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布依族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2021-11-22 20:17孙群群杨维松陆方仁
体育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布依族族群贫困地区

孙群群 杨维松 陆方仁

精准扶贫背景下布依族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孙群群 杨维松 陆方仁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基于体育精准扶贫视角,以布依族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路径为研究重点,梳理相关精准扶贫理论,并对现阶段布依族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体育精准扶贫;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传承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国家领导人,始终把全面脱贫、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党的根本任务。2018年7月30日,体育助力精准扶贫正式上升为国家扶贫总战略,各界专家学者对于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各类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体育精准扶贫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属于朝阳领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体育文化能否借助体育精准扶贫之风,“活态”地传承民族古老体育文化?“动态”地继承老一辈优秀体育精神?同时,体育非遗能否吸收体育扶贫之“精华”,反哺助力体育精准扶贫,助力脱贫?这两点构成本研究的题中之义。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方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体育精准扶和体育非遗传承路径两者之间的耦合性进行概述,最后重点论述运用体育精准扶贫模式“嫁接”我国体育非遗现代化活态传承路径策略,助力体育非遗传承,同时对体育非遗传承路径反哺体育精准扶贫进行论述。

1 体育精准扶贫与体育非遗传承路径耦合性分析

体育贫困是指于缺乏物质、健康、能力、精神、产业和权利的多维度原因造成的贫困。体育精准扶贫就是要在以上领域给予补给式、指导式、开放式、合作式、产业式和共享式的多维治理方式。因此,体育精准扶贫就应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精准扶贫总规划为行动指南,借助体育力量,融入扶贫行列,突出“体育扶贫”的特色。坚持以“扶器、扶智、扶志”为指导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为发展理念,以围绕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深度融合为中心,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贫困人民共同合作的扶贫机制,采用“体育+领域”体育精准扶贫模式进行“输血”+“造血”双结合共同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第一类“输血”型扶贫:对于因病致贫、因健康问题致贫贫困地区采用“体育+健康”模式进行定点扶贫,对于因体育教育、健身指导匮乏造成的贫困,进行“体育+教育”模式脱贫。第二类“造血”型扶贫:对于体育文化丰富的贫困地区,进行“体育+文化”创意开发扶贫,对于旅游资源独特区域采取“体育+旅游”进行扶贫。当然,对于不同地区的扶贫模式要进行精心化、因地制宜化、特殊情况特殊分析化,切勿进行“大水漫灌”和“粗放化”,违背精准扶贫的初衷。

2 制约我国布依族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因素分析

2.1 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现代文化冲击,对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是不可复原的。在布依族村寨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记忆逐步脱离。如以布依族村寨传统体育布依族耍狮为实例,是布依族在重要节日举行的一种传统民俗体育,是布依族一项传统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技巧与娱乐并举的传统体育艺术形式。但是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以及汉文化的影响下或者外来文明的侵蚀下,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族群记忆传承功能。布依族耍狮所用的狮子其狮身用麻布缝合,狮头用竹子扎好并用纸糊,画上彩色,并用鼓、锣、钹的乐器来进行伴奏。但随着材料与工艺的发展,这种老式的制作狮子的工艺逐渐被现代文明的新材料所取代,从客观角度上来说,这种现象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必然趋势,但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而言自然环境赋予布依族耍狮的鲜明特征和独特的体育文化价值却在这种现象中消退;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依赖于自然的一些实用性的功能被逐渐替代。典型的例子当属布依族的“抱花腰”,该项目起源于古代,是布依族人民为保卫自己的安全和劳动果实从而进行的社会斗争等活动。随着交通逐步完善、生活水平提升以及各种锻炼身体的运动兴起,且各个村寨之间不再需要互相侵略从而获取食物和地盘。所以作为当时布依族人强健体魄、保卫家园的布依族抱花腰优势已然不在,其依赖于自然环境的实用性功能被逐渐替代。综上所述,从历史的长河中来看自然环境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阶段发生改变是必然的,面对这种不可抵抗的历史趋势,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顺其自然接受了变化的冲击与浸染。

2.2 传承人的冷落以及族群记忆的淡化

传承人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要素,但是在布依族地区传承人的不重视、相关政策的落实程度不够等因素导致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课题组调研的村寨,耍狮是当地一项民俗体育,也是一项体育非遗项目,但是对于原有的耍狮的意义、来源等情况大多数中年人却似乎显得模糊,村寨里有一位老人也可以说是当地耍狮的传承人,对耍狮的相关源流较为熟悉,也受到的相关文化部门的重视,但是重视程度也只是口头重视,后期配套与保护经费也明显处于滞后状态。再过几年,例如耍狮这样的布依族体育非遗或者其他项目将消失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丛林之中。

