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姝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经开区中心学校 安徽 合肥 231200)
小学生年龄小,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处于思维的启蒙的高速发展阶段,因此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黄金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持续处于活跃状态,更加深入的展开思考和探究,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得到显著的提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理论性加强,很多学生在数学课堂存在紧张、畏惧的心理,容易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不敢主动发问,更不敢大胆的与老师进行沟通,无法在课堂上放松下来,思维更是停滞不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放松心情,降低对数学课的紧张感,这样更有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跟随老师的引导积极的展开自由探索。老师可以借助课堂导入环节来活跃课堂氛围,利用多媒体的生动、立体、直观的优势来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的展开联想和想象,并跟随老师的引导展开互动和思维碰撞,为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提供了土壤。以“认识图形”这课为例,老师以礼物的形式将学生熟悉的各种物品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快速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仔细的观察并进行分类,不仅根据形状完成了分类同时也联想到更多的分类方法,比如按照大小,颜色等等,调动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创造力发展提供了土壤。[1]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使学生不仅乐于观察而且勤于观察,并在观察的同时积极的开动脑筋展开思考,在观察中积极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课时,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买文具的购物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购物体验来深入了解人民币的面值,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使学生懂得购物时如何合理的使用人民币。比如买一支铅笔一元五角,那么现在手上有10元,5元,1元,5角的纸币、以及硬币1元,5角,1角各种不同面值的钱币若干,如何付钱最快捷呢?又有哪些方式呢?学生观察人民币的金额和购买物品所需的金额,找到了许多种付钱的方式,如果让对方找钱可以给对方1张10元或5元的整币或者2张1元纸币或硬币,如果想要快捷,就给对方正好的钱,不让对方找零,那么就可以直接给对方1元和五角的纸币或1元五角的硬币,或者纸币和硬币穿插使用都可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带有开放性的问题促使学生边观察边动脑,尝试去思考和判断,进而不仅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找到了快捷的付款方式,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的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问,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发挥出各种奇思妙想,积极的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使学生在潜意识中敢于质疑和冒险,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创造力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课时,老师为学生每人发了几组小木棒,每组有10根,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计算11-7=?18-6=?17-8=?,学生利用手里的小木棒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老师发现有个学生计算的特别快,就请他上台用小木棒演示自己的计算方法。只见这名学生没有按照常规的思维方法,而是另辟蹊径,以11-7=?这道题为例,他首先用小木棍按照题目信息分别数出11根和7根,然后将两组小木棍按照上下排列的方式紧密的排列成行,并使两组小木棍一一对应,一行长一行短,对齐后多出来的小木棍的数量就是题目的答案。这种计算方法源自于学生计算前对小木棒的观察,粗细相同,只需要排列一下,两个数的差额数起来就简单多了。学生分享完老师及时给予鼓励,使其他学生激发起好胜心,进而积极的开动脑筋,探索更多有趣的算法,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积极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使学生细致的观察中凭借活跃思维积极的挖掘思维潜能,借助天马行空的联想和想象发现不一样的解题视角,敢于创新和质疑,从而使学生创造力得到激发,实现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