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南理工学院数学学院 李哲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2017年8月,教育部明确要求,辅导员肩负着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九大职责。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教育部定位的辅导员九大职责,确定了辅导员是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骨干力量。在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辅导员应该沿着什么路径工作才能实现精准育人,值得深入探讨。
“三全育人”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教学活动,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员育人”是指学校所有教职工都应该参与到育人工作之中去,都要强化育人意识和育人责任,自觉将育人要求和育人要素落实到各自工作岗位上,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协同育人,以便保证和促进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良好的成长和发展。新时代的“全员”包括学校的党政干部、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后勤服务人员、学生骨干、学生本人和学生家庭等群体。“全程育人”是指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新时代的“全程”,不仅包括学生从入校到毕业这一时间区间,还要扩充到学生入校前和学生毕业后。“全方位育人”是指要打通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各种有效的育人通道,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学生管理和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实现育人工作的联动和协同。由于全媒体新时代的到来,“全方位育人”还要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拓展育人途径和营造育人氛围,实现文化育人的全方面覆盖。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高校的育人体系。
根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三全育人”的目标要求,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四大基本原则:
(一)坚持知行结合原则。强化责任意识,注重 “三全育人”的工作实效。要加强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和教育水平,能熟练利用官网、微信、微博和学习通等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的校园文化;同时,要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做到诚心诚意为学生办实事、竭尽全力为学生解难题,努力提高“三全育人”的工作实效。
(二)坚持遵循规律原则。敢于实践创新,激发“三全育人”的内在动力。在育人过程中,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敢于实践创新,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坚持利用说理疏导、实践体验、尊重信任、严格要求、自我反思、总结分享等多种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三)坚持价值引领原则。突出育人导向,追求“三全育人”的长期有效。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设计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引领学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三全育人”的教育效果能够保持到长期久远。
(四)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注重精准施教,确保“三全育人”的精准到位。要深入调查研究,寻找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具体问题,仔细分析和精准识别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然后坚持以具体问题为导向,设计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解决方案,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确保“三全育人”精准到位。
在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辅导员开展精准育人工作,就是要立足于自己的岗位职责,设法协调和凝聚各方育人力量,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努力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工作实效,有效的育人路径可以有以下三条:
(一)协调各方影响,达成全员育人目标。“三全育人”本质上就是要使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同向同行,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合力,促进和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而实现协同育人。就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全员育人的主体包括高校、家庭、社会、朋辈、个人等。在众多育人主体之间,辅导员发挥协调和凝聚作用。在高校,辅导员是学生与党政部门、教学院系、学生管理部门、招生就业部门、心理咨询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等众多职能部门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注重协同各个职能部门,共同确保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学生与高校发生紧密的联系。辅导员要代表高校与学生家庭建立“家校合作育人共同体”,向家长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收集家长对高校教育的合理建议,与家长共同制订有针对性的育人方案,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共同帮助学生战胜遇到的各种困难。辅导员要主动联系社会上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设法与政府机关合作,争取政府机关对大学生教育活动的支持和帮助,确保学生和校园安全;与中小学和企业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大学生创造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与社会团体合作,帮助大学生找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岗位。辅导员要在学校党委和学生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学生创建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生社团和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学生活动,通过树立优秀朋辈作为学习榜样、针对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奖优罚劣等方式,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朋辈环境。辅导员要通过日常教学、主题班会、心理咨询、谈心谈话、网络互动等多种形式关爱学生,向学生传授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促进学生自律成长。
(二)把握过程规律,达成全程育人目标。“全程育人”贯穿于大学生成长的全部时间,一般可以分为学生入学之前、在校学习、毕业之后三个阶段。大学生的成长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规律,辅导员要注重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提高育人效果。从学生被录取到正式入校报到为入学之前育人阶段。在学生入学之前的育人阶段,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学生做好来校报到准备和筹备迎新工作,让学生感受到高校的关爱和温暖,为后期的育人活动打开心灵上的通道。从学生入学到离校毕业为在校学习育人阶段。在学生在校学习的育人阶段,辅导员肩负着新生入学教育、国防军事训练、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引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等育人工作。对于新生,辅导员要通过组织开展迎新晚会、新老学生交流会、专业介绍讲座、心理健康讲座、国防军事训练、宿舍内务整理比赛等多项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人生理想。对于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辅导员要督促学生在认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引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向党组织靠拢;要鼓励学生勇于参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学生干部竞选,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升学经验交流会和就业经验交流会,指导学生考取能够提升专业技能或就业机会的各种资质证书,如英语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等,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帮助学生确定未来发展目标。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辅导员要重点关注学生择业就业,给学生传授择业技巧和就业技能,指导学生减轻来自择业就业方面的心理压力,邀请优秀的校友返校为学生做择业就业经验分享,为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提供帮助。在学生毕业之后的育人阶段,辅导员要负责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满足毕业生在知识更新、智力支持等方面的需求,让毕业生继续得到母校的关心和教育;要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用以改进高校的教育教学;要帮助建立与毕业生协同育人的机制和平台,如聘请业务精干且热心育人的毕业生参与大学生的教育教学,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就业等方面的服务。
(三)聚焦自我修炼,达成全方位育人目标。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为了实现精准育人,必须持续加强自我修炼,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注重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学科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切实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为此,高校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准确把握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掌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能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学会采用多种方式,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健康、交友、恋爱、求职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需求,掌握一系列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常见问题的有效方法;要学会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利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和户外活动提高育人效果,注重提升自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组织管理能力;要学会利用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交流,能够灵活多样地选择和设计与学生谈话的环境和主题,科学设置交谈的“缓冲阶段”和想法的“求同阶段”,使“心理沟通”和“思想辅导”落地生根;要学会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各种教育平台,能够采用大学生喜爱的微博、微信、QQ、抖音等社交软件,来宣传贯彻中央、省、市和学校的指示精神,传播优秀的校园文化,上传学习资料,与学生互动交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巨大优势。
新时代赋予了“三全育人”新的理论内涵。在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辅导员在实施精准育人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知行结合原则、遵循规律原则、价值引领原则、问题导向原则。要使育人工作富有成效,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以下三大途径开展工作:协调各方影响,达成全员育人目标;把握过程规律,达成全程育人目标;聚焦自我修炼,达成全方位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