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植敏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云表镇中心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00)
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点学科,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小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实际开展的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桎梏着教育质量,小学生的思维本来就比较活跃,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提不起兴趣,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教学的效果一直不理想。面对教学中的困难,数学教师要积极改变方式,有效的融入信息化技术来加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小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
小学生时期的学生天生活泼好动,且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够集中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情境化教学,这一新颖的教学形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例如,教师在讲解《圆柱与圆锥》这一内容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使学生深刻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及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还有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呈现生活中遇到的圆柱形和圆锥形的物体,圆柱如香烟、水桶、擀面杖等,圆锥如漏斗、铅笔头、陀螺等等,学生通过最直观的感受深刻体会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教师要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搜集一些圆柱与圆锥的物体,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图像情境这一教学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思维转化成具象的生活知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学生不在抵触数学,还能促使学生快速的接受数学知识,从而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由于数学这一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且有包含了大量的公式定理与理论概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又因小学生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给小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很不理想。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地位,学生很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1]。例如,教师在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用3D的形式360度向学生中分展示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具体结构,这一演示形式更加简单明了,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其共同的基本性质,六个面、八个顶点以及八条边以立体模型分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还可以借助一系列的动画演示将长方体分解成平面图,从而其表面积与体积的公式和计算方式学生很轻松的就理解了,不仅大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还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进而为构建小学高效数学课堂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尤为关键。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微课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已被教师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来,也去的了一定的效果。微课基础油短小精悍的特点,且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更好的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并且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例如,教师在讲解《因数和倍数》这一内容时,为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功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深入了解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微课可以初步讲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因数和倍数基本运用,通过列举法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如在“2×2=4、200÷5=40”这两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在这一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微课能够很好的开展自主预习,对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有了明确的目标,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在预习中能够发现一些问题或者有迷惑的地方,学生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网上搜集相关的资料,或者将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中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作为数学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将复杂的课本知识经过创作导入来降低理解难度,由此构建出完整的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与学生要进行及时的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中来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