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动态

2021-11-22 13:52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大赛技能职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提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意见》要求,职业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推动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意见》的具体内容如下。

1 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1)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加强省级统筹,确保公平公正。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及时总结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制度模式。

(2)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大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优化布局结构,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采取合并、合作、托管、集团办学等措施,建设一批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支持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试办社区学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施好“双高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保持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不变、培养模式不变、特色发展不变。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支持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实施长学制培养。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按照专业大致对口原则,指导应用型本科学校、职业本科学校吸引更多中高职毕业生报考。

(3)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加强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培养掌握技能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能力。探索发展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特色综合高中。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大学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鼓励职业学校开展补贴性培训和市场化社会培训。制定国家资历框架,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实现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2 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1)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钢铁冶金、化工医药、建筑工程、轻纺制造等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启动实施技能型社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地方试点。支持办好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校地合作、育训结合,加快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鼓励更多农民、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支持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在岗继续教育制度。

(2)健全多元办学格局。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健全国有资产评估、产权流转、权益分配、干部人事管理等制度。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

(3)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各级政府要统筹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规模、结构和层次,将产教融合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建设一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打造一批引领产教融合的标杆行业,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积极培育市场导向、供需匹配、服务精准、运作规范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分级分类编制发布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报告、行业人才就业状况和需求预测报告。

3 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1)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职业学校要积极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推动职业学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学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

(2)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职业学校要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订单培养。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建立全国性、行业性职教集团,推进实体化运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支持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引导企业按岗位总量的一定比例设立学徒岗位。严禁向学生违规收取实习实训费用。

(3)优化校企合作政策环境。各地要把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激励政策、乡村振兴规划制定的重要内容,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按规定落实相关税费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把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情况,作为各类示范企业评选的重要参考。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把校企合作成效作为评价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要支持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鼓励金融机构依法依规为校企合作提供相关信贷和融资支持。积极探索职业学校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加快发展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鼓励保险公司对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保险专门确定费率。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

4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强化专业教学和实践要求。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完善教师招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按照职业学校生师比例和结构要求配齐专业教师。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建设。支持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落实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规定,支持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从教,推进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2)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实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举办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普遍开展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实施弹性学习和学分制管理,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3)改进教学内容与教材。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完善认证管理办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及时更新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内容。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先进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分层规划,完善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审核、选用、使用、更新、评价监管机制。引导地方、行业和学校按规定建设地方特色教材、行业适用教材、校本专业教材。

(4)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教师、课程、教材、教学、实习实训、信息化、安全等国家职业教育标准,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出台更高要求的地方标准,支持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参与制定标准。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行职业教育职责督导,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和高等职业学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健全国家、省、学校质量年报制度,定期组织质量年报的审查抽查,提高编制水平,加大公开力度。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将其作为批复学校设置、核定招生计划、安排重大项目的重要参考。

5 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

(1)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加强与国际高水平职业教育机构和组织合作,开展学术研究、标准研制、人员交流。在“留学中国”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中设置职业教育类别。

(2)拓展中外合作交流平台。全方位践行世界技能组织2025战略,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合作。鼓励开放大学建设海外学习中心,推进职业教育涉外行业组织建设,实施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技能领军人才和产业紧缺人才境外培训计划。积极承办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办好办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形成一批教育交流、技能交流和人文交流的品牌。

(3)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探索“中文+职业技能”的国际化发展模式。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推动职业学校跟随中国企业走出去。完善“鲁班工坊”建设标准,拓展办学内涵。提高职业教育在出国留学基金等项目中的占比。积极打造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职业学校,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各地要把职业教育纳入对外合作规划,作为友好城市(省州)建设的重要内容。

《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办学格局更加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陈 果)

★我国技能人才进入“六级工”时代

9月1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开展特级技师评聘试点。这意味着,我国在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之上再设特级技师岗位等级,技能人才进入“六级工”时代。

按照此次通知,特级技师应为企业生产科研一线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并具备相应条件的优秀高技能人才。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可比照本企业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相关待遇。可结合实际情况,按规定享受疗养休假以及落户、住房、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待政策。

