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子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特殊特殊教育学校 吉林 德惠 130300)
音乐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门艺术,其中有丰富的情感,有动听的声音,通过音乐,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听觉,提升个人的情感感受力,并能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不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远不如正常儿童,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他们自身有一定的情绪行为障碍和交流障碍,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活动缺乏兴趣,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进行人际交往活动,导致他们无法有效感知外面的世界。使用音乐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学,已经受到广大特殊群体教师的关注。音乐能对自闭症儿童的多重感官进行刺激,能对他们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有改善作用。本文就音乐教学对自闭症儿童的积极影响以及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分析。
自闭症儿童对周围的一切都没有兴趣,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与其他人有目光交流,无法与他人建立有效的语言交流,而以音乐教学的方式能较好的吸引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能刺激自闭症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和人物的动态做出反应,比如能使自闭症儿童有语言反应,或是目光接触等等,通过教师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其认知能力。自闭症儿童的情绪有时候像汹涌的激流,令人无法控制,而在音乐的世界里,自闭症儿童的情绪不会大起大落,会比较稳定,进而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这对稳定其情绪非常重要。
2.1 利用音乐节奏,增强自闭症儿童的感知。音乐节奏能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感知节奏是人类的本能,音乐中不同的节奏能让人产生不同的反应,教师在选择音乐的时候,应根据音乐的风格、节奏的快慢等因素选择,引导自闭症儿童通过音乐节奏增强感知力。例如,教师选取节奏感强的钢琴曲,教师可以带领自闭症儿童跟随节奏一起做简单的动作,如身体摇摆、单脚跳、点头、跺脚等,虽然动作很简单,很基本,但是通过教师带领,他们能感受到动作中的节奏,教师在教学中应有足够的耐心,通过不断的、反复的进行音乐聆听、音乐训练,从而不断提升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能力。
2.2 利用手势,吸引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散漫,动作不协调,缺乏主动性,因此,在利用音乐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注重手势的利用,让抽象的音乐化为具体的手势,让手势吸引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帮助自闭症儿童感知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比如,教师利用打击乐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学,教师先重复用手势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暗示,比如举高胳膊拍手代表要放大声音,使自闭症儿童用力拍击乐器,双手落下拍手代表降低声音,使自闭症儿童轻轻的拍击乐器,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吸引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而且通过长时间练习,也能逐渐让他们了解到手势与音高的关系。如此,通过在音乐中利用手势教学,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能得到有效高度集中,这对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综合能力有重要影响。
2.3 引导自闭症儿童发音,突破语言障碍。自闭症儿童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语言障碍,他们在语言表达上都有不同的困难,使用语言的质与量都远落后与正常儿童,自闭症儿童的语法结构不合理,音调简单,无法了解和记忆与他交流的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的节奏、节拍引导自闭症儿童发音,以此突破语言障碍。例如,教师选择节奏感强的音乐,在节奏很明显的地方,引导自闭症儿童发出单音节的字,在节奏不明显的地方采用哼唱的方式度过,在自闭症儿童掌握这样的规律后,根据音乐的不同,转换单音节的语调,让自闭症儿童掌握更多的语调,接着引导其从单音节像双音节发音、多音节发音转变,逐渐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在初始的音乐教学中,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跟随音乐发声的能力很有限,而且十分不规律,通过长时间反复的锻炼,自闭症儿童能逐渐对音乐节奏、发音产生记忆联系,如此,既能适当提高其记忆力,又能让其语言能力得到改善,效果较为理想。
总而言之,自闭症儿童这类群体更需要社会的关爱,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和充足的耐心对待自闭症儿童,主动探索更多的关于音乐与自闭症儿童相融的教学形式,引导自闭症儿童逐渐打开心扉,感受音乐的魅力,做他们生活中温暖的指明灯,从而逐渐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帮助他们可以与常人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