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凌美
(福建省浦城县官路中心小学 福建 浦城 353415)
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非常枯燥的事情,而情境教学就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真正的从学生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传统教学和情境教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式,简单的来说,同样的课程用不同的方式效果也可能不同,例如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一个用书本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另一个用放映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可想而知,后者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为后者他们是主动的学习,他们真正的有所参与。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提前把所有的规划安排好,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步伐走,教师要求你怎么做你就应该怎么做,学生即使有问题他们也不敢去说,这样,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感觉像是被人牵着走,都是被动式的学习,他们会感觉学习是一个特别枯燥的事情,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讨厌学习,这就违背了教师的根本目标。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可是却事与愿违,因此新课改认识到了这个弊端,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我认为这一转变是非常必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可以成立小组学习,例如在教学《四季》一课时,可以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第二姐,完成学习单:(1)为什么荷叶说它是夏天?(2)你见过荷叶吗、什么样子?(3)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学生经过小组讨论,把收获说出来相互交流。这样的话学生就会有参与感,他们就会觉得学习不是那么的枯燥无味,让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克服这种恐惧心理,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让学生在学习中进步,把和睦的气氛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死记硬背,但是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时间以来,学生就会失去思考的能力,我们应该进行启发式学习,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有所重点的去解决问题,在学习中,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往的语文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预习一下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标出来,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默写,所以传统的教学知识着重在于教给学生们基础知识,但是却忘了学生对待语文的有关问题的立场,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的狭隘性,阻挡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透彻理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改变这个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大胆的去质疑,对于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探讨和讨论,因此,教师应该进行情境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学生还要想方设法的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大胆的去思考,假如在学习《亡羊补牢》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放映一个动画片,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课文,对他们提出问题,羊是怎么丢的呢?羊为什么会丢,应该进行怎么样的补牢,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真正的对课文有所了解,更好的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情境教学的实施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每篇文章都非常完美,教师可以挑出一些优美句子,修辞句子等相关的句子,让学生细细的去品味,让学生知道情感的表达,为学生的文字表达奠定基础,通过学生的自我提问,自我解决掌握文章的每一个细节。
小学语文课本的教材中有很多都是关于寓言故事的,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大多数课文都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都是给学生分角色,让他们朗读课文,其实这样子并没有什么用,这种方法非常的呆板。只是将课文诵读出来,他们真正的价值并没有被挖掘出来,创设表演情境就是在学生数字课文后进行角色的分配,让他们进行表演,让他们喜欢这种氛围,这样可以摆脱禁锢的思想,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青蛙写诗》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制作“青蛙、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头像,之后请几位小朋友进行角色表演,这样更直观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创设表演情境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从而带给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创设表演情境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语文老师,在学习中我们是学生的教师,在生活中是学生的朋友,这应该是教师的最高境界了。教师转变角色也是素质教育的提出的新要求,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老师都应该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心理学上来说,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可以让学生进步的更快,这样学生会自主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让他们敢于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关系在教学中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转变过去的方式,不再像是法官一样的评判者,不再是让学生为了学而学,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总之,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透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下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生构建友好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