境会使学困生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增加。沉闷紧张、冷漠对立的教学环境会让学困生感受到压抑,阻碍学困生的课堂参与的水平。所以教学环境对学困生的课堂参与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环境的积极作用,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