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达到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 000万人,技能人才常年供不应求,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倍以上。“设立特级技师并保证其相关待遇,可以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畅通他们的职业发展通道,激励更多劳动者依靠技能成长成才,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知明确,试点企业范围为经省级及以上人社部门备案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企业。企业应为特级技师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工作平台,为其开展技术技能革新、工艺流程改进、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等提供条件,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攻关、发明创造以及带徒传技等方面的作用。

据介绍,目前,山东等地已先行先试设立特级技师岗位。中国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拥有用人自主权的部分央企也开展了积极探索,将技能岗位划分若干等级并与薪酬待遇等挂钩,同时建立与管理人员平行的职业发展晋升通道。

(姜 琳)

★湖南:部省共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0月12日,湖南省教育厅公开发布了《教育部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通过部省共建的方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计划,为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提供湖南经验和模式。

(1)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意见》提出,要扩大优质中职学位供给,实施专科高职教育特色发展工程,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每个市州重点办好若干所对接区域支柱产业的示范性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县市办好1所以上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打破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籍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分互认,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同时,制定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并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调整优化文化素质考试内容与要求。

(2)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意见》指出,支持校企共建特色专业群,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鼓励支持市州、县市区在产业园区建设职教城(基地)或布局职业院校,逐步使职业院校向城市、园区集中。建设3个~5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创建1个~2个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培育500家左右产教融合型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和学校举办者探索推进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建设3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和一批产业学院,10个左右省级校企合作公共实训基地。

(3)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计划。传承发扬“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职教传统,创建楚怡智库,研究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和模式,为湖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开设湖湘楚怡职教大讲堂,定期举办楚怡职教论坛,培育一批楚怡职教传统传承人。建设楚怡职业教育博物馆和楚怡职业教育新化传承基地。依托省级卓越职业院校,打造一批楚怡品牌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扎实推进“双高计划”。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规定和程序更名,支持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建设,延续楚怡工业学校办学传统。

(4)培养新时代“湖湘工匠”。《意见》指出,支持职业院校深化与行业企业、村镇、社区合作,建设一批联合培养基地,培养一大批“湖湘工匠”。根据“湖湘工匠”能力结构,推动职业院校分级分类制定教学、管理、实习实训、教师发展、质量评价等标准。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推动职业院校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同时,以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为契机,对接“湖湘工匠”培养要求,建设10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 000门精品在线课程、100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30个湖湘特色数字博物馆。

(5)增强服务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能力。根据湖南“一核三极四带多点”产业布局,绘制职业教育功能布局地图,推动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与主体功能区战略、产业发展战略深度对接,建设“院校集群+功能板块”“专业集群+产业链”的产教融合生态系统。

此外,湖南省还将加强和扩大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组建职业教育协同湘企湘品“走出去”合作联盟,在国(境)外重点建设一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海外员工培训中心,助推企业“抱团出海”。

(褚秀芹)

★北京:全市职教类学校正式推行《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通则》

9月22日,由北京市教委举办的中职、高职两期各为期3天的《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通则》培训班正式开班。标志着《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通则》正式在北京全市职教类学校中推行。

《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通则》由北京市教委组织职业教育领域的校、企、行、研、政的专家,集体研讨,历时2年开发而成。它系统总结了北京职业教育“十三五”时期教育教学管理的经验做法,凝练了一整套体现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色、体现职教教育教学管理规律的系列标准及规范制度体系。

本次培训班围绕《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通则》设计了“通则内容概览、专业设置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实践管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及科研能力提升、教材建设与管理、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实践性教学、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保障”等板块,旨在推进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北京全市中高职院校108位教学主管校长、教务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周 虹)

★济南市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创新联盟成立

10月8日,济南市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创新联盟成立。该联盟是由济南市域内的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类院校、济南市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创新试点单位及德国海外商会联盟等深度合作企业共同组建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工作联合体。业务范围包括课题研究、双元制资源开发、师资培训、社会服务、国际交流、标准研发等。联盟成员企业将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设备,接受学校到企业的实习和实训,为师资互派和相互兼职等方面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有效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约发展。

