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琳 卢 娣
(江苏省句容市郭庄镇中心小学 江苏 句容 212400)
在“五育并举”的理念下,如何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实施劳动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作为班主任,不断开拓劳动教育的新路径责无旁贷,为此,笔者通过劳动教育实践尝试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之前,班主任必须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劳动现状,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分为学校劳动、家庭劳动两部分,从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收获三个维度,了解学生的劳动现状。从问卷中可以看出,班级所有同学都很乐意在学校或者家里打扫卫生,学生对待劳动的态度很端正,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多种劳动技能,但在劳动过程中,主动帮助同学的意识不强,合作意识淡薄,只有34%的同学会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参与劳动,另外,学生在劳动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怕做不好”,说明学生很在意家长或者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在以后的劳动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评价及激励。
2.1 以人为镜,传承劳动品质。通过开展有关“劳动教育”的班会课,让学生感受历史先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民文化,感受到广大劳动者身上体现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班会课中让学生收集并介绍辉煌的华夏工程: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学生看到了通过劳动创造的伟大,很受震撼。另外,通过让学生收集近几年劳模的先进事例,了解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感受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学习劳模们的优秀品德,进而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劳动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最后再组织学生利用手抄报、黑板报、征文,布置班级文化,深刻理解并传承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2.2 以劳引智,探求劳动智慧。
(1)挖掘劳动节文化,启迪智慧。开展“五一国际劳动节”宣讲活动,让学生提前收集有关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利用晨会课或班会课介绍并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实践出真知,劳动育美德,劳动启迪智慧,深刻了解古今劳动人民的智慧,广大劳动人民才是开创历史的奠基人。在劳动中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劳动中探索真知,在劳动中创造创新,在劳动中凝念智慧。
(2)探索劳动工具由来,拓展智慧。给学生布置回家研究劳动工具的任务,通过观察自家劳动工具以及网上搜寻到的劳动工具,思考或查找该劳动工具的来历。通过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介绍不同劳动工具的由来,用途,重点谈谈在怎样的实践中产生了该劳动工具。从而在探索劳动工具的用途时,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促进孩子们对劳动的向往,热爱劳动。
2.3 以劳强体,提高意志品质。以学校、家庭和社区劳动教育活动为载体,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
(1)校园劳动比赛,激发劳动潜能。一是每周都要进行个人卫生的评比,不过关的同学整改后再次过关,每月评比盖章,学期末评选出“个人卫生优秀奖”;二是开展校园“劳动小能手”评比活动,根据班级卫生中存在的问题设立劳动比赛项目,让学生在反思自己劳动时的问题时,通过交流评比,掌握有效的劳动方法,从而更好的完成每天的值日任务。
(2)家庭劳动实践,培养劳动习惯。一是开展“家庭劳动小能手,幸福生活小管家”活动,要求孩子从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自己的房间入手,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记录在自己的家庭劳动实践记录表中,并将过程性照片上传到群里分享,家长在记录表上写下对孩子一周劳动表现的评价,从小培养劳动观念。二是开展“学做一道菜”活动,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制作一道菜,用视频的形式记录制作过程,让孩子们了解到父母照顾家庭的不易,让学生学会感恩。家庭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平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劳动真正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区劳动教育,淬炼劳动品质。组织学生为创建文明城市值岗,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社区开展“学雷锋”活动,让学生体验环卫工人工作的不易,从而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在九九重阳节到来前,组织学生们到敬老院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晒被子等,不仅给老人带来了欢乐,也能体验到公益劳动的价值,由具体劳动到精神引领。
2.4 以劳育美,拓展德育空间。
(1)以种植活动为触角,丰富德育形式。以学校种植园为劳动教育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实实在在参与到班级种植园的劳动中,从一粒种子的播撒、一颗菜苗的栽种到给蔬菜施肥、洒水、除草,让学生了解到农作物生长的过程,在亲自的实践劳动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感悟劳动成果的珍贵,体悟劳动之美。
(2)以社团互动为引线,拓展德育内容。通过手工社团,变废为宝,让学生感受到创造美,环保美。以手工实践为载体,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把创造性思维与动手制作能力有机结合,把动手操作技巧与劳动爱好有机结合。以手工创新为突破口,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培养学生科技制作的兴趣,激发劳动创造的潜力。
通过将劳动教育和班级管理、综合实践等有机结合,拓展了班级德育的空间,丰富了班级教育的形式,深化了劳动教育的内容。以主题班会、实践劳动、手工制作、公益劳动、劳动体悟为媒介,不断探索劳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