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 陈苏英
(1.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24;2.邢台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河北邢台 054000)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加强,竞技体育在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高强度训练所带来的影响,直接关系后续训练的持续性及队员的损伤率,对于高强度的训练必须有正确快速的恢复方式。运动性疲劳所造成的机体的机能下降是正常的生理范围,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调节手段,就可以恢复到原有水平,甚至超过原有水平。因此,探索有效的、同时又容易广泛使用的调节手段非常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围绕着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方法展开研究,消除运动疲劳的方法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科技化,主要的消除方式有积极休息、沐浴、营养补剂及理疗和各种负离子的摄入,PNF作为一种既有效又无副作用的纯自然疗法,在消除运动疲劳中有着重要价值,又因其简单易行、操作方便而得到广泛应用。大量的实验从生理指标角度去认证PNF的作用,并且使之得到很好的推广。
PNF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神经生理医学家Hermankabat首先提出的,它创立之后在运动康复领域中得到运用,而后因其能够很好地提高肌肉的柔韧性,被广泛用于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和训练后的放松。PNF(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又称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是一种利用运动感觉、姿势感觉等刺激增强有关神经反应,促进相应肌肉收缩的运动方式[1]。
PNF被称为“立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在肌肉肌腱中有感知肌肉收缩的器官,它为运动中枢传递信号,通过反复刺激而使得运动功能得到恢复。它主要是通过向心、离心及静力性收缩方式进行的。在练习中主要是运用3种训练方式:保持—放松(HR)、保持—放松—拮抗肌收缩(HRC)、收缩—放松(CR)。由于训练运用的是相对静力的拉伸方法,能够使肢体移动拉伸到更大的幅度,因此PNF的效果明显优于静态拉伸[2-5]。
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被称之为运动性疲劳[6]。莫桑首先以机体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细胞中毒现象提出[7],Fletcher提出运动后糖原减少,乳酸增加,休息后又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有学者提出疲劳最先出现在关节的肌腱处,以及强制收缩后造成的H+的浓度升高所造成的疲劳。直到第五届生物化学国际会议对运动性疲劳有了一个相对准确的描述。
众多学者通过不同的实验研究来证明其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但还是有着众多说法,分类标准也是各式各样,但普遍认可的学说分为能量物质的衰竭学说、代谢产物堆积学说、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保护抑制学说、自由基学说、突变学说、离子代谢紊乱、整体疲劳学说。
3.2.1 PNF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高强度训练后所造成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使得体内环境发生紊乱,造成的代谢产物不能即刻清除产生“阻塞”,机体无法恢复到安静水平,形成运动性疲劳。PNF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机体内的生理生化指标,使之达到一个正常水平,进而消除疲劳。
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高强度运动完后利用PNF拉伸法进行放松,能够降低血清肌酸激酶(CK)、提高酶的活性,加快结构蛋白的合成,清除乳酸,使机体快速恢复。还有学者认为,机体通过PNF拉伸能够在72h之内恢复到安静水平,CK明显下降,有利于延迟和缓减肌肉性酸痛,加速受损肌肉的恢复[8]。何晓军等人研究发现在5000m越野跑后立刻进行PNF后各项生理指标都能够迅速恢复到安静水平,提出了利用PNF的最佳时期理论[9]。
3.2.2 PNF对肌肉的影响
大负荷运动使得与肌肉相关的指标发生异常,测得肌肉中的肌红蛋白、谷氨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均出现指标上升,疲劳率达到90%以上,直接造成肌细胞的疲劳。有研究表明,PNF拉伸后不仅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肌肉的柔韧性,而且有效地减轻了血肌红蛋白、血肌酶的产生和释放,从而达到恢复肌疲劳的效果。
运动造成的延迟性酸痛是间断性进行高强度肌肉训练时所产生的,属于运动性肌肉疲劳的一种,通过在间断性高强度运动后运用PNF技术进行放松的实验,提出PNF能够使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肌丝排列整齐,腱梭的兴奋传入骨髓,使得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进而减少机体的酸痛感。但是有些学者对此观点提出质疑,指出PNF并不能对延迟性肌肉酸痛产生很好的消除效果,甚至还会引起肌肉延迟性酸痛。
PNF对肌肉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肌疲劳的消除上,还可以增加最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肌肉的爆发力,并且在肌肉肌电图上也有所显示,杨爱莲等研究表明,对下肢进行PNF拉伸后股直肌的肌电幅在显著下降,振幅达到21%,但是也指出了对股二头肌和腓肠肌就没有明显的变化[10]。
3.2.3 PNF对本体感觉的影响
PNF又称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本体感觉也是运动性疲劳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肌肉中包含肌梭和高尔基腱器官两种感觉器官,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测试反映了在关节和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当关节及肌肉突然受到刺激(小腿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时,本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产生的冲动传入神经中枢,中枢神经发出的指令直接传到相应的关节和肌肉引起动作反应的变化。
通过运用3种测试法对其进行检测:主动位置觉(Active Joint Position Sense,AJPS),关节主动定位—主动复位法;被动位置觉(Passive Joint Position Sense,PJPS),关节被动定位-被动复位法;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Joint Reaction Angle to Release,JRAR)[11-12]。徐建武在研究中指出当机体出现疲劳时候,人的本体感觉出现偏差,是造成损伤的一大诱因[13]。Paschalis 等[12]认为,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的变化对预防摔倒有重要意义。肌肉力觉是用来描述骨骼肌随意收缩过程中对输出力的有意识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同时依赖于传入和传出机制。PNF能够有效地减少这种误差值,所以得出PNF能通过本体感觉干预运动性疲劳。
由于PNF是两个人共同完成的拉伸方法,所以在训练后两个人通过肢体接触、语言和眼神的交流使彼此能够宣泄运动所造成的身体功能上的疲劳,同时能够转移集中在肌肉上的不适感,从而有一个乐观的训练态度,对于疲劳的恢复也很有效果。
PNF自身所带有的动作,是以拉伸舒展为基础的,当疲劳时通过舒展的动作能达到从血压、心跳、情绪烦躁中过渡到安静水平下的状态,PNF拉伸所具备的动作模式就能从自我感觉上消除疲劳。
(1)运动后进行PNF拉伸能够使体内异常的生理生化指标恢复到安静水平,提出运动后最佳拉伸时间。
(2)PNF练习不仅能够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力量性,而且对运动后消除肌肉酸痛有一定的影响。
(3)PNF从本体感觉、心理角度和自我感觉上都能对运动性疲劳起到很好的干预效果。
(4)对运动后运用PNF的研究量少,而且对此技术提出质疑,应该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