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泉芳 李 强 朱 璐 王建兴
1.中国石油集团共享运营有限公司西安中心 2.中国石油集团玉门油田环庆分公司 3.中国石油集团玉门油田酒东采油厂 4.中国石油集团玉门油田应急与综治中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情况会直接关系到企业今后的经营管理工作水平,其已经成为了企业内部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虽然在我国全面应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已经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因此,对其应用情况进行针对性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之后,其最为明显的优势体现为提升了企业工作效率,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依靠手工劳动的方式,由于其所涉及到的数据资源较为庞杂,相关档案、资料类别多种多样,因此在实际展开此项工作的时候往往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而运用信息技术之后,可以使技术、机器替代原有的人工劳动,从而促进工作目标的高质量完成[1]。
在科技时代,企业应该注意依靠计算机以及网络来实现对计算机瞬时运算、储存功能的有效运用,这也实现了资源节约以及一物多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带动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从传统单一的、封闭的企业管理模式开始向新的运行方向进行转变。对于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来说,不仅仅是依靠人工来进行信息的积累,同时还应该注意对信息化技术与企业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紧密连接,将其作为企业管理以及发展的核心部分,这样才能使企业在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有特色,从而实现对企业管理方式的有效创新。不同的企业在运行以及管理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别,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体现出企业管理方式的多样性,进一步拓宽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现阶段,很多企业在展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时候,往往对信息化管理方式的认知较为片面,虽然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在一些大城市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对进一步扩大企业发展规模起到了促进作用[2]。但是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也使得很多企业在展开管理工作的时候往往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相对浅显,并且对此种管理方式的认知也较为片面,这也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进程。还有一部分企业高层领导人员往往目光短浅,在实际展开管理工作的时候只能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实际需求程度,这也势必会束缚企业今后的发展空间。
对于大型集团性质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可以为企业今后的发展以及内部运用进行思想上的支撑,这就要求信息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是目前来看,很多企业虽然发展规模较大,但在实际展开运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对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运用较为单一,所使用的很大一部分软件已经被研发多年,很多功能受到了限制,与现阶段行业发展情况以及互联网系统实际情况不符合,这也使得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想要使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有效落实,应该有高素质的信息化技术人员作为支持,但是现阶段来看,企业内部的很大一部分员工往往信息化素养较低,并且对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认知还较为初级,很多企业在实际展开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时候只是运用了一些先进的器材以及技术,以为这样便可以达到预想的信息化管理效果,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并没有针对信息化管理模式制定出相应的核心管理机制,从而使得信息化系统的多项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当前,很大一部分企业都缺少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这是由于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人才引进的时候没有将其信息技术水平作为重要考核目标之一,这也影响到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后续开展[3]。
21世纪是以人才为主导的时代,企业想要在先进的社会背景下提升自身的行业地位,应该注意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企业应该对信息化管理模式予以充分重视,企业要鼓励以及引导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不断强化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尤其要提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操作能力,从而使其在今后开展人力资源调度以及管理工作的时候有丰富的技术经验作为支持。此外,企业还应该注意对以往的专业人才聘用、考核制度进行一定转变,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招聘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其信息化技术水平进行一定考核,将其当作衡量应聘人员综合素质的关键指标之一[4]。同时,企业还应该注意对原有的用人制度进行一定转变,秉持奖罚分明的基本原则,从而使员工的工作热情得到有效激发。
企业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对现阶段社会发展动态以及行业发展动态有清晰认知,这就需要企业方面将行业发展与自身发展情况进行结合考虑,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积极创新,从而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获得实质性动力,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创新具有持续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企业员工工作效率,也减少了其中不必要的工作环节,有利于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企业还应该注意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自身职责进行优化,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与岗位工作需求更为符合[5]。
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其经营管理模式都有自己的特色,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可以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经验参考,这就需要企业在展开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时候对管理流程以及相关软件进行合理选择。从现阶段我国市场上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来看,软件系统以及功能往往较为单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符,这也致使其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色来选择或者定制与企业文化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并且要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实际展开的过程中流程更为清晰具体。例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应该保证人员招聘考核评价、工作状态评价、薪资结构确定、人员入职离职管理等等,要保证其各项功能与现阶段企业运行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符合[6]。此外,企业应该注意进一步提升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常态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之后,信息安全的问题便会逐渐显露出来。企业在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时候,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企业信息共享,从而提升了信息的透明度,这也致使企业内部很多信息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被泄漏的情况,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注意建立专门的信息安全防范部门,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工作力度,从而使企业各部门、多种类别的信息安全得到保证[7]。
总之,信息化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二者存在一定互通性,运用信息化技术展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提升了管理工作质量,同时也提升了管理效率。今后,企业应注意对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有效优化,使其与现阶段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更为符合,这就需要对企业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内部结构进行转变。此外,当前企业在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包括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升、对信息化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以及管理模式单一等几个方面,今后企业在运用信息化技术展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针对以上几点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使得信息化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这也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在行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使得企业今后发展空间更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