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探索

2021-11-22 08:23
名师在线 2021年3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素养

曹 铃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 2150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点内容,而核心素养理念也成了各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依据。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是完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差,但是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较多,极易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陷入“说教式”误区,且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长此以往,则会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若在道德与法治课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较低,则难以吸收相关知识,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方法,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教学中,主要是通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获得直观、具体的学习体验[1]。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安全护我成长”一课教学中,课前,教师收集有关安全教育的视频、案例等,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有关安全教育的视频、案例等,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通过观看精彩的视频及案例,学生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精彩的视频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观看完视频后,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视频及其案例中有关威胁安全的因素、应对措施等,使学生能直观、具体地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同时,对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上台进行分享,并说出自己观看视频的收获。教师借助相关视频及案例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总结学习,能更好地掌握“安全护我成长”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

二、学科整合,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较为广泛,如国情、爱国、历史、法治、安全、环境、民族团结等方面均有所涉及。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独立出来,则难以给学生进行全面的讲解。学科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禁锢,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以更新。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并寻找适合与其他学科相整合的内容,借助学科之间的优势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结合数学学科中的统计学知识进行教学。在教学完成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统计学知识来统计自己每个星期的生活开支,并将生活开支信息制作成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待完成作业后,学生能清楚自己每个星期花了多少钱及都花到哪些方面。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了解合理消费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又如,在“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语文学科有关抗日战争的文章进行教学,如《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通过与各学科进行整合教学,教师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视野,使其在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中发散思维,并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

三、联系生活,打造生活化课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会涉及许多与生活相关的内容,而联系生活实际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以寻找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衔接点,从而建立生活化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体系,使学生逐渐由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在联系实际生活时,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2]。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我爱我家”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上台与同学分享家庭生活中的有趣的事,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事例,使学生重构课本知识,提炼出“亲情”“养育之恩”等概念。同时,在“干点家务活”一课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帮助父母做家务活的任务,以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父母分担”等意识。

又如,在“我们的节假日”单元中的“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播放有关过中秋节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同时,可要求学生分享每年自己家是如何过中秋节的,并引导学生总结人们过中秋节的寓意。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事例,能帮助学生提炼相关德育知识,让学生收获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此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充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能打造一个生活化课堂,让学生明白道德与法治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更好地培养其核心素养。

四、实践活动,深化、延伸课堂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具有较强的教育性、思想性,课本中不仅有许多生动的故事,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及崇高的精神。而以往的“说教式”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且大部分教师多重视课堂教学,而忽略了课后的延伸,导致学生无法将在课堂学习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转变为自己的道德思想观念。实践活动是深化、延伸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能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领悟道德与法治知识中所蕴含的哲理与精神。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我们在公共场所”一课的教学中,在教学完成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小清洁工”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打扫学校公共场所,如打扫教室、清洁校园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了清洁工的辛苦,并意识到“不乱丢垃圾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又如,学校可以邀请道德与法治专家到校为学生开展讲座,为学生普及更加全面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相关教学经验的不足;同时,可让专家在讲座中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此外,在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中,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爱国歌曲演唱活动,通过演唱积极向上的爱国歌曲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及爱国情感;还可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等,让学生在参观中感悟先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能让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化、延伸,并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树立良好的“三观”和道德观,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对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更新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从而为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素养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