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第四小学 邹淑英
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己主动地学习,愿意与其他学生一起探究合作。这种学习模式对语文课堂来说具有积极作用,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参与到整个课堂中来,从而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退居客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学生只有感兴趣,才会愿意学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的第一步,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注重教学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先对文章产生兴趣,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进来。
例如,《盼》这篇课文本来就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就会问学生,他们有没有什么期盼的事物,学生纷纷述说了自己盼望的事情。之后我便引导学生,让学生从自己盼望什么转到作者在盼望什么。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学生都十分乐意去在书中寻找答案。学生会由自己想到作者,自然就会好奇作者在盼着什么,有了好奇心,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这比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要好上许多。
培养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愿意进入课文当中,体会文章深处的情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
探究就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且不断追求答案的过程。当然,这些都是要学生自主去完成的,所以在探究之前还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是个难点,也是重点。
例如,在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产生什么疑问吗?学生会说:十六年前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回忆?学生自己提出了这些疑惑,为了得到答案,就会主动积极地开始自主探究学习。由于学生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在他们自主研读完课文之后,学生还可以互相讨论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因为是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学生会更加有参与感,愿意全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在一个更容易发挥作用的小集体里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思维能力相互学习,丰富经验。这种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时,我会将学生分为几个讨论小组来完成合作探究学习。我会给学生布置几个任务,比如文章讲了什么内容,哪几段是文章的高潮部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去写的,文章中的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品质。学生在小组合作时会更加快速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是因为学生处在一个集体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注重集体荣誉感和在小团队中的个人成就感,这些因素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加快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速度。
六年级的学生在阅读长篇文章时,已有的阅读水平有限,所以读起来比较吃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疑惑,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文课堂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授,还要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就离不开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根据课文中已有的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自主去探寻新知识或探究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时,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就是在露天的环境当中经历一天的时间。这种日常的情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想象,学生进入我所设定的情境当中之后,我会让他们结合生活实践,思考到底什么时候的太阳是近的,什么时候的太阳是远的。我所设定的情境是学生日常都会经历的场景,学生很容易进入,并且开始主动思考,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先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进而产生疑问并主动思考探究。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由他们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小组中取得的个人成就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通过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