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

2021-11-22 13:34贾岩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期
关键词:音乐学双创音乐

文/贾岩

根据《社会蓝皮书》有关就业方面的调查显示,我国音乐类大学生的就业率偏低。音乐学专业大学生投入成本较大,毕业后往往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因此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至关重要。音乐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艺术熏陶的过程,根据传统就业率、升学率和应试教育成绩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双创”人才培养的需求。“双创”教育并非鼓励应用学专业的学生都去创业,而是要通过“双创”教育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使之满足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1]。

一、地方本科高校音乐学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能够更好地发挥音乐专业学生的创造性优势

音乐是充满创造力的艺术,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养成音乐学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更符合音乐类学生的特点。音乐类的大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相比,更具有创新创业的优势,他们的专业技能较强,能够满足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音乐的需求。通过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参与到各类文艺活动当中,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对音乐艺术有着浓厚的热爱,更有利于音乐艺术的创造,激发他们的灵感,从而推动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培养创造和创新能力,在未来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让学生接触实践项目,提升音乐教学的实用性。传统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就业路径较窄,主要是中小学音乐教师,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中,要拓展就业领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和新职业不断产生的需要。不仅局限在音乐创作和表演本身,更要放眼企业事单位部门、各个文艺团体、教育机构、传媒文化公司、影视工程领域、个人音乐创作领域、乐器制造和销售企业、娱乐文化公司、表演类产业等。学生不以特定的职业为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多元化岗位流动的能力,既能够从事音乐创作和表演,还能够进行英语方面的理论教学工作,更能够让学生拥有创新创造思维[2]。

(三)能够推动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

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让创新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例如,在钢琴课上,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练习即兴演奏,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对钢琴曲进行一定的改变创作,演绎自己的风格,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了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创设的情景,多进行作词作曲等工作,同时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到校内创新创业平台和网络平台上,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提升,而且也能够将作品转化为实际的成果。同时,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弱,依托“双创”课程体系构建特色文化课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改变传统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

二、现阶段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整体能力薄弱

地方本科高校自身资源有限,转型还在探索中,因此创新创业的整体能力较为薄弱。近年来,虽然音乐教育的专业技能受到重视,但是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过程中,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支持。本身音乐专业的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自我完善的能力较差。加之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缺乏系统的支持政策,大学生又是以被动就业为主,在创新创业的探索过程中非常容易走弯路。地方本科院校长期在应试教育体系下,本身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各方面支持和保障都不健全[3]。高校也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师常年照本宣科授课,缺乏创新创业和实践的经验,甚至有些教师常年在讲台上,与社会实践相脱节,这给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创新创业教育和音乐学专业相脱节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没有和音乐创业深度融合,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不具备音乐专业的知识,音乐专业的教师又缺乏创新创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在教学上,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将音乐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学科之间缺乏协同,创新创业实践和音乐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不足。比如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很多高校不知道应该如何和音乐专业结合起来,在开展音乐专业创新创业项目时,没有将创新创业和创造效益有效结合。在多数学校,还只是笼统的进行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没有针对学科特点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课程。

(三)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不足

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过于重视理论,缺乏有效实践的途径,目前现有的课程体系不足以支撑所有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需要。比如创新创业大赛只是少数人参与,而且容易将竞赛教育发展成应赛教育,偏离了大众创新的本质要求。在音乐学专业中,实践一般是以演出等专业技能的锻炼较多,但是创业实战和音乐艺术方面的创新活动较少。地方本科高校由于条件所限,对于音乐学专业也缺乏相关的创新创业基地、模拟工作室和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这导致音乐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足。

三、我国音乐学“双创”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双创”人才培养目标

将人才培养目标和“双创”教育高度融合,制定系统的“双创”培养计划,完善组织机构,设计针对性的特色活动。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跟学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挖掘其潜力。比如有些学生的演唱天赋不是很好,但是编曲具有灵感,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多在创作领域发展;有的学生创作能力不强,但是唱功好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在演唱领域发展;有的学生文化课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具有表演才能,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在演艺事业上探索;有的学生音乐艺术能力较差,但是在编导、设计和艺术上有造诣,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在这方面发展。同时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个人特长来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如通过艺术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通过教育实习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通过参与到音乐艺术活动项目中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大量的创作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等。具体来说,可以让学生模拟教案写作,模仿教师授课,进行音乐剧表演,参加各类音乐大赛活动,尝试各种创业实践等。

(二)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能力

在课程建设上,将传统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课程相整合,既发展学生谋生的技能,又培养他们创新的思维。创设多元化的课程,根据音乐专业的特点开设创新创业的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市场的需求开设创新的课程。结合“互联网+”技术,积极拓展传统课程资源,学校要通过音乐在线教育平台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素材,除了传统教材之外,还需要开发各类网络教材和微课视频教学资源。除了为音乐学专业学生提供各类政策支持和补贴之外,更要进行各类创新,如运用众筹等创新模式为应用创新创业活动筹集资金,这样既可以提升音乐文化项目的知名度,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高校要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将网络平台和线下平台一体化,通过平台系统既可以进行项目推广,又可以进行教育培训。同时要积极引入双师型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从而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和专业教育结合创新实践活动的形式

首先要根据音乐专业的特点重构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突出音乐教育的技能性,又要突出创新性。比如对音乐学各个学科课程进行改革,在其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创新实践活动的形式,高校要积极举办各类音乐文化活动,比如举办音乐主题文化艺术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音乐艺术特长。校际之间举办音乐艺术赛事和文艺汇演活动,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确保每个学生每年都能够参加正式的演出,帮助他们积累实践经验。落实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开设舞蹈艺术团、校园乐队、演出团体、文化工作室等营利性组织,切实创造营业收入,在创业活动的探索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敏锐抓住市场机会。最为重要的是深入推动产教融合,实现产教育人,和各个电视台、音乐文化企业、出版集团等企业合作,共同孵化项目。

四、结语

在教育改革大潮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必须扭转思路,借助“双创”政策的东风来提升音乐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达到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猜你喜欢
音乐学双创音乐
音乐学人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