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课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生命教育

2021-11-22 12:46章丽美
读与写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间法治道德

章丽美

(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中心小学 福建 三明 366100)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促进全面发展的生命教育课程,这一根本性质决定关注核心素养是不可绕过的关键。

1.生命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密切关系

关注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发展规律,以及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必要因素为出发点而提出的。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三大方面六大素养: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基础三大方面,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六大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治是一种底线教育和约束教育,在提倡个性张扬,自由发展的生命成长理念,融入社会教育,有规则有底线,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一方面提倡全面发展的人,那是从生命个体出发,教育的根本目的,属于人的自然性,是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方面;另一方面从人的社会性出发,对行为有所约束,给出活动行为的底线,保证社会有序安全进行,其他人的权益,这属于人的社会性,是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方面。关注生命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属于生命教育的健康成长教育。可以通过教育,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中成长教育,生命教育的细化和总结,归纳出关键点。

2.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

一般的学校教育需要借助教学手段来完成。而教学课堂是落实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阵地,而这产生的教育效果直接影响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而认知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第一道思维,而认知水平决定教育效果。

3.教育教学方式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道德与法治》需要采用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进行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思辨、创新,促进学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体验、调查、实验、交流、讨论、表现和汇报等正在成为德法课中常用的学习方式,而情境教学是最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它是多种学习方式落实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的思考。

例如人社版《道德与法治》中的《课间十分钟》一课,教师创设俩次下课情境,前一次大家约好一起玩,各自找人玩游戏,以玩为主,让其发现玩游戏是为了自己和他人开心和放松,所以渗透游戏的目的,并注意安全。学生反馈时大部分说好玩,有一个说不开心,理由是没玩到。十分钟很短,他没找到玩伴,也没有被人邀,后面排队还没轮到他。时间有限,不能玩得忘了上课时间。这就解决了开心玩游戏的重点,学生按照规则开心进行。学生们进入到十分钟的情境中体验,比纸上谈兵强,从静态教学改变为动态教学,学生充分体验,触动了内心,丰富认知,积累经验,促进成长。第二次课间十分钟的创设,在知道课间十分钟除了游戏,还要上卫生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本和喝水。学生在同样短的时间,给了四件事,需要统筹安排,做出决定,并且上卫生间后洗手,喝水注意烫到,准备书本时收书和拿书,注意把书放好等细节。结果,学生出现多种情况,有先准备好书的,有先喝水,有先上厕所,也有冲向操场。一下子进入课间情境,学生在反馈点评交流中,就会发现安排得妥当和不合理的地方,并发自内心地想改进。

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而是直接把课堂搬到教室外,并以体验的动态教学为主,不仅学生喜欢,在快乐中获得理性的认知,指导统筹安排好课间十分钟的效果很明显。

4.学生主体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根本

麻省大学乔治·福门教授说道:“我们要创造一个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推选适合教育的儿童。”根据这个理念,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给予孩子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尽量让学生自主展示,挖掘出其潜能!教育主体是学生,就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作为教师,首先把学生当成正常的人,不是家长和老师的附属品,是独立的个体,并努力创造最佳的成长环境。在德法课中,每一个孩子的表现都是发自内心,尊重他们的想法,并给予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成为生活和道德问题中的当事人。课堂中学习者的学生应与课程内容所呈现的生活事件中的主人公相通,让两个人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进行融合。尊重学生的生活环境,对其家庭和生活环境给予尊重,并引导其认知,为其形成理性的生活观打下基础。德法课程,其教材具有时代性,契合当下需求,教育从教到育,回归到学生的生命成长,自己身心健康,观念契合社会发展需求,品德高尚,能力高超的全面发展的人。道德与法治,就是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培养有品德有能力的带有中国密码的人。

猜你喜欢
课间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