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东林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乡小学 西藏 芒康 854500)
在学习数学中,很多学生面临这样的问题:会看不会做。从这可以看出学生只是表面上掌握了数学知识,但是没有深入理解,所以遇到问题半知半解,无法准确理解相应的数学定理和法则,这样会导致在解决问题中缺乏灵活性,很容易没有思路,缺乏解决问题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小学阶段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说理能力进行培养。学生不仅要准确表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还要能够抓住题目,流畅地表达观点,得出正确答案。
1.1 要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小学生的思维比较跳跃,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会出现不连贯现象,可能刚开始比较能理解知识,但是后来就容易走神。这时候如果教师可以多说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这样学生对数学概念才会有更为深层的思考,表达才会更加严谨。
1.2 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数学知识很有连贯性,需要环环相扣的能力,需要有说服力。有些学生在做题的时候经常不知道重点在哪里,表达不清楚不连贯,这都是因为没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很强的说理能力。要培养学生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更好地解决问题,不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可以让学生更有成就感。很多学生本身比较自卑,觉得数学不好学,所以不怎么上心,有些学生虽然很认真,但是不懂得表达,所以不敢向他人展示和分享。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说理能力进行训练,帮助学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表达更加流畅,让学生更有成就感。
2.1 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对说理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就要重视计算能力,计算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同时也关系到很多算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学会理清思路,才可以准确得出计算结果,防止出现漏算、误算的情形。教师要在计算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准确表述问题,相对于不断重复枯燥的数学运算,这显得有趣得多,还可以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举个例子,比如在教授两位数的加减法这一知识点时,要先让学生学习一位数的加减法,然后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这样学生学起来也比较不费劲。但是很多教师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而只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计算结果上。这就会让学生忽略一些计算中的细节,比如如何进位,很多学生不懂,所以经常犯错。如果学生只是进行机械式训练,学习效果往往不好。所以,教师要从基础计算开始就加强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让学生可以对解题的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知,理清自己的思路,这样以后在学习乘法知识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很困难。让学生熟练掌握理论,才可以轻松驾驭知识点。
2.2 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断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包括计算,还包括各种定义、公式、法则。数学理论需要用文字进行概况总结,学生需要有良好的说理能力才能把文字部分掌握好。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2.2.1 要让学生灵活掌握文字性知识,不能只是死记硬背,而是要对其中的道理有深入的理解,这样才可以运用到实际中去。比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这一知识点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平行四边形,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弄清楚平行四边形和其他四边形的区别。
2.2.2 对于那些概念比较相似的图形,除了要记住这个图形的名字之外,还要熟知这个图形要如何运用。比如在学习米、厘米这些概念的时候,有些学生会弄不清楚这些概念的区别,很容易混淆,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这些概念不敏感,没有弄清楚其中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把一些实物带进教室里,展示给同学们看,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区分出这些长度的不同。
2.3 把数形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现如今,数学知识越来越难,有的知识点如果单凭教师口述不容易被学生理解。这时候教师要把数形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可以清晰地表述算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严谨,从而轻松解出难题。比如在讲述有些数学练习题的时候,虽然最后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把答案算出来,但是教师在讲解这种题目的时候,如果只是靠口述的方法就会显得有些抽象,会让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要学会把问题用具体的图形展示给学生看,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认识问题,这种是以数表形的方法。这样一来,教师不用再大费周章地解释,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教学效果会显著很多。
2.4 注重操作请景,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在课堂中如果学生可以使用一些外部言语来表述操作活动,这样智力也会得到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既要学会表述观点,也要学会操作过程。通过一些数学语言,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清楚表达出来。比如在教授一些关于图形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摆出一些图形,然后引导学生回想刚才摆放图形的过程,让学生对自己的动手操作过程有一个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数学的理论,最后教师再对知识点加以总结,这样学生就可以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从抽象到具体,也就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语言把问题表述出来。通过多种感官的配合,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素养也得到很大提升,对数学有了更好的理解,逐渐形成数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计算、理解概念、数形结合等,加强对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向良好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