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研究

2021-11-22 07:02:15山西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财会学习 2021年16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精细化资产

山西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企业快速成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支出不断加大,财务管理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是关键环节,财务管理模式是否合适都会影响实体的持续发展,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会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意义出发,提出进行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三方面原则,内容主要从人员方面、财务方面、资产方面,就构建财务管理精细化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意义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指的是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细分,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在“大智移云”的背景下,为了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逐渐趋于精细化管理。

(一)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实行财务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求提高预算的精准性,应对每一项业务进行预算批准后才能实施,并对预算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对每一笔资金,无论是预算内还是预算外的都统一纳入预算系统进行管理。

(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实行财务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事业单位主要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三种类型。全额单位主要是财政性资金,差额单位有经营收入,自收自支单位主要依靠自身业务来实现收入。财政性资金用来保障人员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应根据经济科目和支出功能科目将资金用于固定项目,通过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将财政支出效用最大化。

(三)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事业单位的职能就是提供公共服务,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和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单位发挥每笔资金的最大效用,即用最少的支出完成更多的事项,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就是其用财政性资金实现公益职能,而企业通过投入成本来创造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可能更注重成本核算,注重毛利率、税后净利等财务指标的核算,而事业单位政府财务报告的实施,要求提供各种财务比率,如收入费用率、现金比率、资产结构比率等,这些比率同样要求事业单位注重成本核算。政府财务报告还要求提供政府部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政府部门财务状况分析、政府部门运行情况分析、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情况分析,这些财务指标的分析要求单位实施精细化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要求贯穿单位业务的各个方面,人员方面、财务方面、资产方面。人员方面包括岗位设置、岗位工作规范、岗位职责、招聘录用等方面;财务方面包括财务制度的建立、财务体系的完善、内控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资产方面包括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资产信息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对接、资产配置与处置等方面。财务管理精细化要求所有业务的各个过程全覆盖。如预算管理环节,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执行、预算评价等,在各个环节都需精细化管理。

(二)制衡性原则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要求财务管理要对每个岗位制定严格细致的工作规范和督察机制,细化岗位职责。此原则可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管理,如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出纳与会计岗位需由不同的人员来担任,项目编制人员与批复人员不能参与项目的执行,预算绩效评价人员不能参与预算的执行,内部控制评价部门不能参与内部控制的实施,这些制衡性原则可以有效地进行管理。

(三)重要性原则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要求对单位的重点业务和重点领域加强监控。各预算单位应实行“三重一大”制度,对重大事项实施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重点领域主要是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账务管理等方面。资金管理是单位的生命线,所有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资金提供支持和保障;资产是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开展相关业务都需要资产的使用;财务管理是单位的核心业务,业务部门开展业务后,收支多少,通过财务软件进行核算,年终结余资金多少也需要通过财务管理来实现,预算绩效执行水平通过账务管理来反映。这三方面构成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方面。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内容

笔者认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主要是三方面的内容:人员方面、财务方面、资产方面。

(一)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单位应在招聘、录用、培训方面根据岗位设置专业要求,招聘与专业相符的人员,在培训方面着重岗位技能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有的所学专业与从事岗位存在很大差距,但由于单位人数的限制只能从事财务专业。还有人在财务岗位工作多年,但本身学历不高,后继也未进行继续教育的持续学习,未掌握与从事工作相关的职业技能,对当前工作造成掣肘。精细化管理要求强化全员参与的意识,从管理层至基层员工,都应高度重视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从上至下贯彻成本管理意识,注重成本管理不仅是财务人员的责任,也是全部人员齐心协力努力的方向。

(二)建立财务管理精细化举措

建立财务管理精细化制度,将精细化要求贯穿于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将每笔资金支出细化,将每单位资产制定管理台账,将财务管理电算化。实际执行过程中,应将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具体举措落到实处,在加强内部各部门的沟通交流,让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合作,并且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提高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三)加强资产精细化管理

资产管理是单位的重要工作,资产包括货币资产和实物资产,货币资产主要是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的管理又分为零余额和基本户的管理,实行专人专柜管理,做到现金日清日结。银行存款的管理除了日常的明细账、总账登记管理外,定期与银行进行对账,做到银行与账表一致。实物资产的管理,从资产购置、使用、处置都应细化,包括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资产的出租出借、资产的处置都应按照相应的审批规定执行。

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对策

(一)树立财务管理精细化理念

实际工作中,部分事业单位管理层和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淡薄,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但未将精细化的理念落到实处。没有将财务管理精细化提高到相应的理论高度,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行动上的迟缓。在实际工作中,实行粗放式的管理,往往依据过去的经验来处理一些事务,即使环境发生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财务需求,对未来的财务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没有一个客观的认知。

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影响了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实施。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相应的学历偏低,对新知识新理念的接受程度不太高,使实施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的财务管理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对财务人员定期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除了定期培训,还应鼓励财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鼓励提升学历水平,在深耕专业领域的同时,就加强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党性修养,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升财务人员的文化素养,更好地服务于本岗位。单位管理层和财务人员都应树立财务管理精细化理念,提高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完善财务管理精细化制度措施

财务管理制度措施是规范的依据,根据每项业务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完善每项业务流程。借鉴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建立事业单位财务共享中心,将事后的静态核算变为全过程监督。笔者认为,要实施完善的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要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针对各个单位的职能,依据三基建设,明确各个岗位与各个业务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点,以及针对相应风险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相关风险控制措施可结合企业的风险管理来实施。企业的风险管理分为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规避等,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风险及时识别、有效控制。

(三)加强资产精细化管理

资产包括货币性资产和实物性资产,实际工作中应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对接,包括入账、折旧、报废等手续,并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资产进行管理。将资产通过条码或其他现代信息技术载体入账,并通过条码查询、检索相关资产信息与存放位置、使用年限、相关折旧与残值情况,做到一目了然,随时盘点,随时与资产信息系统比对,对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及时查找原因,找出责任人员,按相应程序进行会计处理。

结语

2020年年底,中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在所在事业单位,已进行重塑性改革,改革后单位职能更加明确,财务管理需要更加细化,笔者从树立事业单位精细化理念、完善财务管理精细化制度措施、加强资产精细化管理三方面提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举措,财务管理精细化实施后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资金利用率,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精细化资产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5:02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11-17 13:04:02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经营者(2018年24期)2018-12-07 17:45:22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3:04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公民与法治(2016年7期)2016-05-17 04:11:03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当代经济(2015年20期)2015-04-16 05: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