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璟 高文峰 曹越前
(1.长安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陕西西安 710000;2.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 甘肃兰州 730000;3.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体育文化素养是指人的各种体育精神要素及其品质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体育素质,包括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个性、体育行为等方面。大学阶段是形成良好健身意识、终身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的关键时期,然而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在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体育文化素养方面亦不尽人意。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研究多集中在体育教育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并凭借其即时性、便捷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4],逐渐成为高校学生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和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各类相关网站、微博、微信的普及,高校更应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加强对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正确引导,促进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和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该文通过对甘肃大学生群体的调查研究,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体育素养形成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选取5所甘肃省高校非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有关新媒体传播体育信息、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论文和资料,了解目前研究的现状,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发放前后分别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此次问卷调查科学有效。研究共发放问卷800份(本科生500份、研究生300份),回收786份,其中有效问卷772份。
1.2.4 统计分析法
利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1.2.4 比较研究法
首先结合文献资料中的信息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接着对调研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然后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2.1.1 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
研究分析得出,以互联网和手机APP为代表的新媒体已超过传统媒体(报刊、图书杂志、电视)成为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途径,手机更是成为大学生首选的体育信息接收平台,超过80%的大学生会通过手机APP(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来浏览相关体育信息。研究生使用新媒体的比重高于本科生,说明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更善于用互联网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从性别上来看,男生使用互联网获取体育信息的比例远高于女生,而女生通常更愿意选择手机APP来实现这一目的,这主要是因为对体育更为关注的男生倾向于通过浏览专业体育网站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腾讯体育、新浪竞技风暴等各大门户网站体育板块不断完善,直播吧、虎扑体育、ESPN等专业体育网站发展迅猛,体育类APP也逐渐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微博、QQ、微信公众号更是方兴未艾,这些都为大学生了解体育信息提供了多种途径。
2.1.2 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关注体育信息的时间
接触体育信息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对体育的热爱程度,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关注体育信息的时间整体情况比较乐观。70%以上的男生和50%以上的女生每天关注体育信息的时间在0.5h以上,即使受学业压力等条件的限制,多数大学生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关注,说明大学生对体育运动本身还是比较热衷的。研究生中,女生关注时间在0.5h以下的接近44%,约20%的女生基本不关注,这与学习生活的压力及自身的兴趣爱好有着紧密的联系。
2.1.3 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关注体育信息的目的
随着大学生对体育认识的深入,已不满足于单纯地参加体育锻炼,同时也希望通过新媒体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随时随地了解体育动态、赛事结果。统计数据表明,多数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查看体育信息是为了增加体育见闻、了解最新的赛事动态。超过65%的男生会通过互联网了解最新的体育赛事动态,近40%的男生通过新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来增加体育见闻及关注所喜爱的球星,另有20%的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寻求解决实际体育锻炼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相较男生通过新媒体获取有效的体育资源,女生对体育类信息的兴趣程度不高,近50%的女生浏览体育新闻、了解体育赛事是打发时间。
2.2.1 新媒体对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体育价值观可以反映出大学生认识体育的作用与功能的情况,大学生能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离不开他们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研究表明,5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在体育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新媒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体育课开设不够、课外活动不多的研究生尤为重要。本科生认为,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60%)、教师的课堂教学(45%)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体育价值观的形成,而在研究生中这两项的占比分别为45%和39%。同学和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体育意识的发展。因此,高校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可以促使大学生之间相互影响,起到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
2.2.2 新媒体是大学生获取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近80%的男生和65%的女生是从新媒体中获取体育相关理论知识,且男生比女生更乐于从互联网中寻找所需要的体育信息。其次,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的教学,以及朋友、同学之间的交流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本科生从体育课堂收获体育知识的比例相较于研究生约高30%,这也与目前研究生体育课程开展滞后有关。
教师课堂教学、新媒体体育信息、自我在锻炼中的领悟和人际交往是提高大学生运动技能方面的主要因素。65%以上的本科生深受体育教学的影响,运动技能多是从课堂中得到,研究生群体由于体育课开展不力,大部分运动技能是从媒体信息中学习及自我锻炼中领悟得来。大学生要提升体育素养,培养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从新媒体育信息中不断获取体育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2.2.3 新媒体传播负面信息的影响
新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并非都是正面和积极的。对于辨别力和判断力不强的大学生,负面的体育信息会使其产生错误的体育意识,媒体报道中对体育暴力及道德缺失现象的过分渲染,如球场暴力、赌球、黑哨等,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影响,滋生不良体育意识。通过调研大学生对体育暴力和体育道德缺失现象的态度时发现,有30%以上大学生对媒体中的体育暴力事件持担忧态度,近50%的学生持中立态度,有80%以上的学生对于假球、黑哨、兴奋剂等不道德行为的反应是气愤的,这说明大学生的价值倾向总体是好的。
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广泛交流和共享各种体育信息资源。通过对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时间和目的进行统计分析,整体来看,大学生关注体育内容、了解体育信息的意识还有待提高。提升体育素质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运动爱好和兴趣,然后提高运动技巧和知识,在此基础上多组织体育活动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新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对体育的了解和关注的热度,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去参与和了解体育运动,从而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识,对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促进体育意识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向大学生传递体育信息,另一方面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增强体育技能,促进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形成。新媒体可以作为重要手段和工具去改变和影响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提升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当前,高校及社会在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和体育信息宣传工作上做得还远远不够,让体育运动真正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让全民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融入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依旧任重而道远。
3.2.1 学校利用新媒体改进体育教学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体育视野较为开阔,这对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形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利用新媒体不断创新教育载体,提高培养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教学效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是高校和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功能,将教学中的难点和抽象的技术动作简单化,也可以制作精品课程视频,通过新媒体平台共享资源,提高大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同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教学形式上,结合集中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相对开放的新媒体环境,各体育相关部门可以开通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反馈给教师,加强知识和信息在教师和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高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学会用新媒体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将大学生喜欢的内容加入到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可以用新媒体技术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体育网站、社交平台等方式自主进行学习、观看教学视频了解运动知识和技能,教师根据需要将一些赛事讯息融入体育教学中,对获得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引导,提高大学生体育欣赏素养,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3.2.2 利用新媒体建设良好校园体育氛围,促进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
培养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不仅要依靠体育课堂上的教学,也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新媒体给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带来广阔的平台和更加灵活的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体育信息的传播范围扩大,可以面向全体校园成员。高校及各学院组织的体育活动可以通过新媒体在学校多做宣传,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也为体育活动的组织提供了便利。体育部门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学生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参与互动、反馈。
新媒体使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学校的官方媒体及师生的自媒体都可以成为传播载体。通过整合校报、广播站、校园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各个校园媒体,更新校园内外体育动态和新闻,方便学生获知自己感兴趣的赛事情况。随着自媒体技术和平台的发展,自媒体用户可以发布自己的信息,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媒体对校园体育文化进行传播和共享。
新媒体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内容,可以将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平时的运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专业教练员、明星运动员和教师录制的视频学习体育锻炼技巧,以增加锻炼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获得丰富的体育资料,提高自身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高校需要提升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广大师生运用新媒体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强化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对负面体育信息进行过滤,营造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