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审计的问题及风险防范研究

2021-11-22 10:05郝洪波潍坊高新区国创投资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4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国有企业人员

郝洪波 潍坊高新区国创投资有限公司

一、国有企业审计的问题分析

前期,国务院提出了针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倡导国有企业自身的审计监督体系和相应制度,落实企业资产审计的全覆盖,构建新形势下的审计方法,制定出相应的审计制度。国有企业具有特殊的身份,成为各行各业关注对象,他的一举一动有着深刻的意义,需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全方面审计,包括但不限于国企中层以上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预算和决算审计、制度健全审计、项目专项审计等方面,在审计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审计方的独立性,摆脱政策性干扰,必要时需各部门交叉协作完成某项审计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各项审计项目外,还要做好境外资产风险防控、财务数据造假、国有资产不当损失等审计关注点,都需要进一步优化审计方案,创新审计方法,采取合理措施,尽最大可能实现国有企业审计的全面覆盖,推动对国有企业的全面监督。

二、国有企业审计的风险分析

(一)国有企业自身风险

对国有企业的审计主要是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审计,审计时,首先需要对相关企业的制度建设进行采集,国有企业因行业的不同,相关制度亦不相同,制度的是否健全是企业自身风险防控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系统保障,有了制度的支撑,企业本身是否按照制度的相关要求进行日常业务的规范处理,则通过对实际财务数据的校验进行比对验证。针对制度尚未健全的企业,则可加强对企业自身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方面进行重点核查,进而延伸到涉及问题的方方面面。

除了审计相应制度外,还需加强对实际经营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一是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各项业务的发生,基础数据资料务必保证完整,通过合同与原始凭证的比对,结合资产流动和变化的链条分析,经营中出现资产的损失,并不代表国有资产的流失,需进一步审查是否取得相关部门的备案或批复,处理过程中是否保持记录和保管职能的分离,涉及双发或多方合同的相关资料是否完整,落实好各项资产全方位数据流的准确记载;二是相关数据的准确性。财务数据作为审计的主要依据,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的处理和审核是否正确,各项资金、往来、收入、成本、费用等确认是否准确,账簿或账套是否完整,均是企业自身风险的薄弱环节;三是项目决策的执行性。从重大决策方案的敲定到实施,是否取得足够的理论基础,是否取得专家的评审,是否及时实施后续跟踪管理,取得的效益与预期匹配度是否收到理想效果。当然,种种问题的发现与企业自身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也息息相关。

(二)审计机构自身风险

参与审计的人员素质要求尤为重要,从专业性角度而言,审计工作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素养,但审计机构的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审计风险加大。一直以来,我国注册会计师总体执业水平有待提高,对注册会计师考试门槛较低,其他专业人员或低水平人员报考人数较多,导致通过率较低,即使通过考试获得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对于专业的审计人员来说,并不一定就证明他有足够的审计资格,因为审计工作需要专业和经验并备,尤其是国有企业目前的多元化经营得以实施,对相关审计人员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若对被审计行业的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则相关审计的质量将大打折扣,加大了审计风险;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还需要坚守自己的独立性原则,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素养,做到客观公正,而实际审计过程中,部分审计人员会受到多方面的诱导或外界的干扰,作出缺乏公正的判断;审计过程中方法失当也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审计结果,目前的审计方法较多,大多通常采取抽样审计、分析、进一步详审的方法,审计成本、时间成本、人力等因素均需平衡,实施基于可控风险的审计程序,本身存在审计内容的非全面性,同时存在审计抽样质量的差别,出现审计误判在所难免。

