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枢练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第二小学 广东 广州 511358)
小学自然活动是启蒙儿童科学意识的基础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农村小学中开展自然活动是非常便利的,然而想要利用好农村资源优势,教师应该从课堂设计入手,通过更完善的策略利用好自然和各种优势条件,从而来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让农村小学生更愿意主动探索自然知识和奥秘,更能利用知识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勇敢创新和实践。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全面掌握能够促进自身终身学习必备的技能和基础知识,构建更多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还能不断对生活环境展开探究。
作为农村小学一线教师,想要提高小学自然教育活动的教学效率,首先我们应该对当地的自然教学资源有更全面的了解,例如当地的农作物有哪些,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主要河流等,这些都是设计自然教育活动的前提,再进一步了解了本子自然条件,掌握资源优势之后,我们在进一步设计自然教育活动。例如在《土壤——动植物的乐园》自然活动,我们完全可以让活动走出校园,选择比较安全且有标志性的地理位置为学生展开更贴合自然资源的讲解。让学生知道当地的土壤有哪些植物,土壤的特点是什么对土壤表面和土里生活的动植物进行更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在户外活动中,我们要激励学生勇敢提出问题,不断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以观察动植物特征为例,学生自己选择更感兴趣的一块区域进行观察,可以适当的利用工具来挖掘土壤,方便更深度的观察和研究,其次是用眼睛看,用鼻子闻,或者用手触摸等,这些活动在是在学校中无法亲身感受和体验的,但是户外活动中却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条件,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这样的户外活动优势,让学生自主观察和记录动植物名称特点等,计算观察的动植物数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深刻领悟到突然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因此进一步激发环境保护的意识。
农村小学的学生大多数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农村,他们对农村生活以及自然事物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并且有很多学生还能会体验一些简单的劳动生产活动等。学生的这些经验也可以作为我们开展自然活动的一个方向,将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农村生活实例相结合,这样更容易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这一教学措施更类似情境教学,让学生对知识不再感到陌生,并且还能结合实际充分感知知识。例如在学习《做大自然的孩子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他们自己认为与我们生活中衣食住行有关的动植物带到课堂中,然后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带来的物品为什么与生活中的活动有关系?有些同学可能会带来棉花、木棍等这些都是与农村的真实生活非常贴近的材料,棉花可以做成衣服、被子;木棍可以做成房子等。让学生把材料带到课堂上是引导学生更全面的思考我们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更加关注这些动植物资源。最后在让学生随机进行分组,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成一个涵盖动植物保护主题的手工作品,作品形式不限。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联想与创意,从中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
为了能够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构建学习经验,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探究课本上或者课本外的自然科学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可能会主动收集资料,进行合理分工与配合,利用农村的本土资源进行操作实践和探究。活动结束后组内进行活动评价,活动结果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分享,教师也可以相应做出评价,激励学生进步。
总而言之,农村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物质资源,所以教师在开展自然活动课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大胆创新和勇敢实践的精神,并通过合作探究、独立研究等多种凡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既能够自己通过观察结合教学及教师的讲解解决问题,同时还能通过发现自然现象与同学展开问题讨论,让自然活动走出校园,使学生进一步接触和体验这些课本上才能了解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会有更浓厚的兴趣进行深度学习,也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