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影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坟台镇张庄埠小学 安徽 太和 236649)
创新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是一个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有着明显的个性特征,因此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早已不能适应创新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需要,创建出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
在当前教学环境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封闭性的状况,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教学手段单一,甚至存在一本教案用好几年的状况。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一言堂”式教学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认识,因此总是认为自己讲述的越多,学生的学习就会越好。而学生的学习思维处于半封闭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妨碍了创新教学理念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应从创新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创新性经验,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以此来推动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实施。
2.1 情境教学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舞台的主角,而教师扮演的则是引导者。一个好的课堂需要教师巧妙的构思和创新性的建设,丰富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师构建的课堂学习当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将教材内容中的角色分配给学生扮演,以这种方式使学生体会到文章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并在课堂表演的过程中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以此来进行创新性教学。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小组内学生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通读课文了解人物特征之后,进行一场情景剧表演。学生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改编,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2 融入现实生活提高课堂实践性。文字来源于生活,而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和生活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语文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这种形式来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性。学生在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个人独有的认知和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活产生一些感悟,继而将这些感悟应用到语文学习过程当中。语文知识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现实生活,可以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最终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中国少年说》一课内容时,组织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谈一谈少年与中国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建立起时代的责任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融入现实生活的方式,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以此来起到创新教育的作用。
2.3 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想象力。在当前教育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教师应从传统教学观念中跳脱出来,利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减轻教学负担创建精彩教学课堂。在新时代信息技术教学赋予了小学语文课堂新的活力,因此教师应利用微课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想象空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出创新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的实际魅力。
例如在学习《猎人海力布》一课内容时,文章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的形式,将文章内容表述出来。音频和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微课教学简短精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总而言之,用创新理念点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从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设计出灵活多变,生动有趣的小学语文课堂,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充满乐趣,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从而使学生爱上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