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超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中心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体育作为小学阶段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长期的体育运动中既能强身健体,促进学生成长,又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体魄。其次,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中重要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良好的德育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现在已经有许多体育教师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但是由于新课程改革还处于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德育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克服这些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值得所有小学体育教师思考。
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中,许多学校和体育教师由于考试制度的存在,过于重视学生们的体育理论教育和体育技能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有所忽视。又由于小学课堂上学生较多且自制力差,需要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和维持纪律,减去这些时间,课堂上真正渗透的德育教育时间寥寥无几。还有一些学校德育教育形式化、口号化,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有的学校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安全,在体育课上开展的一些活动都是的为了保护学生们的安全,并无实质意义,德育教育就成为一种口号。其次就是形式化,在体育德育教学中,只在快下课的时候,体育教师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来总结这堂课的德育内容,给人一种左拼西凑,缺乏整体性的感觉,使得德育教育的渗透变得空洞和缺乏针对性。[1]
2.1 创设一定德育情境,提高德育有效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易于被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游戏吸引,体育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课上通过创设生活化或者游戏化情境,激发他们的参与性,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的感染力,在游戏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通过情境,学生既可以通过游戏强身健体,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也可以从中学习德育因素,一举多得。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让学生们开展一场“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教师扮演老鹰,让学生轮流母鸡。首先让学生明白母鸡和小鸡的职责,母鸡的任务是拦住老鹰,保护小鸡,两分钟后由母鸡后面的小鸡轮流扮演母鸡保护其他小鸡,而母鸡的扮演者去小鸡队伍的最后面。用这个游戏扩展到生活中,让学生懂得自己的父母就像母鸡一样保护着自己这样一只小鸡,而到了一定的时间后,父母们老了,小鸡长大了,就到了自己保护父母的时候。以此来教育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感恩自己的父母,在家中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分担一些“母鸡”在抵挡老鹰时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开展一些接力跑的小比赛,为学生创设这样一种情境:“你是古代的一名传令兵,你的命令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命令传达给下一个人。”然后让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传递一个沙包或者其他信物,开展一场300米接力跑比赛。通过这样一种创设情境和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可以通过游戏去锻炼体质,在游戏中也渗透着一些德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和集体意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德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2]
2.2 体育教师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体育教师是体育课上德育教学的主要负责人,其自身执教水平和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学体育渗透德育教育质量好坏。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理解和更新“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反思,树立良好的教学态度。不打骂和体罚学生,遇到学生犯错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摆正良好的教学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定期参加一些优秀教师座谈会、研讨会等线下活动,或者通过互联网去搜集一些相关论文文献和微课教学视频,从中学习和总结一些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到本班的德育教学中去,提高自己的研教能力。最后,教师应该不断的钻研体育理论知识,打好体育理论知识基础,恰当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体育德育教育相结合,以确保整体教学设计的普适性。[3]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全面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根据“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多利用情境式教学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增加游戏环节中的德育与实际的联系。除此之外,小学体育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和执教、研教能力,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