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加强产业合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研究

2021-11-22 08:15董建欣
天津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落户天津企业

◎文/韩 静 董建欣 王 震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战役中, 天津的产业合作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模式, 引导企业赴结对地区落户投资, 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有效助力结对地区 “造血生肌”,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天津力量。

一、天津产业合作现状

在天津市委、 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天津产业合作专项工作组坚持“升级加力、 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用心、用情、用力助推结对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期间,天津累计引导516 家企业赴结对地区投资超过70 亿元, 带动20 余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

(一)各方联动开展机制创新,扶贫合力凝聚

1.东西联动的一盘棋格局已经形成。强化组织领导,汇聚各区、 各前方工作机构和市级部门多方力量, 完善产业合作专项工作组协作机制。推动与结对地区建立省、市、 县三级产业合作联动机制,联手解决难点、堵点,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引导企业带贫益贫。

2.培育产业扶贫的专家队伍。 邀请天津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各行业企业家, 组建咨询专家委员会, 为中长期产业扶贫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提供咨询建议。 委托专业咨询机构编制 《天津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战略合作产业目录和项目库》,为企业提供精准到“田间地头”的投资建议。

3.创新产业扶贫的政策体系。 一是统筹谋划使用财政到县援助资金和产业引导扶持资金, 最大限度助力天津企业到结对地区投资落户。市、区两级产业引导扶持资金规模已超过5200 万元。二是对接甘肃省设立专门面向天津企业的配套扶持资金,22 家落户甘肃省的天津企业共计享受2000 万元资金补贴。三是提升服务理念,帮助企业争取优惠贷款和财政贴息等国家扶持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自觉扶贫、主动带贫。

(二)突出精准开展产业模式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1.升级种养业等传统产业。 嫁接天津资金、 技术资源,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结对地区种养业等传统产业, 探索形成“一地生四金”(租金、薪金、股金、红利)的增收模式。 截至2020 年底, 天津在结对地区落户种养类企业已达到104 家,2019 年以来新增投资额11.92 亿元,带动近9 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 天士力集团多年深耕甘肃市场,整合控股甘肃本土企业中天药业, 累计投入资金6 亿多元, 种植中药材近10 万亩,建立起19 个扶贫项目基地和扶贫车间,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带动8700 余户群众增收。 天津食品集团在承德市投资3.5 亿元,建设“百万只优质肉羊产业化”项目,涵盖饲养繁殖、技术服务、 屠宰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 累计带动贫困户2507 户,为承德市肉羊产业带来跨越式发展。

2.着力填补第二产业空白。结合当地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当地缺少的先进制造业类合作项目。目前,天津在结对地区引导落户工业企 业 达 到60 家,2019 年 以来新增投资额达到14.54 亿元。 落户企业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 管理技术等带动了结对地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应。 天津港峰门窗公司投资1500 万元,在灵台县建设年产30 万平方米节能门窗生产加工基地项目, 为平凉市及周边地区提供高技术含量的节能门窗产品, 计划三年内完成总营业额不低于1.2亿元, 带动周边6 个村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0 万元以上。 大力实施 “百社万家、百企万户、百厂万人、百店万吨、百村万亩”产业援疆工程, 通过改造提升闲置厂房资源、“腾笼换鸟”等措施,重点打造新疆和田地区于田鞋业产业园和策勒电子产业园。 2020 年,策勒县电子组装类企业新增投资5.25 亿元,龙头带动作用凸显。

3.利用商贸公司构建产销链新体系。 支持当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全产业链, 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 推动农村一、 二、 三产业融合发展。 2020 年,天津在贫困县设立的56 家商贸企业,为甘肃、河北承德、新疆和田、西藏昌都等地100 多类扶贫产品打开销售市场, 有力地促进了结对地区与天津之间的商品要素流通, 有力地保障了扶贫产品产得出、卖得好。在贫困村设立扶贫车间、爱心收购站, 提高生产加工标准,提升储运包装质量。研究出台 《关于推动天津落户受援地区企业加强消费扶贫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工作意见》,提升天津落户结对地区企业生产优质消费扶贫产品的能力。充分利用政策红利,与消费扶贫有机结合, 组织企业积极入驻“扶贫832”平台、中国社会扶贫网等扶贫产业网络销售平台,以购促产,构建产销结合的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三)依托天津优势开展招法创新,增强发展能力

