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青
(浙江省江山市中山小学 浙江 江山 324100)
自有科举制度以来,应试教育就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分数成为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其中数学学科尤为突出。课程改革以来,这一现象得到很大改善。但还有许多学校的数学教育的重点仍然放在数学学科本体性知识的学习上,普遍存在重知识、重练习和追求分数的现象。忽视了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加强数学文化建设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点。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学习就是学习思维。”罗伯特·斯滕伯格也指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思维。”数学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改变观念,重视学生数学素养及思维品质的提升,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思考,创造勤思善问的数学文化氛围。
由于小学生的特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要从细处着手,持之以恒,引导为主。如,开学初第一次分配包干区打扫,当看到孩子们打扫效率有待提升时,教师并没有越俎代疱,而是提出问题:根据场地特点,怎样分配人员最合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最终,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思考:长条形的,按距离平均分配为佳;方形、圆形的,按区域分配为佳;“辐射式”打扫最快……又如,下楼时,路队前后距离多远为佳?平地上呢?思维习惯的养成及能力的培养就在这样一件件小事中得到升华,孩子们也越来越放开想象的翅膀。如2019年国庆期间我校就有一年级孩子提出“祖国爸爸哪儿去了?”引发全国的热议,这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体现。“最美的孩子爱思考!”教育工作者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重视学生思维习惯和数学素养的养成。
(1)布置文化视角。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每一角落的作用,数学文化建设也是如此。“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寸土地传情。”在教室、走廊、过道等处张挂数学家画像;在台阶竖面书写数学名言;班里有数学角,围墙是数学墙,门饰是数学趣题;转角处有小小图书角,就连厕所的门板上都张贴着数学书籍阅读引言。创建数学文化生态环境,使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数学气息,充满着引人入“思”的氛围。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数学文化板块中穿行,与亚里士多德对话,与阿基米德畅游,感受着图形对称的美,了解“七桥问题”的来龙去脉,思考“幻方问题”的不同策略,体验数学的理性之美,使校园成为孩子们潜心思考的热土。
(2)进行数学美的熏陶。据调査,很多靑少年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起初并不是对数学重要性有多深刻认识,而是觉得数学很美、很神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跃跃欲试的冲动,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数学文化建设要致力于数学美的挖掘,以数学美来感染学生。小学生已经能够感受数学的美,如直线的刚劲、曲线的柔和、黄金分割的神秘、高斯问题的巧妙……数学的简单美、对称美、统一美、奇异美和创新美等多种形式美能带领学生徜徉在美学的天地,充分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挖掘数学美对建设数学文化具有巨大的价值,数学美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之美,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审视世界,用心、用智慧深层次地去挖掘客观事物丰富、深邃的内涵和思想。
除了课堂教学主阵地外,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竞赛、学科文化节等也是学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综合实践活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及拓展延伸,其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能更加充分的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科影响力。而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又能让它成为学生能力及素养提升的最佳载体。
(2)学科竞赛。以数学学科为例,学科竞赛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认同感,引发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意志,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数学节对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学科文化节综合了学科社团与学科竞赛的作用,并把它们凝聚提升。它即有宽松有趣的学科氛围,又有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凝聚力的提升、学习热情的激发有着巨大的作用。如小学的“数学节”,就可以通过各类有趣的数学游戏、竞赛,如玩转魔方、快乐大转盘、数独大比拼、数学家的故事我来说、二十四点大赛、智力城堡等等。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享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探究数学的奥妙。
学科文化节对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是凝聚学生热情和青春活力的一种文化载体,是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群体精神联合在一起的一种纽带,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催化剂。
记得有一次值周,午休课铃响后我到六年级巡视,看到一群孩子围在一起,他们是那么的全神贯注,以至于连上课铃声也没听到。原来,他们在玩我校资深教师创建的“数学扑克”(把分数、小数、百分数、折扣作为扑克的四种花色,把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作为不同点数)呢?同样吸引学生的数学游戏还有很多,如:“明三暗三”、“过河问题”等都能让孩子们乐此不疲,经历数学的美妙、探索数学的真理。当我们把数学内容精心改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磁力场”,使学生受到数学文化场中文化气息的强力辐射,自然而然地被卷入到场中,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大数据时代,数学素养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学校教育也更加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和提高。但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的提升不能局限于“教”,更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式的渲染与引导。数学文化建设是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最佳载体,学校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