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变迁和情感变化对就业观的影响

2021-11-22 21:16孙楠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8期
关键词:工作岗位观念大学生

文/孙楠

近年来,高校扩招势头很强,每年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社会上并不能提供如此多的工作岗位,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就面临着失业,许多人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再加上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带来的冲击,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情感无形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导致大学生新的就业观念的形成。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简析

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的变迁,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影响深远。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问题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了许多负面事例。当前,国内社会环境并不乐观,充斥着一种娱乐至上的风气,尤其是娱乐圈的“天价片酬”等问题,引来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许多大学生为了获得高收入,开始想尽办法向娱乐圈靠拢,向高收入的产业靠拢。目前,许多大学生职业规划不明确,对自身的定位不够清楚,再加上社会环境冲击带来的影响,有些自我分辨能力不强的学生的价值观开始发生扭曲,产生了消极低落情绪,生活失去了奋斗目标,感觉个人前途一片迷茫,出现了严重的就业焦虑现象[1]。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分析

(一)对稳定工作的追求

根据大数据的统计调查研究可知,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毕业后并没有及时投入到工作之中,有的是为了获取更好的就业环境和工资,进而选择考研来提高自身的学历。有些人对待在大学这样的象牙塔的生活已经习以为常,突然间进入社会无法适应,想通过考研来逃避严酷的社会现实。2020年以来,全球暴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全球化进程受到了剧烈变换,由于经济活动交流快速减少,大批企业撑不住纷纷倒闭。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是寻求工作的稳定性。公务员的社会地位较高,工资待遇和各种福利都是私营企业难以企及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极其稳定,可以实现旱涝保收,还不用担心下岗裁员等问题。基于公务员的种种优势,大学生考公热即便录取几率很低,依然吸引了大量应届生报名,充分反映出当代高校大学生追求工作的稳定观念[2]。

(二)就业期望值偏高

近些年,由于高校的快速扩招,每年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社会上能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极其有限,由于大学生供应量严重超出社会需求,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度不断提高。许多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以后,没有了教师的紧密督促,逐渐放松自我,最终没有学到应有的技能,致使自身的竞争力较差。因此,在就业时往往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好的工作岗位无法满足应聘需求,差的工作岗位又不愿意放下身段去做,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过高,所以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大部分大学生更希望待在大城市打拼,对一些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工作不予考虑,但是,真正来到大城市以后,却发现只能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工资福利无法得到提高,房租、物价却高出许多,生活压力和成本过高,反而不如在小城镇工作舒心。以上现象都是基于自身认知不足、期望过高而产生的[3]。

(三)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改变,很多原因在于不能吃苦耐劳。许多大学生觉得从事轻松类型的工作才能匹配自己的身份。再加上许多学生由于缺乏锻炼,身体素质相对低下,不能做到吃苦耐劳,从事体力劳动不能达到要求。目前,国内的社会招聘大多数都集中于生产和销售领域,这两种类型的工作需要大学生吃苦耐劳才能做得长久。当代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为良好,许多人在工作中受到挫折后不能及时舒缓与调整,吃不了工作的苦,经常会提出离职申请,所以企业中大学生员工流失严重,很多时候是因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4]。

(四)创业意识较高,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部分大学生不想成为打工人,选择自己创业做老板。尽管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倾斜政策,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有效的管理,许多大学生创办企业之后很快就面临资金链断裂,最终只能以创业失败告终。高校大学生有自主创业意识和想法是好的,不过也应具备相应的创业能力,必须深入市场环境,有效发掘客户的需求,对创业企业开展长远的规划设计,这样才能保障大学生创业走向成功。大学生创业还面临着实践不足的问题,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流程,仅依靠一腔热血和勇气是走不通的,必须深入社会实践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不足[5]。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社会因素与相应对策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处处践行着丛林法则。要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生存,大学生必须转变固有的就业观念,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大学生选择了高薪但可能加班较多的岗位,有的选择了薪资不高但工作强度不高的岗位。大学生价值观变迁以及情感变化深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有些工作岗位薪资可能不低,但社会风评不算良好,如果被人知道从事这类工作,极有可能引来他人的嘲笑与轻蔑。除此之外,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也会随着社会环境以及政策导向发生变化,例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国家对医护工作者更加重视,医学类相关专业的报考人数迎来稳步增长。为此,国家应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招聘大学生的企业实施补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二)个人因素与相应对策

当今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人因素也占了很大的原因。高校大学生个人因素主要集中在自我能力和内心想法两个方面:首先,学生自身能力方面,其形成过程主要依托学生在校园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身工作能力在应聘时是主要考察条件,工作能力强才能得到更多的青睐;其次,就业想法方面,许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好的岗位求不来,差的岗位不愿做,心理落差较大。要解决这种矛盾,大学生需要转变固有的就业观念,不要一味地寻找轻松事少的工作,那种工作岗位不仅工资较低,也得不到工作技能的训练和提升,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大学生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社会上应聘企业看重的还是求职者的能力水平,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越多、能力越强,得到的上升机会才会越多。

(三)精准就业与相应对策

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依托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合理安排与配置大学生的工作岗位,尽可能地做到人尽其才。对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高校应尽可能地提供创业指导,避免大学生自主创业走弯路。高校要加强校园内部的网络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高校要加强和社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对有些专业性强的企业完全可以签署定向协议,等到大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到相关的企业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消除传统学习方法的弊端,等到实习结束后,得到企业认可,大学生就有可能直接获得精准对口的岗位。

(四)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在舆论导向下,价值观和个人情感变迁带来的影响深远。加上大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熏陶,部分大学生只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却忽略了与他人团结互助。这种学习的目的过于功利化,再加上网络上很多宣扬学习无用论的言语,大学生受其影响,价值取向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变,进而对就业观念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个人情感健康发展,需要重视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为大学生良好就业观念的形成营造舆论环境。要宣扬职业平等的观念,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岗位,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运用勤劳的双手来致富,都是值得尊敬的。同时,应引导高校大学生结合自身的能力与社会现实情况,在毕业后,先找到与自己定位相符的工作稳定下来,然后再做长远的职业规划。

四、结语

现在国内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尤为激烈,就业环境日益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机会上大学,国民整体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内卷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因此发生了显著变化。国家应加强就业调控,尽量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社会应该给大学生更多的包容,为他们提供应有的机会。大学生也要对自身的能力水平清晰定位,放低姿态,学会脚踏实地地工作。

猜你喜欢
工作岗位观念大学生
维生素的新观念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健康观念治疗
大学生之歌
开年珠宝小惊喜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真心可笑的办公室规则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