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2021-11-22 21:16孙孝花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8期
关键词:众创院校人才

文/孙孝花

众创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也作出了整体性的部署,提出了培养更大规模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目标。当前,高职院校要积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本校的人才培养并步前行,以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引进先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产、学、研、用等环节充分结合起来,激发高职学生主动进行创新创业的动力来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一、众创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要求

高职院校有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性,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更加侧重于学生技术性能力的培养,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职业化特点,其所培养的是在一线进行服务性、生产性、管理性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所以,在众创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对育人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期下人才培养的总体趋势。

(一)要具备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思维的产生首先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积累,其次能在创新元素的刺激下产生改变旧有事物的意愿,创新思维的产生是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先决条件。因此,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除了要拥有专业性知识的储备,还要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提出问题,并结合专业特点给出解决思路,并能做到“举一而反三”,例如,在机械操作性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要能针对生产效率的提升问题对自动化设备或运行程序进行改良;在管理或服务性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要能对管理或服务流程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不是一贯地接受指令、服从指令[1]。

(二)要具备更加成熟的创新创业规划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要具备求知的欲望,首先,要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来提升自身工作技能的丰富性,在众创环境中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其次,在实践活动中要使用最实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在严谨的创新创业思路中拥有变通思维。在有关市场环境的变化方面也要进行规划与研究,要做到能及时发现和把握商机,让自己在众创环境中脱颖而出。

二、众创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符合当前社会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已进入到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力越来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对我国迎接国内外挑战、保障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

(二)促进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高职教育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综合能力和素养、在较宽领域内有很强发展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文理交融特点的教育形式。我国高等教育法也规定,新时期的高等教育要培养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传统的高职教育过分重视知识传播的灌输性和系统性,而缺乏教育培养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这严重阻碍了我国高职教育在新时代发展与进步,因此,实施创新教育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也是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众创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有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教师

创新创业教育在众创背景下应运而生,而众创视角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普遍停留在通识教育的初级阶段,同时,缺乏一支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化的教师团队。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校方与社会共同的努力,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近几年才流行开来,具备相关教育经验的教师人才十分匮乏,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内容教学很不成熟,教师们或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就上岗,或者压根没有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只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来代任[3]。

(二)对创新创业相关内容的教学设置不够合理

开展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和环节,例如孵化平台的打造、日常教学内容的创新等,但在当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往往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位成通识教育的内容,并没有对其含义进行深入的挖掘,只是想通过一些创新竞赛活动培养起学生基本的创新兴趣,没有为学生构建起一个理想的创新创业学习环境。而且,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呈现出严重同质化的特点,相似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不利于高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一些具备创业思路的学生,他们急需掌握相关融资与法律、市场调研与注册公司等多方面的内容,但目前高职院校对此类知识的普及还比较缺乏[4]。

(三)教育资源的调配不够科学

当前高职院校虽然有着丰富的创新创业育人资源,但对这些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增加了多种培训竞赛和创新大赛等活动形式,还建立了许多人才培养、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的场所,但这些环节整体看来并没有形成一个闭环性的育人系统,而且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性的沟通机制,导致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学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另外,对社会资源的衔接工作也表现较差,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使一些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不能及时实现成果转化,这同样造成了创新型育人资源的浪费[5]。

四、众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打造基于众创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努力摆脱传统高职教育模式对教育思维的束缚,认识到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高职教育的目的并非为学生找到一个“饭碗”那样简单,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其次,要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平台建设,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跨学科、跨领域、跨学校的合作创新平台,要从产业链的各个角度寻求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美国有些大学在进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时多采用“三螺旋”的教育模式,即高校、企业、政府相互结合、密切合作,在保持每一方的独立身份的同时实现优势互补,我国高职院校也可对这一理念加以借鉴,使政府成为主导者,企业成为信息、平台、资金等资源的提供者,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中,要改变过去教学活动中创新创业教学与常规专业教学严重脱离的现象。一般而言,职业教育大都实行三年制,院校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具体情况展开分层教学。对于大一、大二学生来说,创新创业思维还远没有形成,他们需要将学习重心放到专业基础知识上,学校的课程设置也要增加必修课的比重,同时要设置实验室的教学课程作为补充,培养学生基本动手操作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要为学生普及有关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使学生能够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方向大致有一定了解。在大二阶段要把握对学生兴趣培养的方向,课程外要增加一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创客提升活动等,选修课要开展许多拓展类的课程,比如,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艺术设计、机械创新等。到了大三阶段,学生就要着手具体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并走出学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三)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针对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训体系。对在本校有着多年任教资质的专职教师,要展开大范围的实践教育培训计划,制定丰富、科学化的培训方案,并定期组织各专业的教师开展特定主题的教学研讨会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大会,要让教师们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和不足,认识到培养出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性。其次,要为教师们提供充足的实践训练平台,鼓励教师们进入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深入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知识,确保知识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而对于兼职教师能力的提升,要注意吸收来自企业或社会上的优秀人才,使兼职教师拥有创新性培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身份。

五、结语

高职院校是开展创新教学、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它与众多高校一起构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人才培养基地。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不断关注,高职院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培养资源。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众创环境对他们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要看准创业和教育发展的潮流,制订出具有前瞻性和导向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发展指明方向,并加强与相关企业、研究机构的深入合作,打造出共同育人的平台,培养出真正对创新创业有促进作用的人才。

猜你喜欢
众创院校人才
人才云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
莫借众创空间之名装神弄鬼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