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红侠
(亳州学院实验小学 安徽 亳州 236800)
多年来我国一直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仅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质量在不断提升,越来越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教学活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成果越来越巩固且丰富,涌现出了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但另一方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有的教师因此而迷失了方向,对各种策略只是进行浅尝辄止地摸索,忽视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特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水平是脱钩的。对于这种情况必须引起重视并尽快扭转。
从源头上来看,生活化教学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延伸。生活化教学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这一点与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一致的。从人的认知规律来说,新知的构建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而生活就是社会文化互动发生的最重要、最密集的场景,其所包含的信息内容远远不是师生在教室里的简单互动所能相比的。生活作为一座巨大的宝库,理应在教学中发挥出足够的作用。
导入,作为课程学习的敲门砖,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很多学生都认为数学学习是枯燥的,在反复的计算和思考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何让数学学习有温度呢?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加入生活化的元素,让学生在上课伊始便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产生学习的情感。小学生的思维需要启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唤醒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这才属于人的教育,也能够使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寻找本节课教学重点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这样的联系中找到兴趣点和探究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认识钟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导入,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导入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拿几块手表,再为学生准备一个大石英挂钟,让学生学习有关时间的相关知识:“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钟表,好不好?你有没有因不认识钟表而产生生活困扰呢?”学生都积极回答,而且有的学生已经开始跃跃欲试,想要调试钟表,教师在每个小组中指导学生,使他们能够懂得什么是时针、分针和秒针,懂得如何认识时间。这样的生活化导入不仅为学生学习成效带来了助力,而且也平添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难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价值。在导入环节渗透生活理念,不仅能够给学生亲切的感受,还能在这样的渗透中了解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滥用生活元素,要精准定位,力求可以收到实效。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是让师生都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想要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必然需要一定的重复练习,但传统的直接给出大量习题的做法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有的学生会因为缺少兴趣而敷衍了事。这种情况造成教师很难判断学生的真实水平,比如练习中出现了错误到底是因为没有理解知识,还是没有去用心的完成?如果能够在练习中灵活加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能够较好地解决类似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相应练习,而不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获得更好的知识巩固效果。
以上提到的都是生活化教学的一些具体策略,是引入生活化场景,但并没有落实到生活中去。而因为缺少这样一个落实的过程,所以学生还是会感觉到缺少一种“真实感”,觉得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之间仍然隔着一层距离。为了突破这个距离,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给学生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而且这些活动本身应该是有生活上的意义的,而不是教师凭空想象出来,学生却理解不了的。这样学生才能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通过经常组织学习活动,学生终会发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随处可见。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颇有必要,而怎样有效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作用还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广大同仁要综合自身条件多加实践,总结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一般规律。只要能够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注意联系学生的具体生活和成长需求,生活化教学一定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