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注销有关涉税会计问题探究

2021-11-22 11:46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4期
关键词:税务资产部门

杨 洁

(云南云岭高速矿业有限公司,昆明 650032)

0 引言

注销税务登记是税务登记管控的关键构成,同时是纳税人提交申请结束纳税行为的必要流程,也是税务等部门实施税务权限的最终流程之一[1]。纵观当下实际情况,企业实际注销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不规范问题,有必要就企业的整个注销过程进行规范化管控,进一步加强其注销清算税务管控,健全税务注销登记管理[2]。就企业注销有关涉税会计问题展开深入探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企业注销主要诱因

结合《税收征管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在正式开展注销工作前,需要预先就全部资产、债权债务、待摊、预提费用和涉税事项等进行彻底的清算,并依法注销税务登记证。常见的企业注销包含两个层面的诱因,即内部诱因与外部诱因[3]。内部诱因主要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市场环境较为恶劣以及内部体制建设不完善等。而外部原因多为企业经营期间存在违规以及违法等情况,从而被有关监管部门强制解散,吊销执照以及撤销、注销等[4]。

2 企业注销有关税务方面的要点

2.1 清算前期涉税事项

企业在注销前期,需要特别关注预收款项、其他应付款项等项目,就应交税款科目和企业平常的纳税申报等数据进行比对,排查企业是否出现未申报而欠税等问题。重点关注预收款项,排查是否存在已销售但是未开票等问题[5]。排查其他应收款项是否存在以前年度得到的政府补助收益、押金以及其他方面的业务,此类债务无须支出,为其他收入。企业就所涉及的涉税事项等实施全面、彻底的汇算清缴,汇缴清缴结果作为向有关税务部门申报债权的关键凭证。

2.2 清算过程中的涉税事项

企业需要在整个清算周期全面厘清各方面的涉税项目,核查是否存在应缴未缴等情况,开展汇算清缴流转税、所得税以及其他税费等。对于非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单项资产的评估,不应当使用公允价值来分析权衡,而需要结合可变现价格、交易价格等来分析。企业清算过程中,就处置企业资产、配置剩余财产期间存在的税费,大致涵盖了流转税、所得税等。一是流转税。清算过程中,企业往往会包含大量的固定资产处置、库存交易等活动,涵盖了销售、转嫁以及捐赠等行为。这些活动均涉及大量的增值税以及消费税等。企业在注销期间,对各个实物资产处置销售变现等依据常规的销售活动缴纳增值税、所得税等。就资产配置而言,注销企业将资产直接分配给股东以及投资者的,视为销售行为进行税务处置。二是所得税。所得税包含了企业性质和个人性质两方面。依据相关国家条例规定,所有的资产全部依据变现价值及价格,明确资产转让收益及损失;明确债权、债务清算收益及损失;弥补损失,明确清算收益及可以对股东分配的剩下的资产股息等。三是其他税务,涵盖了印花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契税等多个方面,同样需要综合有关税法要求进行合法处置。

2.3 剩余财产配置涉税事项

资产处理过程中的损益优先去除清算费用之后,首先用于偿付拖欠职员的工资和其他方面的医疗支持,之后用于给付职员的社保费用和法定补偿金,随后用于清算税务,最后用于支付其余债务。若实际资产处置获得无法满足清偿,则需要依据对应的比例进行配置。若债务清偿之后仍存在剩余,则可以配置给投资方,超过其投资资本的,若为个人则需要缴纳对应的个人所得税。在配置剩余资产期间,需要及时缴纳对应的税款。

同时需要注意到,清算期间为非典型的生产经营周期,企业无法享受到小微企业等方面的税务减免优惠,全部按照基本税率即25%计算税费。企业在实际清算过程中,往往会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出具有关清算鉴定文件,结合当地税务部门等的诉求,也会出具清算企业年度的所得税清缴文件。中介机构给出清算鉴定文件,对企业近3 年的税务情况进行清算,涵盖了清算期间的税款等。清算过程中明确无须支付的应付款项,要求并入所得征税,不够偿付的应付款则无须支付,清算过程中的盈亏资产需要并入清算所得,资产损失务必报税务部门进行批复,没有批复则不可以在清算期间进行扣除。

