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西(广州)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民营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下得到了稳定发展,在企业规模和经营状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民营企业在企业初创阶段主要采用家族式管理,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早期。但也有一些问题,如制度方面、产权结构方面都不正规,容易导致财务工作混乱。随着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必须要进入发展的良性通道,在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一定面临财务规范转型的问题,这就是市场需求,社会需要,这具有很复杂的专业难度。基于此,以下就根据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对财务规范化转型过程中各项问题深入剖析,找出最佳的解决措施,帮助我国民营企业扫除发展中各种障碍,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在民营企业建立初期,通常由单个或者几个负责人一同建设,随着企业经营项目数量的增多,管理团队人员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因为民营企业受的自身管理特性的影响,在具体操作中,采取的管理模式以家族式为主,因为财务管理将决定企业今后发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就能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主动权。所以,大部分家族式民营企业会安排家族内部成员负责财务工作。财务负责人不管是在专业能力还是在综合素养上都有待提高。部分财务人员受到传统经营理念影响,在以财务管理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念上有待创新。由于理论认识欠缺,管理方式落后,给民营企业财务规范化工作开展造成一定阻碍。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结构形式多样,因为在管理活动初始阶段,涉及的管理内容和环节比较简单,会计基础薄弱,所以,一般会交由企业管理者全权负责,容易出现一人独大的管理状况,严重影响财务管理效果。
当前,部分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企业资金投入通常为个人或者多人合作投资,再加上急于求成,在形式上比较草率,产权结构不合理,法律意识薄弱,这给股权纠纷问题出现提供了可能。部分民营企业即便安排专业管理人员,但是基层依然要向上级汇报,经营者跨过管理层直接向基层下达指标,这种松懈的管理模式,不但违反统一性管理要求,也造成民营企业管理的混乱。
财务工作实施效果将会给民营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同时决定今后民营企业发展趋势和方向。但是在财务人员选拔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主要秉持知人善用的用人标准,从中选择一些财务技术水平高,专业素养强的财务人员,而出于狭隘的经营理念思考,其会把财务工作交由自己比较熟悉的家属或者朋友负责,由于这些人员不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给财务风险问题出现提供了可能。对于通过亲属连带关系步入财务岗位的财务工作人员,不但不能顺利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也无法发挥财务监管职能,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工作效果将不能保证。由于部分民营企业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在落实财务管理工作时,没有对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内部控制不深入,导致建账不符合要求,违规违法建账现象频繁出现,给民营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压力增大,使得企业开始寻找减少成本支出,控制成本的方式。税收支出作为企业经营中重要经济支出,其将会给企业自身利益带来一定影响,所以诸多企业通过纳税筹划实现合理避税,减少税务支出。但是因为民营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对税法了解不全面,导致纳税筹划演变成偷税漏税,引发税务风险。
会计部门作为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部门,是实现数据核算经济化标准化,促进民营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为了推动民营企业财务规范化转型,减少转型问题出现,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思想意识,对国家最新发布的法律法规充分了解,从企业负责人的角度出发,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及时分辨出企业经营活动中各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将企业内部第一责任人管理权责充分发挥,落实到位。在开展财务规范化转型工作时,民营企业需要选择专业的会计人员,创建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会计团队,从根源上防止家族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过于依赖亲朋好友扮演财务管理人员的弊端,尽量不选择不具备会计资格的财务人员,为企业财务规范化转型提供人才保障,夯实会计基础。除此之外,在进行财务规范化转型过程中,民营企业管理者需要对国家最新发布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案例有深入地认识,让财务人员整体素养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防止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存在不必要的财务问题,让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做到廉洁守法,促进民营企业财务活动更好发展。
加强民营企业产权结构改革,是小规模家族型企业治理产权的基础,更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民营企业治理结构需要从经营层、管理层、董事会等方面确定,形成决策机构、权利结构、监理机构与管理层协调发展,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对家族式管理弊端进行处理,让民营企业决策更加专业和规范,管理更为合理、有效,提高企业资本运行效率,让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高效结合,发挥生产效能。
对于民营家族式企业来说,财务管理问题出现往往和家族式管理模式有着一定关联。所以,民营企业需要打破家族式管理的束缚,降低家族式管理模式带来的影响,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或者在现有家族式管理模式基础上,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融入其中,建立能够迎合企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在内部控制体系中要能够明确职责,民营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对各个岗位职责、管理权限有充分地了解,采用不相容原则设置岗位安排岗位,避免出现经办人、财务负责人、项目管理人员、审批人之间相互牵扯,责任划分不明。通过构建各种规章制度,让其相互监督与约束,保证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稳定进行。在民营企业运营各个阶段时,需要对经济活动统一规划,分别在项目授权、集体核算审批、执行落实等环节安排不同的人员负责,让其可以不受各种纠纷问题的影响,真正实现权责分明。另外,民营企业可以利用外部监管力量,实现财务规范化管理。因为民营企业内部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将内部监督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所以需要在社会外界监督管理力量的作用下,保证民营企业财务规范化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发挥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力量,让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更加顺畅,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促进民营企业更好发展。
通过做好纳税筹划工作,能够在国家税法要求下,缓解企业税负压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对于民营家族制企业来说,为了实现合理避税,需要引进专业型税务人才,在满足国家税法要求的情况下,提前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编排规划,从中选择最佳的纳税筹划方案。与此同时,民营家族制企业也可以邀请专业的税务筹划咨询机构,协助企业一同完成纳税筹划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达到节税的效果,也能防范税务风险,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人力资源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尊重每位员工、爱惜人才,是当前民营企业领导重点关注的内容。对于每个民营企业来说,需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体系,将常规激励和项目奖励有机结合,对先进典型进行弘扬,以达到示范的效果,强化各级人员思想意识,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对奖励机制改革优化,发挥激励效应,从而提高企业工作水平,协助企业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在民营企业经营发展中,财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证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可以给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目标顺利完成,实现长效发展提供保障。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财务规范化转型,提高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当前民营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民营企业管理者需要舍弃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成立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由其负责财务业务,保证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从根源上减少财务问题出现,促进企业财务规范化成功转型。