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小学 濮馨馨
新一轮课改中有一个显著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将原有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能够唤醒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构建新知,因此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已有经验与新授知识间搭建一座桥梁,为它们构建内在的联系。“自主”课堂把预习前置,把一节课分为“35+5”两个时间——教师在前35 分钟遵照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探究,后5 分钟为“新知引领”,即由教师引领学生预知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课外自主预习与探索的方向。
在教学六上《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后,我这样引领新知:
(1)品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位壮士的?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先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2)你发现作者对文中五位壮士的描绘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如何让学生理解本篇课文展现了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但对每一位壮士的描写侧重点却不同?我利用课堂上的“35+5”的时间分配,抓住五分钟的小尾巴,以分析马宝玉为例,构建关联式课堂学习链接。从课堂成效来看,“35+5”环状关联式大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点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火花,学生课后深度思考的好习惯也逐渐养成,其思维品质也在循序渐进中得到有序锻炼。
加德纳深信教育的主要使命应该是发展理解,“促使个人去学习并理解他们的世界”。在他看来,让学生运用不同种方式,探究既定主题,就能培养理解。“自主”课堂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师者梳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见的困惑,让生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甚至可以用自己喜爱或擅长的方式,去获得探索的体验和结果。
在六下《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作者送别友人的心情是乐观的还是愁怨的?
学生在预习时,提出的困惑之一便是“词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自主”课堂上,我们大胆放手,不固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选一种方式,例如,有的学生采用“资料链接”的方式,结合课前搜集词人王观的经历,抓住“才、始”二字,品读出送别时略有惆怅无奈之感;有的学生联系旧知,通过对比其他的送别诗,如《别董大》,明显感知到诗人心中的悲伤无处宣泄;有的学生结合“春”这一意象,发现“春天”在词人心中是美好的象征,分别之时虽悲伤却也有祝福意蕴。在课堂即将结束时,他们甚至按捺不住写作的欲望,想学着词人写一写毕业分别的诗歌赠予相伴六年的小伙伴们。课堂气氛热烈,处处绽放着属于他们的光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外在知识的主动接受者。经验建构与知识接受并不相互矛盾或对立,当外在知识融入本体已有的经验里,主体自行主动进行改造,这也是经验建构的必然过程,更具有主动吸纳和个体化意义。如果说学生学习是将知识的主动“内化”过程,那么课堂上的练习则是对学习结果的“外化”,它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在引领学生完成《少年闰土》《好的故事》两课的学习后,我尝试围绕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两课的核心问题,让学生自主练习用习得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自由阅读时,关注标题下的问题:“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本单元的课文虽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同种题材的不同文体,我们可以从核心问题出发,即抓住“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其一,学生通过课前自主查阅资料,已经建立了对鲁迅的初步认知:他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但这样的体验和理解缺乏深度。其二,通过以往学习的课文《好的故事》,我们了解到处于社会动荡年代下的鲁迅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自主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学生建立起对鲁迅更立体的认知,“乐观、善良、同情底层百姓、疾恶如仇”等,学生脑海中的词更丰富了。带着以上体验,再读臧克家的诗《有的人》,学生的体验感便逐渐加深了,便称之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与此同时,师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多种阅读策略,以文促“练”,以“练”促读,在自主练习与自由朗读中不断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分析文本的能力,从而完成了有效的深度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