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惠梅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中心小学 广东 龙川 517300)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发展,目前这个阶段的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德育教育在学生的道德,智力,身体和审美和劳动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的老师,我们必须数学教育中展现道德教育的魅力,以便学生可以通过数学教学来学习到道德教育知识,通过数学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规范自身行为,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1.1 教师以及学校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受到传统的基于应试教学的影响,教师将学生的成绩视为评价学生好差的唯一标准,并且由于学校的名声和入学率相关联,因此,大多数小学教师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学校和教师所开展的知识教育。特别是,教育方案和计划都是以改善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目标,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所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具备道德和坚强的品格。但是,学校和教师的教学任然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对德育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学生仅具有知识和技能,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1.2 德育教育渗透方式不科学、不合理。老师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是确保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小学数学老师才会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到数学教育中,除此之外,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但是,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大多数小学数学老师缺乏渗透德育教育的能力。例如,一些老师认为德育教育就是教学生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但是忽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应该告诉学生为什么该做和为什么不该做,最终,德育教育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1]。
2.1 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教师应用良好的行为影响学生,用真诚的话语感染学生。例如,要想上一节好的数学课,老师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做好课件,采用灵活性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让他们心中产生对老师的敬佩,并体会到老师身上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用自身的行为和言语来打动学生,并让学生慢慢的受到老师自身的良好影响,从而带动学生学习[2]。
2.2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对于小学生而言,仅凭老师在教室中的讲解很难理解,他们必须获得强大的学习动力,这需要老师加强德育教育的实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目标。比如,在教学“面积计算”中,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张我们国家的地图,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广阔而资源丰富的国家。当时,我又使用幻灯片展示了偏远地区的景观和人们的状况,学生们震惊了,他们没有想到我们国家居然还存在着如此贫穷的地区,并为自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而感到幸福。然后我继续说:“我们的国家是否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国家,希望全在我们的学生身上。”这个时候,学生们都想要好好学习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3]。
2.3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德育教育内容在数学教材中的体现不是非常明显,因此,数学老师需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通过不断分析数学教材内容,将德育教育充分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比如在圆周率这一课程讲解时,我讲解了祖冲之的学习背景,他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的不懈努力,通过讲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超越别人的欲望,还可以培养学生不惧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2.4 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要点。数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逻辑非常强,在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可以用作德育教育内容。比如有关“对称”知识,可以使学生理解对称性的美,在绘制对称图形时,让他们认识到做事需要认真,不然就会出错。在教授“比和比例”之后,我又为学生补充了“黄金分割”的内容,并且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更多的例子进行研究,以认识到数学的美[4]。
2.5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遵循数学的本质,尤其是遵循数学规则。使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仅仅靠老师讲解学生是不能理解的。因此,老师需要在这个阶段带领学生积极讨论,思考和总结,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
2.6 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系统地包括课外学习,例如,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数据分析和整理有了一定的基础水平,这时,为了使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我让学生去调查自己家里面每周需要用到的垃圾袋数量,通过布置这个作业,引出环保问题,进一步教他们如何保护环境。
总的来说,德育教育是学生成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题材,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数学教材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育资源,通过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德育教育,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