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财政局
县级财政管理工作受到国库集中支付的影响较大,从现有的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实施情况来看,国库的单一账户是保证集中支付资金得到供给的唯一渠道,资金的拨付的过程中,依然以国库为主要形式,因此,财政性资金更多的按照集中拨付的方式加以处置,相关结算工作也受到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的较大影响。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实现了预算分配和资金拨付等多方面工作的整合,为银行资金的清算和劳动主体人员账户监控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县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工作,严格按照了省财政厅的相关指导意见进行处置,尤其在市财政局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的清苦哪个行,金财工程支持平台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构建,其在2012年1月1日正式上线之后13个乡镇全部实行集中收付,此后,在县委和妇联等十余个预算单位的共同努力之下,国库集中支付试点方案得到了有效的构建。当年5月29日,县政府召开全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在此后有共计144个预算单位实现了财政性资金的集中收付处理。同时为进一步保证国库管理制度的调整,使财政资金的运转模式将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因此按照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的精神和省财政厅(赣财库〔2018〕2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对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进行改进,以便标准化支付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调节。
按照《莲花县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行方案》的规定,以及国库支付规范化流程对岗位设置的要求,在财政部门预算股及相关对应股室设置了指标录入和审核岗,在预算单位设置了用款计划的录入岗、支付及工资等一体化业务经办和审核岗并在财政部门相对应业务股室设用款计划的审核岗。在财政部门国库股内,设置用款计划的初审岗、用款计划的终审岗,负责审核批复预算单位分月用款计划,确定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的款项和额度,合理调度资金,县支付中心审核各预算单位报送的支付申请并向各代理银行发送电子支付令,对财政性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拨付。
在国库支付体系制度建设方面,按照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在先后出台了《莲花县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财政性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莲财库〔2011〕5号、《莲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工作方案》莲财库〔2018〕9号等与改革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基础上,还出台了《莲花县政府采购资金申请及拨付管理办法》《莲花县财政局国库工作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制定并规范资金拨付、核算内部工作流程,强化完善内部制约机制,以确保国库资金安全。
1.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以往财政资金拨付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流程过长,在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体系得到构建的情况下,预算支出会使用直接拨付的方式加以处置,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中间环节会实现很大程度的省略,尤其在资金的拨付成本偏高情况下,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会很大程度上缩减,相应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会因此出现下降。因此,对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体系加以构建,可以使资金资源实现统一的调度,保证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化,使资金划拨支付成本得到更加有效地控制,进而满足资金使用效率的优化需要。
2.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
在国库集中制度改革工作实施之前,财政资金按照直接拨付的方式进行处置,并由预算单位进行直接管理,造成财政部门不能直接并及时掌握资本的变化特点。在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得到构建的情况下,财政资金不按照直接拨付的方式与银行账户对接,财政资金从审批经、指标下达、资金支付都在监督下完成,由此可见,资金的运行成本可以得到相应的控制,避免被其他单位挤占,资金的安全性会因此获得更高水平的保障。
3.强化了预算执行与监督
国库集中支付额度的设置与预算执行效果密切关联,县人大会对部门预算进行审核,在预算支出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的项目会因此做出调整,各类预算管理内容的设置工作也会与县级行政单位实现紧密关联。在部门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实施构成中,预算单位会构建起“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业务模式,相应的工作原则也会因此出现大幅度调整。
部分财务人员的培训缺乏对审核性质工作内容的关注,虽然财务专业的成员尝试了集中支付措施的改进,但对于审核性质工作的具体探索情况缺乏必要的关注,无法实现对国库集中支付审核具体任务的合理性评估,最终导致国库资金的安全性维护方案难以得到足够成熟的构建,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因此无法凸显出重要价值。一些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对于技术创新背景下,国库集中支付的功能和程序变化情况缺乏必要的关注,财务人员未能实现对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情况下,制度和方法创新情况的掌握,导致预算编制和执行等基础性技能未能在培训工作中得到有效改良,无法充分显现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重要价值。
现有的信息系统建设尚且无法全面满足财政国库集中支付需要,尤其在行政机构对于预算资金管理相关技术并未提出较高要求的情况下,信息系统与银行系统无法实现紧密结合,相应的系统建设工作也处在滞后状态,不利于手工操作措施的合理构建。部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在设置过程中,未能实现对国库信息管理情况的完整认定,尤其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关注度较低,因此无法充分开发出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重要应用价值,不利于国库集中支付方案的创新调整。
实行集中支付改革后,部门预算编制务必会实现科目的细化调整,但是,部分预算科目在具体编制过程中,依然以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为主。由于单位业务人员素质较低,编制前没有对本单位进行认真调查研究,未能充分结合本单位当年的财务情况来进行测算,造成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界定不明确,经济科目分配不科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日常经费挤占专项资金。此外,预算编制时间过于仓促,影响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特别是有涉及项目的单位,在实际过程中只能进行追加和调整。因此,会出现因年初预算不到位影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实施过程中,新功能和程序不断完善,各单位的财务工作者进行了预算编制和款项申请等技能的学习,并对财务核算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培训工作设计过程中,要对支付审核的重要性加以研究,对现有支付工作运行方式多方面影响的总结,使专业审核人员可以将主体工作内容完整的纳入培训方案之中,确保基础性财务工作得到有效的审核,以此实现对财务工作者专业技能的全面优化。
要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的关注,并对相应的基础建设工作进行改良,结合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构成情况,对信息资源处理模式的特征进行有效研究,以此实现对部门预算编制基础建设举措的创新改良,从而为集中支付管理系统的优化应用提供必要支持。国库支付系统软件有待提升信息系统是改革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在现有单位、财政、银行等多方面对账工作量较大的情况下。要将财政集中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性优势加以总结,尤其要对多方面应用状况的研究,实现对系统运行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总结,结合相关主要因素提升集中支付系统的运行质量。务必加强对改革性质举措推进顺畅性的关注,尤其要对预算单位和相关代理银行所需的协调工作进行总结,使财政集中支付管理系统在技术层面的突出优势可以得到显现,为信息系统的进一步改良和应用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
在预算单位制定预算编制工作方案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编制时间,科学采用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预算编制方法,科学编制本单位的预算,让预算单位的预算精细化,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单位预算约束,严格按预算办事,使预算制度可以与支付制度改革措施相结合,为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
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实施可以为县级财政工作的全面创新改进提供较为完整的支持。因此,根据当前县级财政工作的实施情况,对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对提升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运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