三、防范审计风险的方法

(一)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审计理念,促使国有企业合规发展

审计的重点随着审计方向的不同而侧重点不同,目前,针对国有企业的审计中,政府主导的审计主要是对财政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日常业务规范、经济效益或负责人离任审计等,对国家政策的落实、内部制度体质的完善、企业参与项目的合规性、自身管理的结构性、国有资产的后期监管、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参与人员的履职情况等方面侧重较少,审计的思路还是保持在企业财务收支和经营的领域,审计面较窄,这需要深挖审计理念,推动思维的变革,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质,拓宽视野,以监督指导为抓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加强各项审计主题宣讲,提高对内部审计重视,从自身内部堵塞漏洞,同时施行不定期审计抽查,加强督导鞭策,从国有企业内部和外部形成全方位防控意识,为各项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牢基础。

(二)针对各行业特点,完善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体系

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实施细则和相关工作规定为各行业进行了基本的方向指导,结合各国有企业的行业特点,制定出合适的审计实施方法,建立好审计机关与国企沟通交流机制。审计的目的并非简单的查问题、追责任,还需对国企日常工作中解疑惑、促督导,审计机关在保证自身独立地位的同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审计,履行好对国有企业监督的职能,指导国有企业正确处理业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施行台账管理,明确整改期限,按期提交整改报告,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好审计监督本职。

(三)细化审计方法,紧抓审计重点

国有企业往往资产规模大、涉猎面广,尤其是混合经营企业改制后,产权也开始多元化,针对这些改制的企业,需重点加强其自身的合规性落实,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线,围绕国有资产、资产重组、投前投后管理等方面,细化审计方法,精准出击,组织实施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审计,尽可能实现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有理有据、粗中有细、查漏补缺,对金额较大的单体出资需重点审计,对公转私的资金往来更需严格审计,确保相关的资金收支合法合规。审计方式上不能简单只抓内部资料审计,而忽视外部第三方的函证作用,包括往来单位、所有金融机构,对往来单位方面,重点审计与私企合作项目,是否存在程序不到位、业务不规范、尽调不完整等情况,必要时对资金链进行大数据等数据库分析方法审计。

(四)组织有效培训,加强队伍专业素质培养

目前审计机关的审计人才数量不多,全方位的专业审计人员更显不足,在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时,往往会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对第三方的审计人员素养和审计公平性难以实现有效把控,要想从根本上化解这方面的审计风险,首先,需从参与审计的队伍入手,加强审计队伍的作风建设,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开展审计人员的相关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思想认识,在审计时,做到秉公处事,客观评价;其次,探究审计机关与国资部门、财政部门、纪检部门、国有企业间的全方位交流机制建设,从业务开展初期,即按照合规方式推进,减小业务合规性风险,提升相应人员的审计实务能力,促使各局行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掌握风险易发点。在后期审计时,根据风险点确认审计重点,根据审计重点制定审计方案;另外,审计机关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的审计工作前,需对主审人员专业审计能力做有效评估和测评,确保审计工作的胜任能力,加强参审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杜绝审计机构与被审单位的隐瞒作假行为,不论是审计人员的不负责任还是被审国有企业的刻意虚报,都会导致会计信息与实际业务的偏差,进而导致审计风险加大,偏离了审计方向,这就需要更加专业、思想过硬的团队实施相关审计工作。

(五)创建审计机关与国有企业的沟通渠道,引导国有企业完善内控建设

对国有企业审计的初衷并不是以非要查出问题为根本出发点,而是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整体质量,建立良好的内控机制,从企业本身做好各部门的相互监督,确保国有企业健全内控建设,从业务开始直至结束退出,符合相关要求,保存好相应数据和资料,尤其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防止内部与外部人员的舞弊行为,造成审计信息的失真。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的有效引导和监督,对国有企业防范风险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可促进国有企业健全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优化人员的部署,明确双方责任,提升数据质量,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完善和促进企业营运的目标实现。

四、结语

国有企业需从自身做起,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加强内部审计,保障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战略优势。审计机关可适当对国企予以引导,针对不同的国有企业采取恰当的审计方法,拓宽审计思路,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这就需要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国有企业的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国有资产保值的同时,实现双方最大的共同利益。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国有企业人员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