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茫茫
(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济南 2503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部分营销平台大力宣传西方的文化及思想,这些信息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快速传播,激起广泛讨论。基于此,我国传统文化遭到冷遇。研究高校体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渠道,是促进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想及精神的新路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有射艺、马术、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也包含与体育“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目标相得益彰的舞蹈、书法等艺术形式,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对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从社会科学角度来看,文化是一种复杂且抽象的概念,可理解为社会成员约定成俗的习惯、尝试、习俗等。文化无高低贵贱之分。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及教育水平不同,文化也不尽相同。体育活动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如果脱离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则会导致体育教学缺乏育人功能。高校体育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的价值包括以下几方面。
文化自信不仅仅是认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是客观对比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优劣,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能够有意识地保护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文化成为我国的软实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凝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进行了明确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四个自信”的根基,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历长时间学习、效仿西方现代化的探索中,“优秀”“先进”成为西方文化的标签,削弱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攻坚时期,高校要积极承担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致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人才的职责,将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中。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战略的落实与推进也需要大批新型人才的支撑。这为高校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一带一路”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是向世界的延伸,这为教学带来了更多更好的借鉴路径。同时,“一带一路”倡导文明宽容,增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高校教育可以融合不同的文化,开发出符合中国特色又具备兼容性的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一带一路”需要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这为传统高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将高校体育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有助于高校体育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借鉴西方体育的教学经验,形成跨文化、跨学科、综合性、国际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倒逼教师自主提高教学能力,以满足学生发展及社会用人需求。
高校体育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变革,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在认可我国文化的基础上有针对地学习西方文化。同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书法、舞蹈等传统文化能避免体育课堂教学僵化,培养学生整合、融合思维;而篆刻、昆曲等传统文化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是历史的综合体现,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及艺术内涵,以独特的形式讲述着不同时期人们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艺术的感悟,积累了先人们的智慧与经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这些文化,不仅对体育专业学生大有裨益,还能提高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的创新及创造能力。
当前大学生由于不良的作息、饮食习惯及缺乏运动时间,普遍身体素质较差。此外,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存在一定的心理疾病隐患。大学体育课程的本质是通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传统文化的支撑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有了更多层次的目标:(1)基于体育素养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2)个性化培养;(3)加强学生心理建设;(4)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培养的基础与前提,心理建设是有力支撑,个性化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是最终目标。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是教学的根本,合理、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创设具有中国特色、蕴含民族精神的体育教学模式,能转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激发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及锻炼中,对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处理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价值。
2.1.1 健身气功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方式
健身气功融合了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以及现代科学,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首先,健身气功传承了我国传统医学中“治未病”的健康思想,倡导以预防疾病为主,治疗疾病为辅,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哲学底蕴,通过适当的健身气功运动,不仅能够使学生修身养性,还能够促进学生精神健康。同时,健身气功强调呼吸、动作、心境的内外合一,在健身气功的习练中,学生能够通过调整呼吸、减缓动作,调试心理,疏导不良的情绪,保证身心协调发展。其次,健身气功习练时所穿的服装包含许多的民族元素,随着身体的舒展,衣袂飘飘,习练者可以尽情感受健身气功的魅力。健身气功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动作、思想等都有着深远的寓意,能够带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随着健身气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其功法及动作更加简洁,适于习练。最后,健身气功的习练贵在坚持,每天坚持习练健身气功能够改善作息时间,能增强学生的规律意识。同时,健身气功中的拉伸动作能够促进人体血液的循环,提高人体的柔韧性与灵活性,还能够达到保持体重、塑造体形的效果。有规律地进行健身气功习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极高的强身健体价值。
基于健身气功的价值与作用,高校体育需要积极探索与健身气功的契合点。其一,构建健身气功信息化平台,从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出发,追根溯源,以历史为依托提高学生对于健身气功的认可程度。同时,在平台上专门设置“理论研究”板块,收集国内外关于气功理论及实践研究的文献,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健身气功。此外,在平台上发布健身气功相关的活动信息,并及时更新,使学生能够看到健身气功的蓬勃发展。其二,要全面了解学生对健身气功习练的需求,请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健身气功表演、健身气功竞赛等,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其三,可以将健身气功与学生的课间操相融合,增强学生对于健身气功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程度。
2.1.2 民间游戏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技术与技能的教学不可缺乏。但是,体育课如果过度重视技术传习,忽视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无疑会使教学过程显得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心智成熟和全面成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活泼性、多变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民间体育游戏种类繁多,部分民间体育游戏相互之间差异巨大,这就要求组织形式必须灵活多变。因此对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大有裨益,有利于形成良好课堂氛围。民间体育游戏是实现学生玩中学、学中玩的良好途径。
高校体育与传统文化的“跨界”融合是指将非体育文化元素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以书法为例,书法教育与体育在实施途径上有明显的区别,书法教育通过眼、脑、手并用提高个体书法鉴赏及创作能力,而体育重在实践,通过模仿标准模范进行实际操作,才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但从个体发展看,如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会很好地参与学习活动。体育能够促进个体大脑及感觉器官良好发展,这也是实施书法教育的物质前提,提高个体的身体素质能够促进其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为此,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创设“扎马步书法”体育锻炼项目,将书法教育的育“心”与体育的育“身”相互渗透,共同促进个体个性、全面发展。再如,教师可借助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将鱼灯舞的元宝镇阵、梅花阵、采茶舞中的细碎脚步节奏加入健美操的动作中,让学生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各民族用不同形式庆祝节日的凝聚力,继而产生强烈的民族意识。
体育课程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有极高的育人价值。将高校体育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能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丰富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身心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此,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