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强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复圣中学
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困扰很多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高中生与小学生不同,他们对自身不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缺少参与的意愿,再加上文化知识的学习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精力,因此很多高中生在体育课堂上存在敷衍了事的倾向。但体育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达标,还在于锻炼其身心,帮助其为今后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做好身心准备,因此教师不能放任学生的这种状态长期地持续下去。基于此,本文将从体育学科对高中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及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两个主要方面展开讨论。
高中生学生身体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需要一定的体育运动量保障身体健康发展,高中时期是学生一生发展的黄金时期,高中学业负担较大,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沉迷于应试教育内容学习,各种文化课知识使得学生生活失去了乐趣,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高中体育课堂承担了艰巨的任务,但是学生对待体育课堂的重视度不够,往往将体育课堂看作娱乐放松的时间,缺少对体育课堂的重视,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往往一提到体育课堂,学生在头脑中就自然形成了放松的情景,但是体育课堂是一门系统的教学科目,虽然对学生起到放松身心、减轻压力的作用,同时,体育课堂内的知识也需要学生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挖掘体育课堂内容,丰富学生头脑中的体育知识储备,逐渐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课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投入课堂学习中去,愉悦身心,提升其他教学科目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仍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展开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体育技能,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促使体育课堂高效有序进行。
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课堂上关注的焦点主要在肢体动作、体育技能、语言讲述、动作示范等方面,而忽略了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思考。从本质层面来看高中体育教师不注重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问题,反映出当前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缺乏创新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学理念,没有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与思考。先进的教育理论是指导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南,高中体育教师只有善于运用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将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才能不断创新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高中体育教师不重视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问题。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不够重视还表现在其不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工具来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这反映出当前体育学科教师存在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滞后两个深层次的原因。
疫情期间的田径在线教学采取视频连线方式进行,学生在学习时面对的是电子设备,身边并不是真实的教师和同学,这与传统课堂听课的形式差异显著,缺失了现场氛围、语言表情等,更多的趋向于知识传递,而非丰富的情感交流。当发现学生走神时,也无法随即发现并采用师生对话、提问等交流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于缺乏交流和互动,如果教师讲课的知识内容过于繁杂或枯燥,不符合学生的需求与兴趣,极易出现“各自练习”“视频在放,学生既不看也不动”“反馈滞后或无人反馈”的现象,学生难以确保田径在线教学的质量。
体育锻炼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氛围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由于受疫情影响,许多学生只能在家学习,受场所、时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线的田径项目学习不完全符合应具备的客观环境,从而出现学生看完视频却未能完全消化,错误的肢体动作无法及时纠正,降低了学习效果。线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继而造成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无法更好地促使学生自学,无法完全吸收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一些田径项目无法一人完成,许多课程内容未详细考虑学习主体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所影响。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业压力大,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学校不断压缩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学生用于课余田径训练的时间少之又少,不足以支撑训练内容,训练效果大打折扣。根本原因是学校领导层的不重视,多数学校领导认为课余田径训练可有可无,或者认同其价值但不支持。而学生方面,其参与动机受升学率影响,文化课与田径训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多数学生课余田径训练顾虑重重,担心会影响自己学业。而家长方面的阻力也不容小觑。在很多家长看来,升学考试是最重要的,课余田径训练更多地是一种附加爱好,比起学业不重要。其认为高中阶段就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课余田径训练占据学习时间,因此对课余田径训练持抵制情绪。综合来说,无论是学校、学生还是家长对课余田径训练认识不足,支持不足,思想上不重视,田径训练的有效开展自然阻力重重。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的指挥,在运动中能够呈现出的机能能力,它能够反映出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力量、耐力、速度等,身体素质的发展与运能动力及生理功能均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人体各项身体素质会在年龄逐步增长的情况下得到相应增进。同时,高中运动员的脑重量与成人相近,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发育基本完全,神经系统趋于完善,而且,更重要的是高中阶段运动员的思维敏捷,头脑反应灵敏。所以,在这一前提基础上应对高中田径运动员进行身体灵敏度的训练,这比在成人阶段再进行训练要更具有效性,进而达到有效提升高中运动员田径运动能力的目的。灵敏度训练是指在田径运动中,在不损失力量的情况下,能够让运动员具有准确改变方向、速度、力量的能力。再者,神经系统也能快速地替换或发出指令,提高肌肉快速反应能力,这会使高中生在进行田径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运动反应灵敏度。同时,灵敏数字包括动态柔韧性、运动协调性、力量水平、爆发力、动态平衡和运动中的加速能力等。因此,通过上述因素在运动中协调配合,会使运动员的田径运动灵敏性得到有效突破。此外,应注意力量速度训练的方式,包括慢速大力量练习及快速小力量练习,其目的均在于提高力量耐力及力量速度。由于快速力量与慢速力量在训练中都是重要因素。而绝对理论是田径训练的基础,不重视发展绝对理论,就难以突破田径速度。运动员具有了一定的绝对力量后,就应有效发展快速力量,这才会使身体能够很好地适应运动需求[1]。
毕竟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都不一样,不要以单一的测试成绩作为标准,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学生体能锻炼的同时也要突出学生的优点和技巧。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让不同能力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例如耐力好的学生可以选择长跑训练、爆发力好的学生可以尝试短跑训练、体能相对差但反应敏捷的学生可以选择球类训练等,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爱好进行相应的分组并展开教学,制订合理的测试计划,才能确保学生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同时不会对健康有所影响[2]。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安排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较多。一般在这种时候,学生们更倾向于与熟悉的人相处。即便体育教师会安排一些锻炼内容,大多数也是独立的项目,例如说跑步、跳远等,能够全班一起参与的合作项目几乎没有。这种情况下高中体育课堂这样一个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机会就被浪费了。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出发,高中阶段学生课业繁忙,认为体育课程就是放松的时间,重视文化课程多于体育课程,加之不了解体育课程,因而不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再者,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也缺乏加入的兴趣。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合理设置拓展训练内容,利用好现有体育器材和场地条件,帮助学生设置团体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鼓励学生加入体育教学课堂内容中来,也能够帮助学生们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有益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们在参与了体育课堂中的拓展训练之后,不仅能短暂地忘记繁忙的课业任务,沉浸在有趣的体育活动之中。还能够在合作交流中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精神,在互动中增进学生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感情[3]。
高中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他们自身体能基础和动作技术能力去设置专项练习,分别指导,共同进步,使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高中体育田径练习中强化身体素质,提高综合身体机能。体育教师应当依照班级学生的低、中、高水平去调整训练强度,控制好体育课上的运动量。在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强化的同时,避免学生身体过度疲劳、肌肉拉伤等情况发生。另外,还可以对任命的小组长分配任务,为学生制定一月训练计划,让小组长去督促学生,带领组员共同出席训练[4]。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高中体育课程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通过本文对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分析,总结出了具有创新性的体育教学思路和方法,使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得到合理妥善地解决。作为高中生,不应该“读死书、死读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扩散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运动渐渐养成较强的抗压能力,从而实现自我价值。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健学生体魄,还能够使高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明显的提升,最终使学生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