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冷战史教学再思考
——冷战史新研究与教学浅思

2021-11-22 06:42
读与写 2021年27期
关键词:教科书学术高中历史

潘 伟

(湖北省利川市第一高级中学 湖北 利川 445400)

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在于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它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符合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现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对新的课程标准进行解读时,应当充分尊重史学前沿的观点与热点问题,从而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事实上,随着新史学观的不断涌现,许多历史问题已经出现一些新的解释;随着史料的不断更新和挖掘,许多既往的结论已经受到新的史料的挑战与质疑。倘若将这些新的史学研究的成果都拒之于教科书之外,必将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跟上时代对历史的解释以及探究精神,这与新课标“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1]的要求也是相抵牾的。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新课标教科书的这一变化,一方面是并没有引起中学教师的强烈关注,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没有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在教材研讨和教材辅导资料等著作也鲜有提及,这使得教师忽视了最新学术争鸣的问题所在。如果一线历史教师能够主动、积极地汲取学术争鸣的新成果,将它们引入课堂,启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从长远来看,将学术争鸣的问题与研究成果引入教科书这一行为,对高中历史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它不仅体现了教材编写中多视角、多层次的特点,而且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中学教科书在编写中将最新研究动态引入教材,可以规避教科书的保守与滞后,使教材的形式和内容更为生动活泼,符合课程改革的长远趋势与学生能力的养成。当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对于史学研究中的学术争鸣,不能简单地做一个拿来主义者”[2]。因为高中历史教科书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学术专著,教科书的编排还涉及到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故而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

冷战是存在于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出奇特的景象,美国著名的外交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Arthur Schlesinger,Jr)将其称作“近代历史上的荒谬插曲,漫长的、代价高昂的、黑暗阴郁的、危险的事件,是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3]。其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持续近半个世纪的时间终于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宣告结束。冷战史在中国的研究一直备受瞩目,随着冷战的终结,现今的冷战史研究“大力倡导开展‘冷战史新研究’( The New Cold War History) ,即在冷战结束赋予研究者的全新时空框架内,利用多国多边档案,挣脱“美国中心”论的羁绊,重点关注“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并重新认识意识形态在冷战中发挥的作用”[4]。虽然冷战史研究出现了新的形势,但历史学家对冷战史的进一步研究并未停止,有学者便“截取近十余年中国冷战史研究的某些片断,从新领域与新问题、新方法与新路径、外国档案文献翻译整理三方面展现中国冷战史学界研究的新气象”[5]。可见,现在的冷战史学术研究已经在2007年最新版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发布后,出现了很大的进步。反之,既是现在的高中冷战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如果完全按照现今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教学和学习,已经落后于现在的最前沿的冷战史学术研究。要想在历史教育教学中弥补这一差距,首先便是清楚它们内容上到底有怎样的差异,然后在日后的教学设计中进行相应的弥补。

冷战史研究的权威学者约翰·加迪斯(John Lewis Gaddis)于 1997 年在其代表作《我们现在知道了:冷战史再思考》一书中提出了“冷战史新研究”这一概念。冷战史开始滋生出“新冷战史”(the New Cold War History)的萌芽。 此后,随着理查德·勒博(Richard Lebow)、梅尔文·莱夫勒(Melvyn Leffler)与加迪斯的论战的开始,“冷战史新研究”这一概念也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界,引起了各国冷战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冷战史新研究”成为冷战国际史研究的发展潮流和前进方向。[6]至于冷战史新研究是什么含义,陈兼教授和余伟民老师说过“冷战史新研究不是一个在国际关系史学科之中可以清晰地进行界定的学术流派,也不是一个新的学科,而是一种由来自不同国家、属于不同领域的学者们通过一系列个案研究以及相互之间的学术交流、讨论而产生的学术现象。”[7]对于冷战史研究学者们所归纳的冷战史新研究而言,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冷战史新研究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研究冷战的研究者视角,研究资料档案的运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运用等。我在对高中历史教学研究过程中,主要涉及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分析,重视文本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故而为了与我所确定的论文研究视角相切合,我主要查阅冷战史新研究中就冷战史研究内容、学术观点方面的资料。现在,冷战研究的视域不断拓展与进步。目前“很多研究超越了传统外交史,更越过对‘新冷战史’最初较为狭窄的定义。把‘新冷战史’界定为后冷战时代的冷战史研巧虽然宽泛,但似己舍此无他”[8]。新冷战史的研究越来越呈现跨学科的态势,从原有的将军事、外交作为重点研究的国际关系领域逐步延伸到各国的思想文化、国家安全机制等为重点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研究与冷战结合衍生出经济冷战史、社会冷战史等新的研究课题。此外,学者们开始对美苏以外国家在冷战中的角色给与更多关注,尤其是不发达国家。冷战的概念从多个层面被极大地扩充了,它不再局限于国际关系与外交史的边界,采取更加全面、多元的研究路径,将传统的冷战研巧问题与经济、文化、社会、科学等因素相结合形成全新的冷战史课题。[9]“在这种潮流中,关于冷战的问题意识和具体研究在向着旧的学科观念所不能容纳的更宽阔、更丰富、更深刻的多个方向推进,而不能包容多样性、复杂性的精确性和确定性已不再是这个研究领域里的领袖人物和大多数成员的智识伦理和学术追求。”[8]这种全球史视角“拓展了冷战史研究的问题领域与史料来源,通过更新研究视角与分析路径,描摹了更为丰富复杂的冷战历史图景。虽然其学术价值还有待后续研究检验,但确实代表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新方向”[10]。在此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于2010年由莱夫勒、文安立主编,多国学者参与编撰的《剑桥冷战史》三卷本,它被认为代表了目前冷战国际史研究的前沿水平。[11]在今后对高中冷战史教学和冷战史学术前沿研究进行对比探讨时,就将以此为主要的参考文本。在此,可见新冷战史研究在内容上相较于之前的冷战史内容已经丰富很多。同时,随着人们对冷战史研究的深入,之前的部分史学观点也已经出现了变化,毕竟一切历史均是现代史,随着社会坏境的变化,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也需要进一步的更正和改变。

猜你喜欢
教科书学术高中历史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打麦
学术动态
藏起来的教科书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藏起来的教科书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历史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