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婷
(吉林省通化县英额布镇明德小学 吉林 通化 134100)
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阅读教学主要是在课堂内进行的,课堂外的教学活动几乎没有,而这种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不利的,因此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注重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课内外教学结合的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进而更好的发挥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课外阅读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1]。课外活动很重要但并不代表着老师可以随意开展,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上,为了实现学生更好地学习,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教学效果,老师需要以学习内容为基础,选择合适的课外活动,实现教学内容与活动的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例如,学习《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后,学生不能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组织一场感恩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活动上,老师要鼓励学生回忆与父母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父爱与母爱,如“母亲每天都会为孩子准备好饭菜,父亲辛苦工作、早出晚归,只想更好地照顾家”等。学生说出生活中的点滴事情之后,老师可以问学生的想法,要求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老师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学生通过活动也能知道父亲和母亲对自己的爱,实现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很多学生刚刚接触作文的时候都会有害怕的心理,首先,作文教学方式落后,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其次,小学生年纪比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对于生活也没有太多的体验和感悟,作文素材积累的过少,写作的时候不知道从何处下笔,更不知道写什么。于是,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都很生硬,表达的感情也不明确,质量很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悟、去体会,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2]。
例如,老师要求学生写大自然有关的作文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去春游,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自感,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学生就会增强对大自然的了解,知道树木是又高又直的,知道花能散发出香味,知道动物能发出悦耳的声音等等,无疑会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当学生写作的时候,脑海中自然而然的会浮现出大自然的模样,写作的时候就会更加顺利,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加有感情,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课外阅读活动中学生可以积累语文知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做好铺垫。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增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教学效果。老师要以学生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情况选择与其相适应的课外阅读材料,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最终实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4.1 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主题活动。小学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45分钟,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实现立体化的教学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还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一定的课外主题活动,比如在讲授《风筝》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放风筝的童年乐趣,教师可以利用假日带领学生到原野或者广场放风筝,同时也可以提议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一起放风筝,同时模仿课文中描述的放风筝的过程,感受放风筝的乐趣。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放风筝的趣事和经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们更好的感受到作者描述的那种童年情景的乐趣,进而更好的理解作者创作文章的心情,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注重课外阅读开展。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其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非常强,而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所以教师需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课外阅读活动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文化素养,同时通过与课堂知识相关内容的阅读,还能够起到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女娲补天》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阅读《童话系列故事》,进而更好的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更好的理解课堂内所讲授的知识,同时也能实现对课堂内容的延伸,提升学生的文学造诣,同时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素材。但是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还需要能够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与阅读内容的契合性,通过科学的指导,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提供了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实践和探索,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兴趣,为语文课堂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