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顶尖层次,促进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是我国在全面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目标。从以往研究生教育发展来看,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之处在于其科研能力,而科研能力高低不仅取决于研究生教育质量,更在于研究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为了有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必须要从精神层面入手,在紧贴科研创新的核心理念中,培养研究生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精神,使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以更快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研究生来讲,其科研能力的高低与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然而从部分对研究生的调查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到,他们在核心期刊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偏少,甚至只有不到5%的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自己的科研成果,剩下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所发表的刊物在学术专业水平上明显过低,甚至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种种现象均反映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实际问题。目前来看,高校科研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所培养的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这已经成为学术领域所默认的一致共识。然而大多数科研水平较差的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在质量上很难满足核心期刊的科研成果发表要求,同时这些研究生的独立研究成果在被引用次数上明显过少,这是当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学位论文写作水平同样取决于研究生自身的科研水平,然而在实际调查研究中发现,绝大多数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成为阻碍研究生科研水平进步的重要因素。首先是在学位论文选题阶段中,大多数研究生为了追求选题新颖性而忽略了研究可操作性与针对性原则,导致在自身局限的科研能力基础上无法胜任选题要求,实际学位论文成果不尽人意;其次是在学位论文的逻辑框架方面存在着构建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整体学位论文缺乏严谨性,甚至由于所引用的观点存在缺少必要的介绍,论文难以达到规范性标准;最后则是常见的抄袭、剽窃现象,研究生没有充分在论文研究中体现出研究的前瞻性与创新性,更无法在论文研究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与思维,实际学术论文整体水分较高,难以满足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硬性标准[1]。
众所周知,学术交流具有创新性、开放性等特征,学术交流更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提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参与学术交流的经费不足、会议提交论文质量不足、学术交流经验明显不足等问题,导致仅有极少一部分顶尖研究生参与过国家级学术交流会。对于大多数研究生而言,尽管也会参加一部分学术交流会,但这类学术交流会的交流层次并不高,甚至很多研究生由于缺乏学术交流自信而疏于学术交流,上述问题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提升带来非常明显的消极影响。
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研究同样是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研究生作为导师在科研课题研究活动中的重要助手,从实际工作中可以不断拓展自身的学术视野与专业水平。然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仅有两成不到的研究生勤于参加导师的重要科研课题,绝大多数科研课题更是以横向课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生在纵向课题研究的参与力度明显过低,参与省部级以上的科研课题情况更是少之又少。与此同时,很多研究生过于依赖导师所提供的研究思路开展课题研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时难以进行独立思考,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这些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升,甚至会使其不断形成依赖性思想,导致其科研水平始终处于难以突破的瓶颈期[2]。
对于高校整体科研水平来讲,每一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科研素质都十分重要,而在期刊上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质量更决定着高校整体科研水平的上限程度,因此从这一点来看,鉴于目前部分高校研究生存在着学术不端的现象,高校必须要从多方角度加强研究生的科研素质。本文建议高校首先要从科研理念出发,严格加强研究生在论文选题阶段的质量把关,提高整体研究过程的指导监督质量,从理念出发帮助其树立基本的学术态度,在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完成论文研究;其次则需要高校做好科研论文中期检查工作,从检查工作中有效纠正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的学术问题,以确保论文质量稳健上升;最后则是从制度方面加强科研规范性,通过建立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规范每一位研究生所撰写的开题报告,确保在开题阶段就提高学位论文的专业性质量,为学位论文的全面研究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如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均有着互联网的影子,这一切对于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具有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尤其在信息获取方面与资源利用中,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是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应当熟练运用网络资源索引渠道去获取所需知识,在资源搜索过程中学会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同时还要加强与导师、同学之间的沟通质量,通过合作探究来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另外在庞大的互联网信息中,研究生还要能够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被悖论观点所影响,能够在已有的观点中拥有自己的思路与想法,敢于质疑权威观点、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从借鉴优秀科研思路中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更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搜集前沿资料,加强跨学科资料搜集质量,在规范性科研过程中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显著进步[3]。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研究生们获取学术领域的一线研究状况,对于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而言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绝大多数研究生参与的学术会议、导师科研课题研究的次数并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必须要合理引导研究生们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以学术交流研讨会为例,研究生需要在会议上积极获取前沿信息,在与学术领域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中不断活跃自身的学术思维,有效拓展其学术视野;在学术研讨会上积极交流学术思想与各自的学术研究方法。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会,邀请学术界知名专家来校演讲,有效增长研究生的科研经验;另外还可以通过创设学术信息交流平台,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提高研究生的交流质量,帮助其随时随地进行学术交流,甚至可以利用平台邀请优秀学术专家及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术问题解答。高校应当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尽可能地不断选择更高层次的学术会议,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参加国外知名学术会议,通过提高学术会议参与次数来不断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提升[4-5]。
在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过程中,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样十分重要,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对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实际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地重点培养研究生解决问题、获取信息等综合能力,通过不断优化现有的课程知识结构,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培养体系,推动教学改革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在实际课程设置中,还要重点关注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在基础专业知识方面对研究生进行系统性考核与多元化评价,使研究生能够从知识结构、专业理念、综合能力上不断进步。
总而言之,研究生科研能力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始终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对此,高校必须要立足于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理念、思想、能力培养角度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与科研素质的有效提升,推动高校整体科研水平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