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雅
(浙江省慈溪赫威斯育才高级中学 浙江 慈溪 315300)
高中生物是一门基于生活的学科,与学生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但是从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情况来看,教学内容与方法与生活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授课观念的改变。使学生明白,学习生物并不只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同时良好得生物知识储备,能使人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
目前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是需要提起重视的,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2]当前生物课授课过程还是传统的教学观念,显然是不适合的。老师总是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来应对生物课堂——传统的生物学概念引导,常规的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只是不断的重复生物与生活相关,并没有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相关在那里。这种理科式的教学是不适合生物这门学科的,所以学生不会很好的理解生物学知识,没有充分的让学生进行思考,很难调动学生对生物学的积极性。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论证的过程,良好的生物教学,恰恰就需要更多的论证,而生物这门学科的论证来源于生活,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师生之间的沟通来完成生活化的高中生物教学。
2.1 改变传统授课方式,达到生物生活化教学。改变授课方式,将传统的概念化授课转变为生活化授课。授课过程中,要将生物知识更加的贴近生活,来展开讨论,从而达到知识点的输出,让学生自发的、探索式的学习。如在学习动物冬眠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达到对知识点的讲解。“很多动物都是需要冬眠的,例如蛇、乌龟、刺猬、蜗牛、蜈蚣、蝙蝠绝大多数的昆虫、加利福尼亚的夜莺等,许多都会冬眠。刺猬冬眠的时候,简直连呼吸也停止了,原来它的喉头有一块软骨,可将口腔和咽喉隔开,并将气管的入口掩紧,生物学家曾把冬眠中的刺猬提来,放入温水中,浸上半小时才见苏醒。但是不要把一些动物正在睡觉当成冬眠,就像猫在冬天可以睡十几个小时,这并不是冬眠,只是猫属于怕寒动物,在天冷的时候就会找温暖的地方呆着不动,并没有熟睡,只是在休息,当周围有动静,耳朵还是会动的,以收集更多的信息来确保自身的安全。”这样一段简短的表达,就像在讲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促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的去学习生物知识,达到高中生物生活化的教学。
2.2 良好的师生沟通,助力生活化教学。在生物的授课过程中,要时刻表达生物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学生知道生物这门学科讲的就是生活中的生物。促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能够以观察的方式自行思索到生物这门学科,进而达到知识点的巩固与提升,以生物学的角度来发现生活中的道理。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提前去观察身边的植物。再在课堂上表述,植物在有光照的时候会进行相关的光合作用,但在没有光的时候只能够进行呼吸作用。所以生活动不要把过多的植物放在卧室,如果放在卧室需要进行合理的通风,这样才有利于人睡觉时的睡眠质量。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生物知识,让学生知道植物可以带来氧气,所以很多家庭都在房间里摆放很多的植物,但忽略了晚上植物只能起到呼吸的作用。这也肯定了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2.3 采用多样化方式,开展生活化教学。增加课堂上的趣味小实验。显微镜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工具,比如在学习“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知识点时,通过装片的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将做好的装片放置在显微镜上,观察结果(实验详细过程本文不做过多阐述)。让学生参与到取样、制作、观察结果中来。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生物知识,以动手去做实验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生物学不是死板的,是有趣的,来促进学生对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建立讨论小组,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来学习生物知识。当教师对生物概念进行传达时,可以先让同学们以自行讨论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组成四到六人的讨论小组,每个人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在聆听别人的观点,不再是师生之间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在过程教师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并控制正确的思考方向,让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而不再是全程由教师来对知识点进行叙述表达;教学过程中,不要单方面的从课本上获取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和观看PPT等的方式,用多媒体屏幕传达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消化生物知识。
为了使学生更好更有效的学习生物知识,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教学理念是需要加强的。通过老师的生活化教学,学生的生活化思考模式。来达到学生学好生物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的学习目标,这也是每个教育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