3 加强企业注销环节税收管理的建议

企业实际注销过程中,涉及大量的税务问题,若不对其加以关注和解决,势必不利于我国税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企业注销环节税收管理的建议如下。

3.1 建立全面的税务登记注销机制

首先,进一步强化税务部门和工商部门彼此间的合作交流,保证工商部门在企业注销营业执照期间得到税务登记注销等相关凭证。其次,搭建注销企业管理账目,清晰完备地记录注销企业的名称、法人、纳税记录、注销时间以及主要原因等,以便于后期管理期间的追溯查找,避免违规行为出现。再次,进一步加强对非正常户等的界定,规范注销流程,并明确注销登记的具体要求等。建立户籍巡检机制,完善监督审查体系,周期性地走访有关企业,掌握其详细的企业经营现状,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尽可能降低非正常户的认定率。最后,推动公告注销机制的完善,主动和公安及工商等部门取得联系,就经常存在的非正常退出市场的企业进行深入追查,迫使其肩负起需要肩负的职责和义务;就长期没有申报的非正常户则予以公告注销处理,并登记在册;对于存在重大偷税漏税行为的注销企业法人实施必要的监管,禁止其在以后的新注册企业中担任新的法人。

此外,有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税收有关法规建设工作,对清算各个流程进行税收管控,明确规定企业在清算过程中把全部的资产彻底清理完毕,库存所关系到的增值税等在清算期间需要依据变现价格分析及缴纳。就清算截止日没有彻底清算完成的其他资产及债务等,需要通过专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单位审计、评估账面资产和清算截止日净资产之间的差值,即清算损益。清算结束时间,企业需要依据有关要求对主管税务的部门递交清算文件,并开展清算的纳税申报。

3.2 提高企业和职能部门的交互性

注销清算是企业开展一系列清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全面彻底地完成企业注销清算工作,势必需要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协调。首先,有关职能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宣传管理,尽可能使更多的纳税人知道清算工作的有关规定,并深刻认识到清算期间潜在的需要肩负的各方面法律职责,警醒企业务必依法完成一系列清算工作。其次,进一步完善对具有恶意躲避清算行为的企业股东等的制裁与查处,积极落实税收保障办法。就恶意清算以及不清算而注销的企业股东,利用税务征收系统以及金融企业对有关股东的资产实施监管,切实保障追征税款的力度。最后,构建注销企业公告体制,提增诚信价值。严格执行注销流程,对长期没有进行申报的企业的非正常户给予定期公告,公告之后则依据有关制度完成注销。凡企业没有依据有关税务管理办法完成注销流程的,税务部门可以拒绝为其办理税务登记文件。

3.3 引入信息技术,加强税务管理

要尽可能使企业涉税的有关问题在其日常经营期间得到处理,而非将其滞留到最后的注销环节再一个个解决。对此,相关部门可以引入信息化平台,建立智能化监管机制,切实提升综合治税价值,构建协税、护税的网络,加强户籍管控。税务部门可以和工商部门、金融部门、供电部门以及商务部门等建立高度统筹联系,基于多角度、多渠道以及多交互等方式得到更多层面的数据信息,定期交互彼此的数据,提高涉税方面的数据告警和纳税能力评估水平,加强事前及事中的监管建设。切实加强对企业的账单、完税依据等资料的管控,敦促企业依据有关规章要求完善账本,结合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和核算,对于私自销毁账单和完税凭证的要予以严惩。针对与已注销的企业存在实质性关联的新办企业,需要将其作为重要监管目标,就非常规的零申报、低申报企业实施重点评价,切实增强纳税遵从性。

4 结语

目前,随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深度融合,国内企业也面临着外来企业的冲击。一些企业在巨大的压力下生存下来,也有一部分企业没有经受住挑战而注销清算。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清算过程中的涉税工作,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完成注销、税务清算等工作。有关职能部门则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体系的完善,提高监管力度,切实要求企业严格依据规章制度完成注销涉税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猜你喜欢
税务资产部门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