1.打造“津企行”新品牌。连续两年举办“津企陇上行”“津企承德行”活动,三地政府部门、 社会组织和企业踊跃参与、深入对接,累计参加人数近1500 人次,举行了天水、兰州、武威企业家投资恳谈会、 微医数字流动医院发车、 荣程新智自然科学西部研究中心挂牌、 文化志愿者大舞台演出等活动, 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丰富了合作领域, 扩大了投资规模。

2.搭建“津平台”新路径。充分利用“津洽会”“民洽会”“藏博会”等平台,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类渠道, 大力推介结对地区优质资源和优惠政策。 天津食品集团投资2500 万元搭建平台,助力昌都市打造 “蓝天圣洁产业”,推动昌禾农业、君亲科技、藏家牦牛等项目与蓝天圣洁扶贫平台形成特色品牌及上下游产业链。

3.引进“津技术”新动能。 依托天津科技优势和贫困县环境优势, 开发并推广“津科帮扶”在线咨询服务平台,组织种植大户、贫困户、合作社等进行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培训。 为承德市引进水培蔬菜、“金稻919” 小站稻种、菌菇养殖等,合计种养殖面积超过3000 亩,惠及贫困人口上千人。 为甘肃省引进黄瓜种植、 果蔬栽培等技术,靖远县、泾川县2 个挂牌督战村建设温室大棚近2000 个, 实现一户一产,稳定脱贫。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总量还不够大

尽管近年来天津引导到结对地区投资落户的企业不断增长, 但与东部兄弟省市相比, 不管是总的投资额还是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项目的规模化经营和品牌化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 需进一步加大引进龙头优质企业的工作力度, 并对已落地项目进行持续跟进、培育壮大。

(二)结对地区营商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近年企业反馈情况来看, 结对地区为吸引企业落地的支持政策还不够完善,营商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 存在园区硬件设施不能完全满足落地企业需求、经营管理水平不够规范化和市场化等情况。

(三)围绕天津发展需求和产业拓展方向谋划项目的力度还不够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结合天津发展定位和结对地区资源禀赋条件, 构建共存双赢的协作机制。 从已落地项目来看, 天津产业拓展方向谋划项目的力度还不够大, 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双向流动还不够明显, 天津与结对地区的产业联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东西部产业转移对接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下一步, 天津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 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两保持、三加强”工人要求, 紧扣巩固拓展和有效衔接主线, 将加强产业合作作为落实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 确保新时期新起点,工作力度不减、工作干劲不松。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 充分考虑天津和结对地区的合作共赢诉求, 推进形成更加有效的产业合作新机制。 围绕推动企业赴结对地区落户投资, 共建产业园区和带动脱贫人口以及易返贫致贫人口增收等目标, 重点聚焦特色林果、畜牧养殖、乡村旅游、民族手工、 科技大棚等特色产业,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 健全完善产业合作扶持政策体系和产业带动增收机制, 助力结对地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一)汇聚各方力量,优化产业合作推动协调机制

推进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进一步加强与结对省市产业合作牵头部门的沟通衔接,深化省、市、县三级问题协调解决机制。 创新工作招法, 通过天津市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产业合作咨询专家委员会等组织,调动各方力量, 发挥天津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家、行业协会、 商会对产业合作的研究与资源配置作用,推进产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二)整合提升结对地区载体功能, 积极推动产业项目投资落户

立足结对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结合天津产业资源和城市发展需求, 统筹谋划推进与结对地区的产业合作。 促进天津人才、技术、资金、 信息市场等优势与结对地区土地、 劳动力等资源有效连接、深度融合。以种养业为切入点,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研究创新企业投资形式, 探索建立企业组团投资模式, 助力对口地区加快形成产业链、创新链。充分发挥天津财政到县资金的撬动作用, 推动结对地区加强产业园区载体的统筹规划和提升建设, 采取协作共建、 单独兴建或支持已建成园区完善配套、 提升能级的形式, 共同打造具有典型性的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区试点,营造健康的产业生态,着力增强结对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产业转移长效机制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理论研究, 深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 将打造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产业合作新机制与探索建立东西部产业转移对接长效机制相结合, 推进天津与结对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园区共建,促进项目双向落地,促进商品和要素资源双向流动, 为国内大循环增加动力活力。

猜你喜欢
落户天津企业
如果天津有“画”说
企业
企业
企业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Who They Are Decides Where They Go
“抢人大战”待升级——“落户式抢人”或许不灵了
《天津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