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三实验小学校 顾秋菊
“语文园地”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板块,它主要是围绕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部编版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内容”,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相结合。必需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布成若干“点”,由浅入深,分布在各个单元中。语文训练要素是教材的主线,部编版教科书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练习,“单元导语”“课后思考练习题”“语文园地”等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训练整体。其中,“语文园地”是对语文要素的强化和梳理总结,能帮助学生提炼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各个板块内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对于如何上好“语文园地”,不但相关的教科研文章较少,而且教师也很难观摩到有关“语文园地”的公开课。教师在教学“语文园地”时往往是按照教参照本宣科,泛泛而谈,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甚微。
利用好“语文园地”,上好“语文园地”课,让学生在语用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必能事半功倍。
三年级的学生更容易注意力分散,怎样抓住他们的眼球,在课堂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呢?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我们可以借助这一好帮手,让教学形式越来越有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图片、音乐、视频来吸引学生效果显著。例如,在部编版三上《语文园地二》“词句段运用”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写下来和同学交流。”并举了例子“春:暖和、春光明媚”。如果只让孩子在语文书上填写并交流,学生不感兴趣,觉得枯燥无味,学习效果差。如果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出示春天的图片并配上悦耳的鸟鸣,学生会马上想到“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等词,出示了一段冰天雪地的小视频,学生又能很快说出一串词。学生理解了词语意思,学得兴趣盎然,教学内容就牢牢记在脑海中了。
有趣的教学形式如空中楼阁,必须有有趣的教学内容作为基石。教材中“语文园地”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但是班级学生的学情是千变万化的,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智慧,挖掘教材资源,推陈出新,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如三下《语文园地二》要求按照正确的格式写通知,教学中适当回顾《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课文,以童话内容导入,既使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又强调了写清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的重要性,完成了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首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语文园地”时,教师应避免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尽量设置一些疑问,或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引导学生去联想和猜测,同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迸射思维火花。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既简单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巧妙利用思维导图,既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引出一个字的多种含义,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引出同一个声旁加上不同形旁而产生的形近字,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引出同音字的不同含义,从而进行比较、辨析。在教学“交流平台”时,更是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这个单元,甚至整个小学阶段的相关语文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归类整理,使学生牢固掌握。
语文课姓“语”,教学“语文园地”时要进行语文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让语文课真正有味——浓浓的语文味。
“语文园地”不是孤立的,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学情,与旧知相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词句段运用”中有这样一个练习:“读读想想,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互相调换吗?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通过仔细辨析,学生发现这三个词是有区别的:“连续”指一个接一个,不断;“陆续”指有先有后,时断时续;“继续”指做一会儿停一停,接着往下做。在教学时,教师创设新的语境,让学生选词填空,进一步辨析这三个词的用法并渗透“想一想词义”“在文中找一找呼应”的语文方法。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既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及组成部分。在教学“语文园地”时,教师要把眼光放在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上,还应该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掌握思维方法,提升思维品质,也应该让他们在欣赏典范、文质兼美的语言作品时,体验、感受、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综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让“语文园地”增值。
在教学部编版三下《语文园地三》“词句段运用”时,教师让学生读例文,找出造纸的动作,然后画出流程图,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发现在介绍一项活动时可以先明确动作,再画流程图,最后按照流程图的顺序来介绍。这一步能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厘清介绍思路。为了拓展学生介绍手工活动的范围,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如中国结、窗花、桃花坞年画,达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在教学“语文园地”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实践活动,化“无形”的语文素养为有形的成果展示,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实践中悄悄提升。抄写“语文园地”中名言、成语时,教师虽反复强调要认真写字,但学生却我行我素。这时,如果发给学生一张白纸,要求他们制作一张书签,写上名言,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不用教师提醒,学生就会特别认真地书写。
如在教学三上《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中的成语时,孩子们把自己的理解展现出来,一个个呆板、无趣的词语变成一个个动作或一段段表演,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立马变得热烈,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词语,不仅知道了什么意思,对怎么运用也很有帮助。
为了提高语文能力,课后我依据“语文园地”的内容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给学生创设平台,让他们展现自己学习成果。如结合“语文园地”中的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开展写字比赛或书法展。如结合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识字加油站”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常用字,在课余时,我也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识字交流会”,模仿语文书上的形式给生字归类。一个个小活动操作简单,给学生枯燥的学习带来乐趣,语文素养就在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建构起来。
“语文园地”只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小部分,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教师应以“语文园地”为支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撬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语文学习变得有趣,有味,增值,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