现代物质文化的需求使得人们更加追求经济上的满足,在村寨调研发现,年轻一辈基本上都处于外出打工状态,村落里的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成了村里特有的风景线,偶尔寨子里遇到丧事等不可避免之事情,寨子里的年轻人则会赶回进行葬礼仪式,按道理讲,葬礼的传统的族群文化记忆得以留存,为何作为活跃于村寨寨头寨尾的耍狮或者其他体育非物质则没有受到族群记忆的重视,而是出现永久性的淡化?也许,在布依族族群中,生老病死是人必有的记忆,而其他辅助的文化记忆可有可无?或者说经济的压力,迫于外出谋生,族群既有的记忆,只能靠葬礼这种形式让族群更加紧密、团结。

3 精准扶贫模式背景下布依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

3.1 “体育非遗+文化”

体育精准扶贫助力文化脱贫主要是指在贫困文化圈内的三个层次进行定向“输出”和“输入”的双向模式。对浅层的体育文化设施进行体育设施购买、建设等“扶器”上的定向扶贫;对于中观层次的落后地区的是科学文化素质,也就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扶智”的定向扶贫;对于最深层的,也是最难的贫困主体人的思想进行定向扶贫的模式叫做“扶志”,主要是对那些受地域限制等贫困人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定向扶贫,要改变贫困地区的贫困现状,就需要从根本上来激发布依族当地贫困主体的内生文化动力,创造性的激发当地贫困主体想脱贫、能脱贫、快脱贫的内生思想觉悟,从而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从定向的“输血式”扶贫,变为内生动力式的“造血式”脱贫模式。这种内生动力式的脱贫是响应了国家号召“扶贫先扶志”的思想,同时也有效的遏制了贫困主体“再度返贫”的可能。

3.2 “体育非遗+旅游”

“体育非遗+旅游”的传承模式,是指体育非遗这种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要在保留传统“原生态”的内涵意蕴上进行创新型“对外开放”,吸引旅游的有利属性,将体育与旅游的有利属性做到融合创新效益最大化,大力发展当地体育非遗品牌效应,带动体育非遗旅游新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致富。具体表现为:第一,对布依族体育非遗的器物进行现代工艺品制作,使之成为旅游纪念品之一;第二,将布依族体育非遗项目“日常娱乐”化,邀请游客亲身参与体育非遗活动的娱乐之中,使体育非遗传承实现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带动体育非遗的日常传承与口碑远洋。

3.3 “体育非遗+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贫困地区脱贫内生问题,也是防止贫困代际传播的主要途径,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因地制宜的教育能够有效地激发内生动力,从而使被动的“等、靠、要”变成主动地“想要、敢做、能做”地创造财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要对贫困地区的精准教育实施“动态”和“静态”的“把控”,才能有效地实现精准脱贫。

“体育非遗+教育”就是将体育非遗传承与教育精准融合,在教育中实现体育非遗的传承,在传承中完成教育精准脱贫。贫困地区的体育非遗,是该地区族群体育文化的精华,是自然与人文缔造的“天然隗宝”,要充分发挥体育非遗在脱贫教育的历史重担,完成贫困人民的历史夙愿。具体表现为:教育体制内与教育体制外的双赢模式进行“攻坚”。第一,对教育体制外的体育非遗传播者进行教育传承,主要是指对于体育非遗传承人和其他乡民进行体育非遗教育,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地将体育非遗作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催化剂”,成为该地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1]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3-101.

[2]徐虹,王彩彩.乡村振兴战略下对精准扶贫的再思考[J].农村经济,2018(3):1117.

[3]人民网.习近平谈精准扶贫:找准症结把准脉,开对药方拔“穷根”[EB/OL].(2018-09-18)http://cpc.people.com.cn/xuexi /n1/2018/0918/c385476-30299933.html.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7-48.

[5]国家体育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S].2018-07-30.

[6]郭庆.农民工体育贫困状况与精准扶贫策略研究:基于城市融入视角的实证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5):21-27.

[7]丁方凯,陈德旭,邵凯,等.体育精准扶贫与农村公共体育治理体系构建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4):44-49.

[8]郭庆.体育精准扶贫:逻辑起点、实践探析与推进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12):18-24.

[9]刘晓彤,张强.我国体育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及发展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9(6):7-11.

[10]张汪洋,赵子建,等.体育精准扶贫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1):36-40.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Buy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National Sports in the Context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UN Qunqun, etal.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lities, Duyun 558000, Guizhou, China)

2019年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195200547);202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联合课题)项目(编号:GZLCLH-2020-308)。

孙群群(1991—),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布依族族群贫困地区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审美人类学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的美学探究
比亚迪集团扶贫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布依“三月三”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Idea of Bouyei Ethnic People in ManagingNatu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