(徐珊珊)

★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乌鲁木齐举行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于9月26日~28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0个参赛代表团640名选手参赛,年龄最大选手58岁,最小选手刚满16岁。

“专门面向农业家庭户籍人员举办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目的是要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表示,职业技能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互相切磋的平台,将对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

此次大赛以“展技能风采、促乡村振兴”为主题,共设砌筑工、汽车维修工、农机修理工、电工、美发师、养老护理员、育婴员、西式面点师、餐厅服务员、电子商务师、中式烹调师11个比赛项目,每个项目每个参赛代表团可选派2名选手参赛,其中,职工组和学生组各1名。

据统计,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开展省级选拔赛,6 000余名选手参加省级选拔。大赛各比赛项目各组别分别设置金牌1名、银牌2名、铜牌3名。获得金、银、铜牌的选手,在现有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基础上晋升一级。获得各项目职工组前3名的选手,经人社部核准后,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本次大赛也是首次在新疆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将助力边疆地区技能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李梅孜)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开幕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于10月12日在南昌大学开幕。今年,大赛围绕“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的办赛目标,做强“底色”、点亮“红色”、突出“本色”、再添“成色”,让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为更出彩、更惊艳的国际大赛。

(1)做强创新创业“底色”,赛事规模再创新高。今年共有来自国内外121个国家和地区、4 347所院校的228万余个项目、956万余人次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数增幅达55%,参赛人次增长51%。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仍有来自国外117个国家和地区的1 263所学校、5 531个项目、15 611人报名参赛,增幅分别达到68%和74%,基本囊括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职教赛道共计2 116所院校、86万余个项目、330万余人次报名参赛。萌芽赛道共计228个项目参赛。为适应赛事发展,总决赛入围项目由1 600个增加到3 500个,金牌数量由158个增加到320个。可以说,本届大赛实现了“三个覆盖”:内地院校参赛全覆盖、教育全学段参赛全覆盖、世界百强大学参赛基本覆盖。

(2)点亮课程思政“红色”,红旅活动星火燎原。6月11日,在江西井冈山举行了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启动仪式,并与上海、深圳、嘉兴、延安、雄安等5地联动举行,1 200多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各地各高校紧扣“建党百年”主题,全程贯穿“四史”教育,2 586所院校的40万个创新创业团队、181万名大学生参加活动,对接农户105万户、企业2.1万多家,签订合作协议3万余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坚守育人育才“本色”,让大赛讲好立德树人故事。本届大赛进一步回归教育本质,力争从“稚嫩”中突出“不平凡”。新设“本科生创意组”,并设置单独的晋级通道,保障在校大学生深度参赛,让更多创新创业的“未来之星”能脱颖而出。增加了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限制,让更多青年学生有展示机会。大赛同期举办的“创新创业成果展”,将突出展示各地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的成果。

(4)再添高质量发展“成色”,大赛赛道进一步拓展。为引导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与破解产业实际技术难题有机结合,本届大赛新增了产业命题赛道。产业出题、高校揭榜,华为、腾讯、京东、字节跳动、南方航空等多家知名企业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国内共有1 024所高校、10 466个项目、59 454人次报名参赛,有力促进了赛事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深度融合,营造了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良好生态,推动了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本届大赛看点十足。一是“看育人”,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引导青年学生在赛中学、在赛中悟,扎根基层创新创业;二是“看融合”,组委会将举办“中国民族品牌主理人面对面”“全球生态文明智慧化高端论坛”等活动,做好大赛项目资源对接,让大赛成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三是“看变革”,今年赛制稳中有变,新增产业命题赛道、新设本科生创意组、限制年龄增加名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各高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广大青年学生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四是“看标杆”,大赛同期,还将组织第三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和创新创业英才奖颁奖,激励广大高校教师争做师德高尚、潜心育人的“大先生”,激发青年学生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好学生”;五是“看范式”,经过7年历程,大赛带动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变革,以赛促教,形成了新的培养观、质量观,成为了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李 响)

猜你喜欢
大赛技能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职业写作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