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培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1-22 21:16单莹坤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能力

文/单莹坤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因此,培育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学生干部队伍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新兴事物的兴起,对高校学生干部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如何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积极的心态、如何规划自己的发展和使命担当等方面产生迷茫,加之自身存在的不足,影响着学生干部的学习与生活,也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和未来社会的人才培养。为此,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干部、如何培养好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工程之一[1]。

一、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含义

高校学生干部一般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桥梁,学生之中的榜样,有“领头羊”的作用。高校中的学生干部组织主要有学生会、社团、社团联合会、志愿者公益组织以及班级学生干部等。他们承担着校园活动开展、学风氛围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重要任务,协助学校创造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服务。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是指通过教育与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与时俱进、与事俱进,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学生干部队伍,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工作作风,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和谐与稳定,也是培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力量的需要、培育治国理政干部重要储备的需要,是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现状

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是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有着出色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沟通和社交能力,在思想、学习、生活中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但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成长发展过程中,存在结构不合理、培训模式固化、学生干部角色认知不深刻等方面的问题,无疑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探讨。

(一)教育内容单一,缺乏科学的能力培养体系

经过调查研究和日常工作总结发现,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主要通过理论培训、课程讲授、传帮带、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其中,最常用最广泛的是通过讲座的方式进行理论学习,这很容易导致忽视每个学生干部不同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让学生干部提不起兴趣,吸引力较弱,往往会事倍功半。这种培养方法也很容易让学生干部重视经验,重视传统,让学生干部的创新力、创造力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教育理念传统,忽视学生干部队伍长期的良性发展

对学生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将任务交代下去,全程跟踪,学生干部围着指导教师转,很少有学生干部主动承担领导全局的任务,独立策划、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欠缺,这也不是培养学生干部应有的方法。学生干部面临的往往是大量任务的堆积与压迫,难以形成独立处理一项任务的思维能力,无法达到“使用—培养—提高”的良性循环效果。

(三)教育形式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选拔与考评机制

学生干部的选拔标准、方式僵化,大多是通过上一届学生干部推荐或选举演讲等方式选拔,多重视学生的表面现象,缺少思想道德考核,还有的只通过学习成绩选拔,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与竞选动机。期满后没有科学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起不到监督、激励作用,不利于学生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影响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也导致下一阶段学生干部的培养没有现实依据与参考,不利于学生干部队伍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2]。

(四)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生干部角色认知不足

学生干部的角色认定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群体对学生干部的形象设定,一种是学生干部的自我认知定位。部分学生干部片面地把职务当成衡量个人地位和价值的重要标准,出现了一些“官僚化”的现象,不能在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认为:“高校是人成长过程中社会化程度较高的阶段。部分学生干部‘官僚化’现象是浮躁、逐利的社会风气在校园中的反映。”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个别学生干部因工作沟通协调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对学生干部的工作有抵触情绪,甚至发生正面冲突,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组织凝聚和团结青年学生的功能和效用;更有个别学生干部心态“佛系”,缺乏担当精神。

三、加强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对策

《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中对学生干部的培育明确提出,强化学联学生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职能,激发动力、提升活力、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在新时代、新变化的条件下,践行学生干部培育理念,引导学生干部自身的教育与成长,避免拿来主义,是高校学生干部培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强化思政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高校学生干部,要立足于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学生为本,建设学习型学生干部队伍,加强隐性教育,做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干部深入到同学中去,使他们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二)丰富培养内容,设置多层次课程体系

课程培训是高校开展学生干部培育的常态化工作,目前高校中较为常见的是学生干部培训班、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等,集中在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上。而目前,高校需要根据学生干部的实际特点与需要、授课的内容、授课的形式等,将知识纳入课程化体系中,建立学生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开设课程培训模块,丰富学生干部课程培训库,实现培养的规范化与可操作性。比如,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增设党史学习课程,加强学生干部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在业务能力方面,可以开设公文写作、活动策划、礼仪礼貌、沟通技巧、时间管理等专题课程。在廉洁教育方面,开设法律知识、文件规章等讲解,组建专业的教育师资队伍,定期更新教育内容,实现学生干部的能力提高、业务精通的目标。

(三)创新实践载体,发挥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干部能力的一条重要渠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教育,强化知识技能,练就过硬本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结合时代的需求,组建学生干部宣讲团,以朋辈教育形式,深入同学当中开展大宣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青年人讲给青年人,在互相交流中,锻炼学生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党的最新理论知识的理解,坚定信念。还可以结合重大纪念日、节日等,开展主题教育。比如:毕业季的创新创业活动、暑期三下乡、建党一百周年主题演讲、校外实习、素质拓展等方式,在组织和参与中锻炼学生干部的团结协作、应急应变能力。同时,还可以将实践载体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与校园文件建设相结合,扩展培养学生干部能力的渠道,为学生干部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实践中提升思想觉悟,内化为具体行为,提高执行力,塑造他们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积极形象。

(四)注重差异培养,打造个性化培养体系

高校学生干部具有差异性特征。表现在不同年级、不同职务、不同个体能力等方面,除了集体培训之外,持续打造个性化培养体系。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干部,以传帮带为主,培养基础的协调和执行能力,而高年级应有自主培养低年级学生干部的意识,要提升自身的示范带动能力。对不同职务的学生干部,如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要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宣传,同时培养他们新闻写作与宣传的能力。针对不同个体能力,注重发挥每一个学生干部的优势与特长,有意识地培养与引导。

(五)强化监督管理,完善学生干部选拔与考核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年轻干部不仅要数量充足,还要质量优良,要在质的提高上下大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讲话精神可以运用到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标准制定方面,学生干部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做到来源广泛、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增加同学投票环节从而减少教师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判断。在学生干部考核评议方面,要在基本工作完成情况、工作能力及效率、工作积极性、奉献精神、纪律性、学习情况等方面完成综合评价,评议小组由学生代表为主,学生工作教师、团委教师共同参与,定期民主评议,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评议结果。通过以上这些渠道,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学生组织的纪律性与良好作风,更好地为广大同学服务。

作为高校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关注学生干部的思想变化,不断改善并改变教育方式,更新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承担责任、提高思想水平、勤奋学习、踏实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其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在服务中成就自我,为构建和谐校园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