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蓉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五中学 安徽 凤台 232100)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受到同龄人的关注。教师希望通过构建系统的阅读训练体系,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培养自己的气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
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直存在着自读课文,数量很少,也不是考试的重点,但事实上,这部分内容是必要的、灵活的。在广泛的阅读背景下,随着高考字数的增加和阅读难度的加大,自主阅读文本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对自读课文的教学持放任态度,没有意识到自读课文是书本知识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独立阅读的重要材料。他们通常会对学生说,“这篇课文,大家课下自己看看就可以了”,这样学生自然就不重视它到底了,自主阅读课文是徒劳的。一些教师意识到了自主阅读课文的重要性,但他们并不注重引导学生阅读。他们只是随口提及,没有表现出写作方法、情感表达和深刻内涵。这是对自读文本资源的浪费,不能体现自读文本的价值,也辜负了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
2.1 老师要安排好预习,培养学生们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就是间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只有具备自学能力,才能在阅读课文时完成自己的思维,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自主阅读教学时,应该让学生预习自主阅读课文。在预习的过程中,他们应该对不认识的生僻单词进行标记。同时,他们应该根据课文后面的练习来阅读课文。我们必须让学生把课文读好。学生只有把课文读好,才能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教师应该教学生如何分析课文。当学生掌握了课文的熟练程度后,不要让他们先挖掘文章的内容和意义。首先,通过标题进行分析。语文话题实际上是整个课文的精华,让学生根据话题分析课文的具体内容,知道谁是中心。
2.2 基于合作小组,组织自读讨论。讨论式教学法,具体地说,是学生围绕同一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提高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散思维,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学习他人的优秀观点,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3 引导学生思考,深入教学。在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除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开阔视野,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更充分地掌握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移情能力。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有效地提出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有效的课堂测试,学生可以明确自己自学的不足和优势,在与他人互动和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大部分学生自学后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自主学习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每个学生的辅导工作,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通过有效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4 运用图示导读法来提高学生们分析对归纳的能力。什么是图形指导?其实,所谓的图形化阅读指导法,就是通过图片、文字、表格等手段再现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运用图形导读法学习语文自读课文是非常有效的,也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图导读法可分为方位图、结构图、坐标图等多种。这些数字很直观,也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使他们有兴趣阅读中文文本。教师在自学课文教学中,应重视并运用图表引导法,提高学生自学的学习效果。对于模式和结构复杂的自读文本,自学和教学效果都很好。教师还可以根据自读课文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个图形化的导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课文知识的思想和结构,使学生能够根据图表再现自读知识,并以此方式标注自读课文的层次和段落。最后,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理清各章的思路,总结写作方法。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自主阅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需要加强自学指导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